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吻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与狭窄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吻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与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采用磁吻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与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4例患儿年龄分别为11 d、7 d、5 d、3岁。患儿均施行磁吻合技术食管吻合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儿术后进食和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结果

(1)手术及术后情况:4例患儿均成功施行磁吻合技术食管吻合术。4例患儿中,3例食管闭锁行开胸气管-食管瘘修补术+内镜辅助磁吻合技术食管吻合术,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行消化道内镜+胃造瘘磁吻合技术食管狭窄疏通术。4例患儿手术时间为(2.3±0.9)h。3例食管闭锁患儿食管盲端距离为30~35 mm,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食管狭窄段距离为8 mm。4例患儿术后磁环对位情况良好;术后磁环取出时间为(29±10)d;3例食管闭锁患儿经口取出磁环,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经胃造瘘口取出磁环。4例患儿中,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经通畅引流、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4例患儿术后住院时间为(39±10)d。(2)随访情况:4例患儿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术后第14~36天磁环脱落后经口或胃造瘘口取出磁环后经口进食。1例患儿术后3个月食管造影检查示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后好转,其余3例患儿术后食管恢复连续性并保持通畅。4例患儿进食情况正常,未出现吞咽困难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磁吻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与狭窄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及认可。微创技术的发展发挥了推动疾病诊断与治疗进步的作用。近年来,微创技术相关科技创新层出不穷,4K超高清摄像显示系统、裸眼3D技术、5G虚拟现实技术、腹腔镜荧光显影示踪技术等视觉显示技术的应用,对微创胃肠外科的手术方式发展、技术规范与培训等方面均起到了推动作用。笔者期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国充分发挥经济与科技发展迅猛的势头,在微创外科技术创新、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下静脉(IPDV)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2例胰头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41~78岁。患者术前行1 mm层距的CT增强扫描检查,根据术前评估行相应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术前CT检查结果。(2)手术情况。采用Shapiro-Wilk检验计量资料的正
目的探讨锥形管状胃联合颈部端端分层吻合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9例,女33例;年龄为(61±8)岁,年龄范围为48~81岁。患者均行腹腔镜McKeown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采用全腔镜下游离食管及胃、左颈部胃食管端端手工分层吻合。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情况。(
目的探讨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和早期经口进食加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26例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性切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0例,女46例;平均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52~82岁。126例患者中,82例胃食管吻合采用"李氏"吻合法,不留置胃肠减压管,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设为免管免禁组
目的探讨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68例Siewert Ⅱ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3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35~80岁。368例患者中,209例采用左开胸手术方式,112例采用胸腹联合手术方式,47例采用Ivor-L
我国是全世界食管癌高发国家,95%为食管鳞癌。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鳞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手术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疗效较差。与术后辅助治疗比较,新辅助治疗可使食管鳞癌患者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消灭亚临床远处转移灶,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笔者结合近年循证医学证据,对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我国胃癌腹膜转移具有发生率高、分期晚、预后差的特点,转化治疗理念的提出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希望。胃癌腹膜转移的转化治疗,旨在通过化疗等手段,使胃癌原发灶降期的同时,腹膜转移灶也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施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以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转化治疗方法中,全身系统化疗是核心,腹腔局部化疗作为补充,而新辅助腹腔内联合全身化疗(NIPS)因综合了两者的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
第91届日本胃癌协会年会于2019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日本静冈召开。笔者整理和剖析了本次会议中食管胃结合部(EGJ)癌流行病学、诊断及最新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过去30年EGJ鳞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早期EGJ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适应证要求严格。多项研究结果已证实EGJ癌的围术期治疗在欧洲国家已成为标准治疗。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