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进军:扮靓“贝壳”育出更多“珍珠”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要归功于其塑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将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比作是“贝壳”,人才、企业、产业比作是“珍珠”,“ 有了‘贝壳’,任何一粒偶然的灰尘都可能长成美丽的珍珠。未来,园区要不断扮靓‘贝壳’,从而孕育出更多‘珍珠’,助力园区朝着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不断迈进。”
  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节奏保持一致
  “园区在开发建设初期,借鉴了新加坡经验,这让其拥有了较高的起点,同时园区的借鉴不是‘拷贝’和‘模仿’,而是与国情和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有选择地、自主地借鉴,并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段进军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园区的改革与创新每一步都是踏准了步伐,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节奏。
  以经济快速发展为例,他认为,园区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增长,要归功于园区政府审时度势,早早地启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从2005年开始,园区就相继提出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等产业转型“大计”,为后续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并确立以科技创新为突破点。2010年园区在转型升级“三大计划”基础上提出生态优化、金鸡湖双百人才、金融翻番、纳米产业双倍增、文化繁荣、幸福社区“九大行动计划”的转型升级完整体系。
  同时,2002年,园区在独墅湖畔布局高等教育,成立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并建立以创意产业园(国际科技园5期)、生物医药产业园为载体的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
  “归根到底是与时俱进四个字。”他说,园区每个发展阶段的节奏都把控得比较好,什么时候借鉴新加坡经验,什么时候开始转型升级,什么时候进行自主创新,园区能抓住每个时代赋予的机遇,将自我变革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這是园区能够取得今天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人”为本,园区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场域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园区聚集了15所“国家队”科研院所、中外知名院校31所、院士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46个、国家重点人才计划159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40人,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这些都是我们创新与发展的智力保障”,段进军认为,面对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持续创新的需求,园区必须不断吸收引进高层次人才,才能更从容地应对挑战。
  如何吸引人才到园区呢?在他看来,还是将“贝壳”打磨得越来越完美的问题。
  苏州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在今年精英周开幕式上曾说,“人到园区才无忧”,这个“才”不仅是指才能得以发挥,更是指到人才到了园区,可以无后顾之忧。
  “园区是一个很好的交流的场域,”他直言,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需要交流才能碰撞出更多火花。“在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附近的咖啡店里,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在那边交流,他们三三两两,有谈合作的、有聊技术的、有谈论梦想的,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他说,这只是园区为人才提供对话平台的一个缩影,“整个园区就是一个大的平台,人才来到这里,不是自己埋头苦干,而是随时能找人对话、沟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资源要素、创新要素也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流通,从而碰撞出更多精彩的火花。”
  更重要的是,园区不仅是一个宜业的区域,还是一个宜居之城。“工作之外,大家还有生活、还有娱乐需求,园区的成功之处在于,早早的将这些都为前来追梦的人们考虑到了,并且做得极致。这里有产业配套设施、有高效的政府、有一流的学校,也有各类休闲场所,这一点,是很多开发区没有做到的。”
  成为“辐射源”走向世界
  过去30年,中国与新加坡关系持续向好,园区在中新关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园区是中新合作一个最好的平台。”段进军认为,在园区发展过程中,新加坡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营商环境的打造,最初就是借鉴了新加坡人的‘亲商’理念,随后园区又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符合国情的一流营商环境。”
  事实上,26年发展,园区与新加坡的关系,已经从“师生”走向了“伙伴”关系,园区不仅实现了在借鉴后形成“园区经验”再向外辐射,也开始与新加坡合作去开拓第三方市场。“过去,是园区要汇聚全世界先进要素,包括理念、产业、创新能力等等,但在新时代,园区更应该‘走出去’。”
  “开放,是园区第一大特点,过去园区用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优质资源汇聚于此,并将这些资源为我所用,形成了强大的‘园区经验’。而当下,则到了园区要走向世界的时代,园区要做‘辐射源’,不断走向世界,特别是借助‘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苏州自贸片区建设等叠加机遇,勇攀更高峰。此外,园区还可以凭借中新合作的平台,帮助全球企业,亦或是以新加坡企业为切入点,抢占中国‘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商机,参与中国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
