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二中雏鹰文学社专页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拂晓
  高二(3)班管怡文
  浮生若梦,沧海桑田,辗转春秋到如今。时光如叶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纷飞扰乱了我们的眼,开在绿叶中斑斓的花悄然露脸,一小片阳光的美好不偏不倚地停留在二楼的窗角,与深绿的藤蔓植物纠缠不清,扑朔的水汽似蝶舞于砖红色的墙壁之上,旖旎缱绻。黑燕啁啾,剪破晨光里的寂静,温软的风扑面而来,像天空深情的吻,点过冰冷的绿茵。
  在拂晓,世事安好,欣欣向荣。如此安宁的清晨,仿佛世界都没了。此情此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我们走向未来。我也无任何理由地感动,因为在拂晓,因为坚定的信念,因为破晓后就是衰败,无论一切。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某天清晨,我以人类的身份见证了一对云雀的爱情,在这里我姑且称呼它们为云雀,因为我实在对动物不了解,只依稀在字典里的插画上见过这种声音普通、形体娇小的鸟儿。夏季的天气多变,黎明时分,刚起床,窗外噼啪的雨点重锤般地砸在摇曳的雨棚上,似乎只能听到毫无节奏的雨水在天地间呼啸怒吼,可我偏偏感觉到门口有微弱的声响。通过猫眼,一只被雨淋得全身湿漉漉的鸟儿在石板台阶上轻轻地颤抖,扑棱受伤的翅膀努力挣扎想要站起来。虽是夏天,可清晨的暴雨让温度骤降,它在冷飕飕的寒风中半眯着眼,尖嘴不时地蹭着同样潮湿的楼梯,发出近乎嘶哑的哀鸣。在偌大空旷的早晨,无人,黯淡,寒冷,悲怜。我,一个穿着睡裙、瞪着眼睛的人,只是呆呆地注视着这小小的垂危的生命,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这么静静地看着,残忍到无法被原谅,这算是一种变态的欣赏吗?一个强者对弱者的居高临下!这时,在刺耳的雨声中又一阵鸟鸣飘来。同样的惨烈,同样的无助,同样的无限凄凉,不同的是焦急和无奈,那是一只在过道里蹦来蹦去却始终跳不上台阶的小鸟,灰黑色的羽翼也湿透了,肚皮上雪白的细线在凛冽的风雨中仿佛柳絮蚕丝柔软舞动,细细的爪把石灰磨得噌噌直响。我很清楚,以它们现在的距离,别说聚在一起,甚至想看都看不见对方,唯一能做的就是靠鸣叫来传递彼此的消息;我更清楚,如果它们在天亮之前还不能双双飞走,等待它们的又将是另一番命运。很快,其中一只受伤严重的鸟儿几乎发不出什么声音了,它的肚子一鼓一鼓的像是在艰难急促地呼吸,另一只叫得愈加悲愤冗长,从一开始每隔几秒叫一声变成连续不断的嘶鸣。我终于想起应施以援手,便匆忙将快要死亡的小鸟捧起。可突然间犹豫了:我是把它带回去救治,还是应该把它放回另一只鸟的身边?那只在过道上的鸟虽然不能跳上台阶,但显然飞走是没有问题的,我不可能抓到它,只能将受伤的那只放置在离它较近的地方,我决定让它们同生共死。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托着放在了拐角处,就默默地退回了房。过了一会儿,我就听不到除雨声外的一切声响了。
  我的手指冰凉,不忍再看。风雨不歇,多了份彻骨的忧伤,天空有些蒙蒙亮的意思,但乌色云团始终不肯褪去,厚重低矮。我打着喷嚏重新躺进了毯子,再也无法合眼,拂晓就快走了,这世界依然偌大,空旷,无声,无人,黯淡,寒冷,悲怜。我,一个在夏日冷得瑟瑟发抖的人,在这个夏季雨天的清晨,见证了拂晓时分一对云雀的爱情,请允许我这么称呼,因为我对动物以及动物的爱情一无所知,就好像梦境与我为邻。
  那一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点评]拂晓时分,我们不仅感知着我们耐以生存的自然,我们还感知着我们彼此内心的冲动、柔软的情愫。作者抓住这一特殊时刻,极力铺写自己最真实最细腻的感受,委婉而富情韵,清新而存至纯。用怎样的语言传递一种无以言说的“感觉”呢?此文可给我们以启发!
