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影像的创作美学

来源 :客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rg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航拍中国》是央视记录频道推出的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从空中这一独特的视角展现中国各省市的人文与历史、自然与社会,气势宏大,意蕴悠长。影片采取了“全部航拍”,视觉上具有震撼力和冲击力,而解说词巧妙的与拍摄配合,两者共同完成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成功表达。《航拍中国》的解说词是其生命线,本文旨在从解说词为切入点,通过其叙事形式、修辞运用和情感传递三方面,分析解说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结合的语言,在纪录片的表达出的创作美学。
  【关键词】《航拍中国》;纪录片;解说词;创作手法
  一、解说词的叙事形式之美
   (一)口语化的通俗表达
   纪录片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由于选材与叙事的宏大,《航拍中国》视觉上全部采用更具有震撼力和冲击力的航拍镜头作为主要的影像表达,气势恢弘,但解说词却摒弃了传统话说体纪录片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佶屈聱牙的文字表达,与之相反,走心而不死板,巧妙贴切地将高大上的场景和接地气的解说融为一体。在整体上,《航拍中国》的讲故事方式多采用第三人称视角,根植地面,体现出贴地行走的人情味,更容易打动和感染观众。另外,有些解说词还通过第一人称的表达,用对话的口吻与观众达成互动,如在《江西篇》中,由于人员聚集过多,航拍器无法进入拍摄,解说词就说到“但不必过于惋惜,今晚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此外,《航拍中国》整部纪录片以轻松愉悦的氛围来处理,由于画面的明快鲜活,解说时常也以打趣的方式来进行。如在《陕西篇》中,当一只全球罕有的棕色大熊猫出现在画面中时,解说词恰如其分的说到“大熊猫终于有了彩色照片”。
   (二)碎片化的故事讲述
   全程使用航拍镜头,意味着采访这一环节的缺失,于是,解说词无可回避的成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承担起叙事的重任。而所谓“碎片化”,归根到底是在互联网语境下的观众逐渐摆脱时空的限制,阅读习惯也逐渐呈现碎片化趋势,必然就会出现对应的碎片化叙事。《航拍中国》的解说词利用这一方式传达出画面包含的信息,并且具有想象意境,延伸出衍生的新信息。
   《航拍中国》的编导余乐说:“我们就像导游一样,领着人们来到这些有故事的地方。”如果把解说词去掉,它更像一部地道的风光片,所以解说词在影片中国宛如一位导游,用旅程作为节点,一段一段、应景而变地为观众进行讲解,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往往短小精悍,而不是大段的铺垫与冗长的陈述,通过一个个片段式的信息,形成趣味性和内涵。“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在《海南篇》的开篇,解说词对海南省的介绍直截了当,仅仅是简单的四句话,将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和边界线清晰的铺陈出来,尽量贴近科普,远离了曲高和寡和阳春白雪,朴实简单的向观众传递了信息,完成了定位性的简介。
   (三)诗意化的内容升华
   《航拍中国》作为系列型纪录片,即使每一集内容各有千秋,也规划了一个统一的片头,影片伊始,通过运用镜头中相似的元素建立起关联,在精美流畅的画面转换中又显得大气恢弘,同时,辅以疑问句的表述和观众建立对话,使得观众对于没去过的地方,心生向往,对于去过的地方,心怀共鸣。而每一集的结尾音乐趋于悠扬舒缓,解说词立意不断提升,渲染气氛,表达出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对发展的信心与期盼,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航拍中国》中,除了抒情,也不乏被一语带过的哲学与诗意,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陕西篇》中在介绍修行者隐居在终南山密林里时,旁白说道“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历练人生的方式”,《上海篇》在介绍租借时期是,旁白又说“老房子看得见风景,更看得见传奇”,而《海南篇》中在介绍百年来鲜少有人踏足的原始森林时,旁白告诉观众“与世隔绝未尝不是好事”。这些解说词具有哲思性,既不会因为过于深奥和复杂给观众带来负担,还能发散思维,拓展出片子的深度。
