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在造梦的长河中,不曾停航。26年来园区积极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到城市品牌塑造、公共文体事业发展、旅游会展产业开发,从学习借鉴到形成“园区经验”,从传授经验到全面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蝶变腾飞,在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11.32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1743亿元,从占全市1.57%提升到占比14.22%。
除此之外,园区还实现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全国第一。在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的同时,园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治理也率先基本实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发挥了经济高质量增长强劲增长极的示范作用。
在苏州专家咨询团成员、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王世文看来,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成效颇丰,首先是园区率先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理念,建立了规范、有序、可预期、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形成了对资本、人才和技术的强大磁吸效应。其次是裕廊工业园区和淡马锡发展模式,对园区的国资和产业招商能力形成发挥了积极“启示”效应;此外,城市建设与治理方面,新加坡也对园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示范效应。
“近年来,两国经贸双向往来密切,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呈现新发展规律,共赢进步趋势不断加强。当前,一方面,中国已成为新加坡淡马锡全球投资市值最大单一市场,甚至超越新加坡本土。另一方面,新加坡是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第二大国,在新加坡中资企业数量已超过7500家。在中新建交30周年之际,新加坡和园区应发挥已有合作基础、深化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示范区。”
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用278平方公里,占全市3.28%的土地,实现了全市14.22%的经济总量,这背后离不开数量庞大的企业和人才的共同努力。目前园区累计评审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近170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已逐步形成。
王世文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对苏州工业园区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全球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竞争状态,供求不均衡已成为普遍现象。面对人才工作新形势,园区一方面建立了规范、可預期、有序、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优质公共服务,形成了对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集聚的强大磁场,精准科学打造“招才引智”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要优化“育人、用人和留人”新生态,以机制与生态优化打造苏州人才“内在”供给与集聚优势。此外,还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以人才资源观念替代人才“数量”和“帽子”观念。
让人才蜂拥而至,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便是“软环境”。在王世文看来,园区的社会治理和人文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城市品牌。“随着园区经验的丰富,以及新发展阶段人民生活需求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社会治理、人文建设内涵丰富与水平提升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园区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实力,需要的是保持归零的小学生态度,对标国际国际一流水平,及时充分理解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相信园区的社会治理,人文创建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除此之外,园区还实现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全国第一。在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的同时,园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治理也率先基本实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发挥了经济高质量增长强劲增长极的示范作用。
在苏州专家咨询团成员、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王世文看来,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成效颇丰,首先是园区率先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理念,建立了规范、有序、可预期、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形成了对资本、人才和技术的强大磁吸效应。其次是裕廊工业园区和淡马锡发展模式,对园区的国资和产业招商能力形成发挥了积极“启示”效应;此外,城市建设与治理方面,新加坡也对园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示范效应。
“近年来,两国经贸双向往来密切,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呈现新发展规律,共赢进步趋势不断加强。当前,一方面,中国已成为新加坡淡马锡全球投资市值最大单一市场,甚至超越新加坡本土。另一方面,新加坡是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第二大国,在新加坡中资企业数量已超过7500家。在中新建交30周年之际,新加坡和园区应发挥已有合作基础、深化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示范区。”
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用278平方公里,占全市3.28%的土地,实现了全市14.22%的经济总量,这背后离不开数量庞大的企业和人才的共同努力。目前园区累计评审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近170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已逐步形成。
王世文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对苏州工业园区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全球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竞争状态,供求不均衡已成为普遍现象。面对人才工作新形势,园区一方面建立了规范、可預期、有序、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优质公共服务,形成了对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集聚的强大磁场,精准科学打造“招才引智”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要优化“育人、用人和留人”新生态,以机制与生态优化打造苏州人才“内在”供给与集聚优势。此外,还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以人才资源观念替代人才“数量”和“帽子”观念。
让人才蜂拥而至,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便是“软环境”。在王世文看来,园区的社会治理和人文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城市品牌。“随着园区经验的丰富,以及新发展阶段人民生活需求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社会治理、人文建设内涵丰富与水平提升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园区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实力,需要的是保持归零的小学生态度,对标国际国际一流水平,及时充分理解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相信园区的社会治理,人文创建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