  在谈到“园区经验”时,他强调,未来作为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三大法宝之一的“园区经验”,还需要向着“园区精神”不断深化。
  段进军用16个字表达了他对“园区精神”的理解——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创先攀高、追求卓越。“希望未来的园区,能够继续做到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创新力、竞争力,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往喀什的卧铺车厢,一眼望去皆维吾尔族,谈笑风生,嘻嘻哈哈。待到熄灯,渐渐安静下来,躺下翻了几个身,酣然入梦。  天亮时被列车员叫卖声吵醒,推车上摆着哈密瓜,又大又便宜,买了一只当作早餐。火车一站一站,不紧不慢,看了会野景,觉得眼皮沉重,复又入眠。睡到下午方醒,回去车票未有着落,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晚上八点多到站,天色依旧大亮。下车即有人招揽住宿,中年汉人,戴着银边眼镜,斯斯文文。宾馆乃车站开办,
期刊
新加坡是世界上四大金融中心之一,许多外资银行的亚太总部全都在此落户,“金色经济”扬名海外,而在聚力打造长三角上海金融副中心的苏州工业园区,环金鸡湖CBD,几乎随处可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据了解,苏州90%的银行分行,50%的保险分公司都在此集聚,外资银行数全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国内金融机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多年来,园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等国家战略,深化
期刊
改革和开放,是苏州工业园区鲜明的品格之一。其中,行政审批制度的彻底改革,可谓“开全国之先河”。如今,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园区凭借精简高效、勤政廉政的行政管理体制,用“真心”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安心”与“知心”。  让数据“多跑腿”,优质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一网通办”实现了便民惠企的“加速度”。对企业,“一网通办”罗列完整事项,定制个性化服务;对个人,“一网通办”下足功夫,通过线上将信息归集到一个
期刊
陈永明任职凯德集团(中国)商业管理首席执行官。说起苏州工业园区,他表示“作为中国新加坡一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开发之初便以新加坡裕廊工业园为范本,学习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园区为苏州的繁荣带来了蓬勃的商机和活力。”  用心打造城市商业标杆  凯德集团在1994年进入中国,是进入中国最早的外资开发商之一,可以说,凯德集团全面参与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历程。199
期刊
智慧芽是专注于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科技平台,在对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工作中,智慧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智慧芽苏州公司的副总经理,胡阳颇感自豪。他也为自己能够工作、生活在苏州工业园区感到欣慰。  他直言,这是一种精神愉悦,幸福感爆棚。  悄悄考察,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  没来园区之前,他听说这里看不到虫子,生态很差。2016年春节假期,他懷揣着忐忑的心情,悄悄过来考察,
期刊
1990年10月,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94年2月,中新两国政府决定共同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也在中新全面合作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从此,苏州这座千年古城,与新加坡结下了不解之缘。  26年过去了,当初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用自身发展史向世人讲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同样,这也是中国与新加坡众多故事中
期刊
徐钲淇是苏州人,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學,一次机缘巧合,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考察活动,他作为毕业生代表专程赴新加坡负责接待,这也为他两年后来园区工作埋下伏笔。  链接园区和新加坡,做好科技项目落户  2017年,徐钲淇回到家乡苏州,在园区创办南洋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作为中新合作典范,园区与新加坡的联系较其他城市更为紧密。多年来,园区政府也一直在加强中新合作,
期刊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建区26年来,广泛借鉴新加坡经验,涵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经济发展和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  在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教授屠立峰看来,园区协同发展已然成为都市化样板。他说,“借鉴新加坡做法,融合苏州特色,成就园区经验。
期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所有创业者对资本渴望的真实写照。  每一位拥有激情的创业者,总是充满着梦想,而在他们圆梦路上,离不开梦想导师和圆梦平台的助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一位懂得欣赏他们的导师,很可能会创造出一个奇迹。  这几年,全球各类创业大赛风起云涌,都从不同程度上为有梦想的创业者带去了希望,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苏州这个充满了创新创业激情的城市,自然也不會少了创业大赛的身影
期刊
2020年11月2日—4日,2020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三天的时间里,30余位生物技术领域院士、300余位演讲专家及2000余位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嘉宾齐聚金鸡湖畔,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大会以“科技助力健康、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生物技术领域交流与合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