  (指导老师:陈仓筛)
  
  亨利,别走
  高三(9)班荒凉
  无数次为亨利喝彩,无数次为亨利疯狂,每一个人都尽情享受看亨利的足球盛宴,原来足球可以如此完美。然而,这一切不久将成为历史——亨利高大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记忆的尘埃中。凯旋门的灯光渐渐淡去,埃菲尔铁塔的倒影渐渐模糊,圣母院的钟声渐渐远去,塞纳河在流泪,法兰西在哭泣,全世界都将为一个天才的离去而默哀……
  时间定格在1977年8月17日,法国巴黎郊外一个平凡的小镇,一个平凡的孩子降临人间,平凡的父母给他起了一个平凡的名字:蒂埃里·亨利。
  从此,人们的印象中不仅有贝肯鲍尔“恺撒大帝”般的高贵神话,不仅有马拉多纳鬼使神差的“上帝之手”,不仅有贝克汉姆完美如貌的“贝氏弧线”,不仅有齐达内百看不厌的“马赛回旋”,更记得了那道飘逸的闪电,一个平凡却响亮的名字——蒂埃里·亨利。
  1995年,18岁的亨利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明智的摩纳哥人独具慧眼,引进了这个一发而不可阻挡的年轻“杀手”,天才的亨利以他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特有的秉性帮助摩纳哥最终夺冠。意大利人是狡猾的,1998年世界杯后,尤文图斯将亨利招入帐下。然而意大利人又是愚蠢的,保守的意甲球风遮蔽了亨利的光芒。一年后,亨利离开尤文图斯,加盟阿森纳,从那一刻起,他飞了起来,阿森纳也因此而三连冠……弹指之间,11年过去了,29岁的亨利走到足球生涯的尽头,但即使是在最后时刻,他依然是最精彩的……
  2006年4月,巴黎王子球场,也许这是亨利最后一次为阿森纳进行的巅峰对决了。然而年轻的阿森纳却远不是老练的巴塞罗那的对手,当亨利划出一脚完美的弧线任意球助攻坎贝尔扳平比分后,激情重新点燃,人们又依稀看到了当年那个英姿飒爽的亨利,但当亨利疲惫地站在角球线上等待开球时,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亨利的确老了,已不是那个千里走单骑,瞬间撕裂对手整条后防线的亨利了。当巴萨第二粒进球应声入网,这已经注定又是一个悲壮的亨利时刻。温格说:“亨利累了。”的确,七年“枪手”生涯,他见证了阿森纳的兴起、辉煌、衰落。如今,他真的累了!
  2006年6月,德国世界杯,带着四年前惨痛的记忆,亨利踏上征程,国家队中的亨利永远都不被看好,这次也不例外。首战,0:0被瑞士逼平,四年前的噩梦似乎仍在延续,关键时刻,挑起法国队大梁的不是核心10号,而是亨利,两个进球,法国队艰难晋级。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卫冕冠军巴西,这一切,他早已习惯。决战柏林中心体育场,面对意大利的“铁桶阵”,亨利再一次展示了他唯美的脚法——禁区内连过对方三名后卫,但随后却无力地倒下。亨利,真的老了!大力神杯近在咫尺却擦肩而过,但老而弥坚的亨利却又一次让人领略到他那笑傲绿茵的霸气,超凡脱俗的灵气。也许,精彩却凄美的亨利才是最完美的亨利,最独特的亨利,最唯一的亨利……
  亨利要走了,这是经济足球的罪行!当今足坛首先是经济,然后才轮到足球。切尔西老板阿布在欧洲转会市场只手遮天,因为他是俄罗斯首富。在他钱袋的召唤下,巴拉克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效力四年的拜仁,在2005—2006赛季的最后阶段,巴拉克被阿布的钱袋迷得神魂颠倒,主队的胜负已事不关己,拜仁夺冠后,巴拉克生硬地接受了主教练的拥抱,情感和忠诚荡然无存。2006年欧洲足球先生舍甫琴科也经不住诱惑,以各种借口搪塞百般挽留的AC米兰,七年圣西罗如此脆弱!昔日的巨人一个个倒下,只有亨利坚守自己的信念——留在阿森纳,“这是我的最后一份合同了!”听得想让人流泪!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没有愿意在足球的天平上押上情感的砝码,只有亨利,会无视天平的存在。
  暑假时我看了央视“天下足球”的特别节目——“再见,齐祖”,让人声泪俱下。主持人说:“齐祖不想退役,也没有人希望他退役,但他最终还是走了,这是经济足球的要求,他别无选择!”每个球员的命运都将如此,即使是艺术大师。亨利,也无法例外!