  二、解说词的修辞运用之美
   解说词是对视觉的补充说明,影像中画面的暂时性,要求解说词的语言必须具有形象性。恰当运用修辞,能够增强语言的美感,提升影片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在《航拍中国》中,解说词成为一种“镶嵌”的艺术。
   首先,《航拍中国》在解说词中有大量的数字运用,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小数字产生大震撼,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在《陕西篇》中,“1978年,一支考察队接到任务要在中国寻找一种失踪多年的鸟--朱鹮,3年时间,行程5万公里,考察队仅仅发现了3根羽毛。”解说词用数字的对比使观众具象化的感受到了考察队所经历的困难,数字的对比达到画面和解说结合“1+1>2”的效果,使画面的冲击力大大增强。
   其次,使相关内容更加浅显易懂、形象可感,这恰恰正是比喻修辞所能达到的效果。《航拍中国》的解说大量运用解说词,以画面为基础,展开联想,最终把具体的内容描写地更形象,把枯燥的内容表现得更生动,把抽象的内容解释得更具体。在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之外,引导着观众的思路,顺着解说的内容去进行自由的想象。如在《新疆篇》中,将河流溶解砂岩形成的色彩斑斓形容成“一幅大地抽象画”,又如在《上海篇》中,把繁华街区耸立的高楼比作“站着的金融街”。
   最后,《航拍中国》的解说词大量地运用了拟人,把人的情感赋予了动物植物、山河大地,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拉近了画面内容。《黑龙江篇》中的松鼠是个记性不好的家伙,而《新疆篇》中的辣椒“尤其爱美,成为口红的原料”,《上海篇》中的迪士尼虽然是个远道而来的异乡客,但“从不忘入乡随俗”,而《黑龙江篇》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幽深眼眸”的火山,又成了一位智者。这些拟人化的解说词赋予万物以灵性,令人们印象中的司空见惯变得鲜活起来,是人文与自然最真切的伟大。
  三、解說词的情感传递之美
   中国可能是全世界主要国家中国民对自己国家基本地理人文认知最脱节的国家,原因很简单——人口太多,国土太大,历史太长,文化产业太弱。《航拍中国》最大的意义,是让观众看见了影视产业在文化渗透中的力量。解说词并没有传统政治意义上的说教,却能凝聚人们的家国情怀。在《陕西篇》中,在讲到宝塔山时,首先介绍这是一座明代的九层宝塔,而后不娇柔不做作的将其革命意义带过,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沉淀;在《江西篇》中,景德镇瓷器“成为世界眼中的中国形象”,告诉了观众中国对于世界的意义,树立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实现文化认同。在《陕西篇》中谈到黄土高原时,更是提及到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文明,以小见大,从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探索和讲述,联想到世界文明,体现出纪录片的世界性关照与价值高度。
   与此同时,《航拍中国》的解说词时刻将讲述与人联系在一起,在客观记录的同时投射出以人为本的意识,传递人文建设和社会性功能。《新疆篇》在谈到雪山攀登爱好者不再攀登博格达峰时,解说词说道“或许远眺而不去打扰它,是欣赏它的最好方式”是对这种环保理念最贴切的注解和肯定;《陕西篇》在谈到定边盐湖是因为内陆湖大量蒸发形成时,则用“盐,是湖泊留给人类最后的礼物”表达出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参考文献】
  [1]潘怿娇.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的艺术特色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05):111-112.
  [2]郜彦杰.从修辞运用谈解说词语言的形象性——以《航拍中国·新疆》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0):88-90.
