考场风向标:教育理念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切合家风、家教的时代热点,倾注了对民族未来的关心,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有着深层文化因素”,是这道作文题内容方面的任务指令,也是作文的方向和重点,它要求考生必须围绕中外文化背景的不同去谈育儿理念冲突,或者说必须就育儿理念冲突去挖掘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否则就是偏离题意的。“对这种冲突,你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是思维方面的任务指令,它要求考生有自己的见解,对这种冲突,可以纵向深入思考,也可以横向展开联想。
  这道作文题目的最大特点是“小中见大”。“小”为中外夫妇对幼儿摔倒要不要扶的行为及理念,“大”为育儿理念背后的“文化因素”。因此,对待“育儿理念”大致有三种态度或立场:赞同外国夫妇,赞同中国夫妇,融合中外理念。在此基础上,作文还要表现出对“文化因素”的理解,这是进入一类卷的硬性条件。在体现对“文化因素”的理解时,还要提升“以小见大”的自洽度,即从“育儿理念”到“文化理解”的阐发要合理。
  考生可以参考以下立意角度:
  从赞同外国夫妇(否定中国夫妇)育儿理念的角度,可立意为:家长要注重育人以独立,防止“巨婴”的产生;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斩断孩子的依赖性;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家长要大胆放手,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冷漠”背后有温情;道是“无情”却有情;此时无情胜“温情”;放手是长远的爱;扶得起身躯,扶不起自立;等等。
  从赞同中国夫妇(否定外国夫妇)育儿理念的角度,可立意为:家长要注重育人以情,防止“冷血”的产生;家长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情育儿;以情育儿,让世界更温暖;给孩子适当的关爱,不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自立诚可贵,呵护价更高;冷漠了人心,灰暗了世界;等等。
  从融合(辩证看待)中外夫妇育儿理念的角度,可立意为:家庭教育要适应中西文化交融的社会发展趋势,既要给孩子关怀,又要让孩子独立锻炼;冷心暖心总相宜;放手与伸手并用;育人要将“忍心”和“爱心”有机地结合起来;育儿之法,因人而异;刚柔并济,育儿之道;放养圈养,各美其美;适当呵护,适时放手;扶与不扶,爱意皆浓;伸手要斟酌,放手要有度;育儿不妨“中西合璧”;等等。
  佳作展示一
  和而不同,温暖人间
  一考生
  对待孩子,父母们一向是毫不保留地用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而凝结成的甘露来浇灌的。因此,中国父母与外国父母的不同育儿理念,本质上是不同的文化心理与人生观的体现。中西文化虽有差异,却殊途同归,在不同角度促进人的成长。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国文化向来注重人际关系,注重情感,所以,中国父母扶起孩子时,希望他体会到父母之爱。
  中国文化是人与人在交往时创造的。儒学入世,向往兼济天下;以中庸之道处世,为的是人与我和平友好;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中国文学登峰造极之作《红楼梦》是以人情錯杂却又规矩运转的四大家族为背景的巨作,其中宝钗得以赢得众人的喜爱而甚于黛玉,其根源就是中国人普遍对和众人友好相处,对世界给予爱,对他人的重要性予以关注的人高度认同。
  因此,中国文化潜移默化下的育儿理念,向孩子灌输了丰富的对他人的情感,使他们对他人予以尊重与重视。
  一骑绝尘长啸去,单刀直入是英雄。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强调独立自主是英雄。孩子跌倒,西方父母默立远视,对哭声充耳不闻,是希望孩子能反求诸己,培养独立精神。
  西方对独立精神的推崇在其文学与电影作品上多有体现。《堂吉诃德》中塑造了一位孤独的骑士形象,他的所作所为看似荒诞无比,却体现了一种独立精神及征服世界而不是融入世界的精神。当下许多英雄电影,最后的结局是英雄拯救了世界。
  因此,西方文化下的育儿理念,培养了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自信以及独立解决困难的精神。
  中西文化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只要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两种人生观价值观也能互相认可。西方独立精神并非“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其重点强调的内容;而中国处世精神并不是对他人的依赖,而是和而不同,温和不相对立的独立。
  泾渭似分流,同源在东海。中西文化合理适当交融,自然殊途同归,让美好温暖人间。
  点评
  本文透过这场中外父母育儿理念的冲突,挖掘出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差异,并指出两种文化影响下的育儿理念各有所长,但殊途同归,然后水到渠成地提出和而不同,互相交融,尊重文化差异的观点。全文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凝练流畅,论述深刻有力。
  佳作展示二
