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头耕田的牛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出生的。在湖南一带的民俗中,这一天正好是牛的生日,又叫“牛王节”。这一天出生的孩子,小名一般都带一个“牛”字,当然是牛了。
   听母亲说,当时她还在地里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突然觉得肚子疼痛起来,感觉很快要生了,便匆忙向生产队长请假,一路捧着肚子走回家去。一边走还一边在心里祈祷,这孩子,你别急,千万别生在地里面。回到家,不到半个小时,就生下了我。
   父亲当时还在一个乡下供销社工作。带信人颇为幽默,说你家添了一头小牯牛。父亲很高兴,连说,好啊,四月八出生的,像牛一样,生得贱,好养!给我取名时,就地捡了个名字——四月八,这哪是人的名字啊?村里的老人家叫我时,为了显示亲昵,都叫我“四八牛”。
   从6岁开始,我就单独放牛。我放养的是生产队的一头大骟牯(经过阉割的公牛),个头高大,体魄健壮,是生产队一头当家的耕牛。当时我已上学,农村里上课时间通常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左右,所以放牛时间,早上、下午各一次。早上一般六点钟起床,把牛赶上山,让牛吃上早晨鲜嫩的露水草,吃饱后就赶回牛栏,抓紧时间吃几口饭,奔跑着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又把牛放出去,直到天黑才回家。放一天牛生产队可以记三分工,6岁,我就开始挣工分了。
   春夏是牛耕作的季节,所以,一定要让牛吃饱,不然无法耕田。秋冬属农闲季节,放牛相对要松懈些。下雪天因为青草被白雪覆盖,不用放牛,但要喂稻草,牛栏四周也要用稻草遮挡,不然怕把牛冻坏。
   放牛最好玩的当属春夏。春天早晨,把牛赶到向阳的山坡上,阳光洒遍满是露珠的草地,牛儿欢快地吃着草,孩子们在一旁打闹嬉戏,吹木叶竹叶,听鸟儿唱歌,无忧无虑,十分惬意。夏天天气太热,一般把牛赶到水边放。我们村子前有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河,是我们放牛的天堂。河岸长满了各种青草,牛儿吃一阵草,便到河里喝几口水,到水里泡一下。我们则抓住时机,早跳进河里洗澡去了。玩累了时,躺在浅水处,望着蓝天白云出神。总觉得那时的天空比现在要蓝些,云彩比现在要白些。
   最热闹的要属牧归了,夕阳西下,天空呈血红色,大地也涂上一层金黄和赤红。孩子们骑着牛背,蹚过齐腰深的小河,溅起阵阵水花,鸡、鸭、鹅、羊一齐欢唱,凑成一曲田园交响诗……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归的老牛是我的同伴……”后来听到这首台湾校园歌曲,觉得就是为我们而写的,十分亲切感人。
   长大后,大人们仍叫我的乳名,同学们也跟着叫,我都忍了。可我心中喜欢的女同学也这样叫我,真让我难堪,让我无地自容。
   一次,我壮着胆子对父亲说,什么好名字不取,偏给我取个这样的名字,丑死人了。父亲笑着说,你不是四月初八出生的吗?有什么不好?村里那林叔叔,超生个儿子被罚款一百元,给孩子取名百元,你觉得好吗?再说了,牛有什么不好?你想想看,牛有什么优点?
   我无言以对。
   父亲说,牛至少有三大优点:一是自立,你看,大多数动物是要靠人去喂养的,只有牛,根本不用你去养。它们自己吃草,自己长大,不给人增添任何麻烦。第二,它們善良,只吃草、耕田,不会伤害任何其他的动物。第三,它们勤劳,会给人类耕田,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牛是世界上最好的动物,人都要向牛学习,你还有什么意见?
   我听了,觉得还真有道理。
  
   我爱上了写作,就像牛爱上耕田一样。
   写作和牛耕田是一样的。那一张张白纸,就像一丘丘农田。我们在白纸上洋洋洒洒书写文章,犹如老牛在耕耘着每一块土地。一张张纸上凝成的文字,也就像地里长出的一块块庄稼,结成丰硕的果实。而执着于笔耕者,就是一头辛勤耕耘的牛。
   牛喜动,也喜静。它们为了吃草,漫山遍野跑。吃饱喝足后,回到牛栏,慢慢消化。牛是典型的反刍动物,吃完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我们写文章也一样,喜欢出去摄影、采风,漫山遍野跑。回来后,下载图片,将采风笔记整理、咀嚼,最后写成文章。这同牛的反刍消化过程,有什么不同?