  [3]郜彦杰.从数字的运用看解说词语言的形象性——以《航拍中国·新疆》为例[J].文教资料,2017(21):26-27+87.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屏南县用新理念、新政策、新措施引进和培育文创人才,发展乡村文创产业,用文化唤醒乡土,用创意激活乡村,将龙潭、四坪、双溪、漈下、厦地、前汾溪等一批乡村建设成美丽家园和文创特色村,探索一条富有特色的文创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关键词】乡村文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屏南县用新理念、新政策、新措施引进和培育文创人才,发展乡村文创产业,用文化唤醒乡土,用创意激活乡村,将龙
期刊
【摘 要】从传统菁英政治的士大夫阶层,突遇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在中西文化体系的碰撞中,他们的身份在几十年的时间发生了巨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夙愿,转变成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的政治抱负。在这个震荡与裂变的时代,士大夫群体发生着重大结构的调整,一部分走向了民主政治的道路,一部分人被历史淘汰。  【关键词】晚清士人;近代知识分子;转变历程   中国近代是传统知识分子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的一个过程,知识
期刊
在探讨苏格拉底(或者说将苏格拉底作为代言人的柏拉图)灵魂不朽论证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灵魂不朽这个命题,一直到今天,都是无法被证实或证伪的。没有人能够在死亡以后,回到人世向我们转述另一个世界的情形。那一端只有人们想象的幻影,在事实层面上仍旧一片空白。   那么,苏格拉底是如何通过哲学思辨,试图将这个命题转化为理论必然的呢?首先,苏格拉底认为,肉体的感觉是既不准确也不清楚的,热爱智慧的人不会在肉
期刊
编者按: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在经历了思潮的产生与探讨激辩、共识的形成与蓬勃发展两个重要阶段后,进入了重塑管理与开启海外履责的全新阶段。以2012年为新起点,社会责任重塑企业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和管理方法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开启深入探索社会责任管理的新阶段;以2018年为重要节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迎来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新征程,中国企业的海外履责进入有组织、
期刊
【摘 要】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代表,史学家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文山苗族服饰重图案轻首饰,以朴素为美。苗族服饰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其也具有文字表达的功能。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农业社会的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受到了市场浪潮的冲击,在成功申请非遗之后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新机遇。  【关键词】文山苗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文山苗族服饰纺织工艺成功申报非遗项目  苗族是一支古老的
期刊
【摘 要】社会工作者作为治理力量的重要部分,介入新冠疫情不仅是专业使命与价值驱使,同时也是现实需要的必要考量。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历经三十余年,应对公关危机经验较为短缺。此次疫情,社会工作既积累一定专业应对经验,也看出行业前进的发展短板。如何从法律法规、应急机制、专业性以及人才培养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危机,树立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治理中确立自身专业角色,深入参与社会治理。  【关键词】公共危机;社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翻译伦理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该文从中西方学者对翻译伦理学的阐释出发,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为例,通过译者的基本伦理、责任与使命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翻译工作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严复早年私塾和海外留学的经历使其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与一般译者相比,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都相对典型。因此,他的作品不仅忠
期刊
【摘 要】作为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学术流派,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和庄子是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论语》和《庄子》流传至今,是现代社会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分为从何谓“人”出发,结合《论语》、《庄子》原文,简要比较分析孔、庄思想在何以成“人”、何为“圣人”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成人;仁;礼;天命;自然;圣人  一、孔子的“成人”   (一)仁与礼   傅佩荣
期刊
【摘 要】中国的昆曲是举世公认的文化瑰宝,它自诞生以来,就逐渐向外埠流传,并在浙江民间扎根,从宫廷艺术转变为民间艺术,形成多种支派,“金昆”就是浙江诸昆中的重要一脉。本文以浙江金华地区的昆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并积极探索其有效传承。  【关键词】非遗;金华昆曲;武义昆曲;曹宅昆曲;现状;传承  一、“非遗”与金华昆曲  我国国发【2005】42号国务院文件就指出“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
期刊
在“爱美戏”或称作现代剧的话剧在中国出现之前,剧场里上演的剧目基本是古代戏剧或民间传说改编的戏曲。尤其是京剧,传统剧目是京剧舞台上长盛不衰的保留剧目。观众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传统剧目的内容、观念以及形式有直接的关系。它所张显的忠效节义是传统剧目的核心主题。但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风靡一时的“文明戏”或爱美剧,以及延安时期对传统戏剧的重写,对民众欣赏趣味的重塑,使过去的广泛流传的传统戏剧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