  无“智爱”,不“挚爱”
  一考生
  孩子摔倒了,外国夫妇认为,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形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夫妇则认为,要及时扶起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世界的温暖。无问西东,皆源于“爱”。我认为,两者皆有可取之处,真正的爱,是建立在智慧的前提下的。   如何做到“智爱”?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樹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就会发现:扶不扶不应该由家长来决定,而应该取决于孩子当时的状态。在孩子摔倒时,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的行为,值得商榷,但中国父母马上“扶起来并轻言安慰”也不可取。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摔倒”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也许在大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孩子眼中也许是人生的关卡。孩子此时的目光会投向父母,他们不一定需要父母双手的援助,但一定需要父母目光的“援助”。父母坚定的目光、鼓励的话语,会让孩子内心充满自信,感受到爱与包容,也会将这种爱加以传递;相反,一个靠自己能力爬起的人,他也许会无法建立起与世界爱的互联。如果孩子确实爬不起来,需要父母援手,扶一把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也不能“忙上前”把孩子扶起来,要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毕竟,他终将单枪匹马地面对世界的铁壁铜墙。
  这种现象,就像一滴水珠,表面上是东西方育儿理念的冲突,实际上折射出深层文化因素的差异。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父母和孩子之间,责任有哪些,界限又在哪里?如果我是材料中的中国父母,我的答案是:在位而不越位。在位,是父母责任的体现。西方的文化,孩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优点是自由成长,不足是当孩子在人生的关卡需要助推的时候,父母是缺位的。东方的文化,孩子是一棵树苗,缺点是有亲情的牵绊,优势是他们有父母做成长的沃土,可以长得更枝繁叶茂。不越位,是亲子界限的彰显。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回答“为什么要养孩子”时,知乎上点赞最多的回答是:我想陪伴孩子一起,看看世界的风景。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龙应台的“智爱”,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挚爱”。
  点评
  作文首段从概述材料入手,引出中心论点:“真正的爱,是建立在智慧的前提下(即育儿要有‘智爱’)。”第二段分析材料,论述中外夫妇双方如何做到“智爱”。第三段挖掘中外育儿理念冲突背后深层的文化因素差异,并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末段引用龙应台的名言,形象生动地告诉父母何谓“智爱”和“挚爱”,照应标题和开头。作文标题新巧别致,思路清晰明了,论述充分透彻,语言生动形象,可圈可点。
  点击核心
  综观历年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人文关怀、文化底蕴、教育读书是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的热点,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中国关键词”中的“京剧”和“中华美食”、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对六个诗词名句的解读并立意、2017年高考浙江卷的“三本大书”、2016年高考山东卷对“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方面的人文关切等。
  我们由此可以作出一个基本判断,文化和教育不仅仅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而且是重点方向。其原因有三:其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给予我国未来公民应对未来社会挑战必须具备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关联,属于热点话题,也是高频考点;其二,文化和教育引导考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魅力,符合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观;其三,文化和教育紧密联系考生生活实际,符合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从2004~2007年,文化作文由古代文化材料的运用向古今文化思辨和当代文化热点过渡;到2007~2009年,文化作文拓展写作领域,更倾向表现生活中的文化,特别重视亲情文化、成长文化、热点文化与流行文化。
