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与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 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当代高中政治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传统教学法 新教学法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改革经常被大家讨论,结果是形式主义居多。许多教学研讨课,仍然以教师填鸭式、注入式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说是启发式教学,灌输式却占了主导地位。课堂应该是流淌着欢快精神的溪流,成为滋润生命的原野。现有的课堂过多的束缚学生的思想,应付单纯的考试,给课堂教学也带来了一些束缚,怎样才能营造一个即能让学生轻松应考,又能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1 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简明扼要讲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要深入领会这些理论,在宏观上首先要把握贯穿于教材中的中心线索,掌握了这条线索,才能领会教材的全部内容的精神实质,才能把握教材内容的本质的联系。例如:高三政治常识的主要线索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及各项重大政策等基本知识,它立足我国、着眼特色,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以民主建设为主线。其次,要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整体结构就是知识网络,只有掌握了这个“网”,才能熟悉知识纵横联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掌握每一个基本原理的知识结构。以哲学为例,它的每个基本原理都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两部分,世界观又由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构成,方法论又包括方法和意义。掌握了基本原理这种结构特征,不但能更好地理解它,而且便于运用它分析实际问题。另外,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把握内涵就是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所涵盖的内容,把握外延,就是要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所运用的范围。我们以“商品”这一基本概念为例,要真正深入理解“商品”内涵,必须把握二点:第一,商品是劳动产品,自然物品不是商品,因为商品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具有价值;第二,商品必须用于交换,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劳动者劳动的交换。而“商品”概念的外延指古今中外的所有商品,由此可知,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商品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3 注重追求教学反思
  
   有一位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充分体现了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追求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其中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得”或“失”。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成效”如何?上完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认真及时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或第二次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取长补短,提高成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注意两种能力的培养
  
  4.1 努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问题就是矛盾,矛盾到处都有、时时都有,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预习提疑,就是要求学生找出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动力,求知欲高的人能在别人没发觉问题的地方,在已有公认解释的事实中提出问题,他们不满足于对事实的通常解释,他们对待一切疑问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非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我们提倡学生积极提疑,尤其保护建设性意见和独创性见解。比如有的同学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个命题,不一定带有普遍性,有些事物可以一分为三,例如“左中右”“分解、化合、中和”“上中下”等等,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鼓励学生可以继续研究下去,可以写小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有位同学提出: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应改为“知识加能力才是力量”,这种观点有创见,符合当今时代的实际情况,而且论文很有说服力,我们就推荐在学校黑板报上,并记上“100”分以资表扬。四化建设急需成千上万的理论家、科学家,而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总是在执著真理,同时又在不断地探索真理。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能把马列主义当作教条,应当培养学生有雄心壮志,在四化实践中探索、发展新的理论。
  4.2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从高一到高三始终狠抓学生自学预习这一环节,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指导学生预习读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养成批判地阅读书籍的习惯。“辨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是批判和革命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他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为了坚信,必须从怀疑开始,在读书中提倡批判和怀疑的精神是克服学习障碍、坚持独立思维的有力措施。很多知识渊博、年逾花甲的老科学家之所以思想活跃,能继续作出有影响的成果,保持批判和怀疑的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中学阶段就注意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将来不断增进新的知识,不断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柳成林.关于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2 徐彩霞.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4)
  3李平.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初探[J].考试:教研版,2007,(1)
其他文献
【摘 要】 仔细斟酌多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最值问题是历来各地中考关注的热点,也是初中数学中比较常见的题目。而此类题目的灵活性较强,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解法颇具有技巧性。纵观近几年的数学中考试卷,“最值”问题不仅出现在解答题中,而且在填空、选择题中也多有涉及,可以说“最值”问题成为了的初中数学学习的热门内容。为了让学生尽量减少在此类题目的失分率,我认为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初中
期刊
【摘 要】 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实验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不同,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具有一定的数学意义的实物、模型以及数学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归纳总结,获得对概念、定理、结论的感性认识,经过加工处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教
期刊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专学校电子类专业培养目标,根据目前中专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及认知规律,以及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在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和的培养,提高未来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成为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电子技术 主体意识 发展    1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要求严重脱节。由于受以学科为中心的影响,在传
期刊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味浓,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做好一个“媒人”,介绍学生主动掌握课本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许有不少人赞成利用直观教具,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我认为直观教具也有他的局限性,繁琐的直观教具会过多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最感兴趣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项论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发生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 “填鸭式”为主要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
期刊
1 难点处追问,化解困扰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社会经验几乎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认识常常显得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这时,教师适时的、恰当的追问,就能帮助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开拓思路,活跃思维,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思维有效性,真正做到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
期刊
【摘 要】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始终高发,对此,技工学校要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作为法律基础知识课的教学要注重三个结合——结合案例,生动教学;结合身边事件,进行实用性教学;结合心理辅导,遏制违法犯罪苗头。  【关键词】 预防青少年犯罪 结合 案例教学 实用性教学 重点教学 心理辅导    由于绝大多数技校学生学生们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成熟,往往只看到社会上存在的阴暗现象,这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制约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   因此,学生的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地位。即教师讲什么,学生跟着练什么。在这种机械的学习模式和氛围中,学生无自由可言,大大降低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学生很想改变这种局面,希望自己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来展示自己的才能。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以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其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由于个人气质、个性及教学艺术的差异,每位教师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期刊
【摘 要】 口语交际能力在班集体中的比例虽然不多,但是做和他们的交际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做好口语交际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笔者采取了如下四方面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口语 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