   牛刻苦,又勤劳。每到农忙季节,牛就要耕田。太阳高照,天气炎热,牛背着犁耙,在老农的吆喝下,辛勤地耕耘着。活儿再苦再累,它从无怨言。一把嫩草,就是对它最好的奖赏。
   牛忠厚,又善良。不管主人对它好坏,它们总是忠诚于自己的主子,甘苦与共,不离不弃。盗牛贼不把它眼睛蒙上或者把它杀死,它就会沿着老路跑回来。当主人遇到危险时,它会红着眼睛,为主人去拼命。
   牛耕田一辈子,从没有偷懒过、退却过,直到年老力衰,不能耕耘为止。人们形容牛的个性,专门创造一个字——犟,“强”字下面一个“牛”,可见牛的个性之强,形象而生动。认准的目标,坚持不懈,几头牛也拉不回来。这就是牛的个性。
   人都将老去。要像老牛一样,不用老农扬鞭,自己主动奋蹄。为社会贡献余热,奏出一曲嘹亮的晚歌。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曲光辉
其他文献
三北伏龙山是三北平原诸多濒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山岩突兀,远看像一条莽莽巨龙卧饮大海。  三年前秋高气爽的一天,我携妻重上伏龙山。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寻古觅幽。山下南麓东首即现今光华学校校址,明清时为接经禅院,占地30余亩,建有正殿佛堂三间,偏房十余间,专供香客居住休闲。下院登上佛道的山坡正道,民国时期龙山所人朱祖炳捐建双柱平门式大石牌坊赫然在目。牌坊高5米,坊额石勒“古箬山”三个大字
期刊
五行中,水和土完美的婚配,孕育出一件件傳世的陶器、瓷器。我甚至怀疑,它们的弧度,被多少脊梁支撑着!  一位老农告诉我,柔弱的草,赐予了它们筋骨,一壶水,赐予了它们血液。时间的绳索,无法拴住一段光鲜岁月,却把坍塌的余晖落入窑洞之内。任何破碎的事物,在时间的刻度上,都显现出从容。尽管沧桑,它们同样具有神性的魅力。只是,被一把锈涩的铁锁封存着。  五百年的长度,我无法揭开,却被一群外来客反复丈量,而谜底
期刊
偶然在简书与赵希君邂逅,只因那一行行温暖又苍凉的诗句,撩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每每读来,总会唤起对人生以及生存问题的深层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赵希君的诗推荐给诗文群。   当有一天,师兄“跨鲸而来”携手师姐“晏萍”,在简书掀起一场声势浩大与赵希君和诗的狂澜,我才真正了解了“渐冻症”,而且已经病随十年。   赵希君1987年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普乐保镇。17岁时迷恋于木雕,拜师学艺,至
期刊
“胭脂”是一只雄性玄凤鹦鹉,通体洁白,微微泛黄,头顶有黄色的凤冠,两腮各有一抹嫣红,好像化了妆,很是美丽,所以为它取名“胭脂”。至于它的性别,我完全忽略不计。现在想来,以它的性格,若是能言,应该断不能忍受如此女性化的名字吧?唉!   春节期间,女儿从花鸟市场买来时,它才3个月,毛发蓬松、毫无光泽,嘴巴附近有很大一块灰黑色羽毛,看起来脏兮兮的。我从没养过任何小宠物,对它的到来很是木然。女儿非拉着我
期刊
母亲说,有舍的人才有得。    母亲出生于胶东半岛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乡民纯朴、友善、热忱。在老解放区做过青妇会工作的她,后来随打淮海战役受伤转业的父亲进城,并辗转于父亲任职工作过的一些城市,曾有过一段任国家公职的经历。父亲离休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好环境,母亲便想起重开而立之年中断的育儿工作之花。在父亲的支持帮助下,她办起家庭托儿所,收留了就近家属院十多名一岁半至三岁的孩子。她把家中最大的一间二十
期刊
春节刚刚过,公司紧急安排我启程,远赴新疆担任一个政府重点大型项目的总负责人,地点在距乌鲁木齐约60公里的昌吉州阜康市。   万事开头难,中标通知书下达一周就要签合同并筹备进场,20天之内正式开工建设,19个子项目工程分布在市区和乡镇,项目之间最远相距73公里。除了协调设计、监理、跟踪审计和分包,还要负责内部人员调配、外部人员招聘,吃住行全要安排。最怕的还有新疆的酒文化,伊力小老窖起步按斤喝,令我
期刊
记忆中,在父辈们口中总是零零碎碎地听说一些关于永胜的地名儿,像“打红”、“马过河”、“仁里街(gai)”、“黑乌海子”、“永北城”等,这些地名在孩提时代听取来颇具传奇色彩,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  再后来,长大点儿了,才知道父辈们口中那些传奇的地名,其实是在“文革”后的一段特殊时代里,父辈们为了维持全家老小的生计,从华坪县的通达乡维新村,途径鱼比叉垭口、打红村、马过河、仁和镇、程海镇,到达永胜县城的
期刊
永新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个赣西古邑,古风遗存很重,侠义之风浓郁,就连女子也多有汉子之风。   永新女子单是称谓,就颇有些讲究和学问。未成年时,唤之“女崽娌”, 崽者,小孩子也;成年而未嫁时,谓之“客娘”,意指客居娘家,在娘家做客;婚后则唤之“娘货”,做娘的货色,孩子他妈的意思;年老了便叫作“老妪”,这可是个古称谓,诗人杜甫《石壕吏》就写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因为曾经在天河煤矿生活时的
期刊
母亲没有文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认识几个简单的字,这应该是父亲教她的。   外公是旧社会的私塾先生,可他的三个女儿一个都没上过学。母亲长得很漂亮,个子不高不矮,不胖不廋,四方长脸,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小嘴巴,笑起来非常好看。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我的爷爷也在私塾教书,和我的外公互相认识,两家知根知底,门当户对,儿女又才貌相当,两位先生就做成了亲家。母亲出嫁时,日本侵略中国,苏北平原上到处都是敌人
期刊
父亲的自行车,是他上世纪70年代初分家时的唯一财产。   那辆自行车是一辆二手的黑色永久牌自行车,虽是旧的,但维护得挺好,有八成新。我们家住在山上,从山下到山上有二百多米。每次下班,父亲都会把车从山下推到家里,晚上或是下雨天,还会把车搬进堂屋,擦得非常仔细。老式的车子很笨重,山上人家堂屋门高,把车搬进堂屋要先搬上五级门前石阶,再搬过二十多厘米高的门槛。有几次父亲有事,让我搬车进屋,我费了好大的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