其他文献
齐长城在离泰山不远处的山头上静静地躺着,一躺就是两千五百年。两千五百年后,踏着乱石和杂草,我来到它的身边。这是一个深秋,在北方,这个季节的早晨或者夜晚已经感觉到寒冷。车到泰山北麓的蒿滩村时,太阳才刚剛出来。由于接下来要走陡峭的山路,车停下来稍作休整。趁机,我便跳下车来,在寒风中向四处张望。这是一个距离历史最近的地方,村子很小,住户散落,但山坡上有炊烟断续飘绕,浓淡间,透露出许多千年未改的乡野气息。
期刊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曾是天然名苑,到了清末因开围放垦,至解放初期已经变成茫茫荒原。1962年以来,塞罕坝三代创业者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渺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
期刊
主题关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片断都浸润在诗词的河流中,在古今诗词里完成个体生命的成长。诗词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鲜活在我们的基因里。诗词能让我们静下心来,心平气和,让我们躁动的心灵找到一个休憩的港湾,找到一个安顿的所在。  各抒己见  诗词,不可缺  ◎郭雨欣  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高中女生武亦姝,还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
期刊
在哀牢山里,鹰飞翔的高度不算高,借着山的坡度,有时它们在村庄上空盘旋、飞过,人站在坡顶上,鹰盘旋飞翔的身影就像从飞机上看机翼下面飘浮的云朵,它们常常只是一道阳光下的掠影,为岑寂的村庄画上一道流动的符号。  鷹抵达半山上的村庄上空常常是在阳光和暖的中午或下午,村庄附近“叽叽喳喳”鸟的叫声不断,村人们还忙着在山上做活,憨鸡们防不胜防的时候,一切都让人觉得无比美好的时候,鹰常常就会出其不意地来到了村庄的
期刊
莱斯特大学物理系的一群学生通过对水晶鞋的研究,建议灰姑娘如果要想获得王子的心,一定不要穿水晶高跟鞋,因为它易碎,论文最终还在校刊上发表。诚然,他们的研究合理,但这会让多少像灰姑娘一样怀揣梦想的孩子失望呢?   童话是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开拓者,我们的世界需要童话。它引领着满怀童心的孩子们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健康成长,其本意与最终意图都是纯洁的,美丽的。   灰姑娘这个故事是教导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灰姑娘的
期刊
因為是17-20合刊,所以数据都在17期中,如有需要请前往17期查看。
期刊
什么是善呢?  你站在一座小山之上,看到山下一片黑暗,于是费尽千辛万苦,将所谓的光明投向每个角落,自以为功成名就,于是转身而去。  这是善吗?若是山下众人正呼呼大睡,你这“光明”反惊扰了他们的美梦呢!  珍妮特·温特森曾在《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描述了一个场景:站在山顶,望向下方的小村庄,然后大呼“并不是所有黑暗的地方都需要光明”。  没错,并不是所有黑暗的地方都需要光明。  你认为是“光明”,于
期刊
【实战演练】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灯再亮,光照也有边缘,甚至还有照不到的地方;但有些时候,灯光不是用来照亮的,而是用来引路的。  【审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提供的是一则比喻型材料,以复句形式呈现。前半句讲述的是灯的基本属性,即能发“光”,但有照不到的地方。由此可见,“灯”对于人有益处但不是全能的,有其局限。后半句是一个转
期刊
杨绛小时候,有一次,她的父亲问她:“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回答:“一星期都白活了。”可见,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已经将书籍当作自己形影不离的伙伴了。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脚步也被推搡得越来越匆忙,于是,许多人越来越“忙碌”,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少得连“阅读”这两个字都不会出现在脑海中。难道真的是忙得没时间读书吗?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
期刊
聚焦热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新时代里,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言行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生存的家园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的社会道德、民俗民风亦会发生巨大变化!  中文按键,体现文化自信  在国内,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汽车上的按键标注用的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