  “亨利,别走!”几多忧伤,几多无奈夹杂在嘶哑的呼喊声里,淹没在苍茫的人海中,连回声都没有……
  [点评]作者饱蘸着挚爱和热情,用激情而感伤的笔触,绘写了亨利的成长历程,细节描写尤其打动人心。仿佛是一部浓缩的“亨利传记”。最后由亨利思考到“经济足球”,更衬托出亨利的品性!是一篇青春激扬的文字!
  (指导老师:周文福)
  
  二胡和小提琴
  高一(4)班赵雅婷
  考试的时候,竟然听见微弱的琴声,间断而模糊。那个声音是缓缓地飘来的,和着初夏青草的隐隐香气;那个声音是汩汩地流来的,捎着陌生人的绵绵情思。平静从容的如同四月江南里贴着水面肆意流散的一叶扁舟,不急不慢中,却也有了一丝倦怠的祥和。她无意停留此处,她无心打扰旁人。只是她那袅袅的身影在窗外一站立,浅浅的一个停步,便将我的心,牵了出去。停住笔,有片刻的恍惚和游离。
  我不是学琴的料,小时侯上音乐课,不知趣的音乐老师放莫扎特,我在底下捂着耳朵说不好听,大叫“它的声音像个女人哭”。后来长大,隐隐约约感觉到,那里面,不经意地藏着一种浅浅的忧伤和疼痛。后来看到张爱玲写的句子:“我最怕梵阿玲,水一般地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的一切东西都里了去了。”也就似懂非懂地做出一副高深模样。
  看过别人拉琴。坚韧的琴弦嵌在指间,做永无止境的消磨。摩擦的灼热唤起内心的渴求。绵长的音符从弦上流下来,穿透耳膜,流入身体,清洁每一根血管,刺激每一根神经。一种器具,就这样,成为和生命紧密相关的东西。
  所以我总以为,在这种声音的世界里,悲伤没有影子,疼痛没有重量。生命的残缺大可如这琴声一般,大方地流泻出来。贴着人心的洁净,没有任何灰尘。
  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中国却也有经久不衰的《梁祝》可以拿出来和人家比。《梁祝》太中国,满满地盛着中华儿女的情真意切、九州大地上的艳丽爱情。这,是平凡人的美,是洪荒世界里的小玻璃屑,即使躺在地上,也能发出可人的光芒。中国,原来也是这样好的。
  然后就不由自主想到二胡。有人曾说过:小提琴躺着,二胡却站着。不喜欢这样的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胡不是达官显贵的消遣、公子王孙的嗜好,一把氤氲的二胡行走在人间,天生就是一朵开在黎民百姓间的苍老的花。
  小桥流水,青石板巷的江南,睡在二胡编织的梦里。二胡在江南里遇见了阿炳,就有了《二泉映月》里彻骨的苍凉。流浪的苦与甜、得与失,被紧紧握住。两根青筋,一把瘦骨,怎担的起那么多贪恋和欲望?佝偻的背影,褪色的青衫,不同的曲子,永恒的主题。只是待到东方泛白,背着灰色的布袋,明日天涯,下一站又在哪儿?
  二胡在江南里呜咽着,在阳关路上泣诉着,他道常人的愁,流浪的苦,却也在黯哑声音里,树立出华夏的神韵。
  我真的不能真切体会二胡里的苍凉、困顿、思乡,抑或温情。时间是太有力的阻隔。但就是那一把活在过去的褪了色的二胡,串联起太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他逃不过这个悲剧的角色。他早已流入了中国游子的血脉,与中国人一起承受着那长久的磨蚀,坚忍的抗争。与这片土地同悲同喜,共生共死,紧紧相拥。
  同样是生命的表述,小提琴与二胡选择的是不同的态度。但是并无本质上的差异。音乐是文化的魂魄。一种音乐从来就不能孤立,它是那片土地的儿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儿女孕育一脉风情。华夏的遗韵里系着祖先的足迹,故人的期待。中国的大地太广袤,他需要一个声音,唤起它沉重的心魂,揭开历史的面纱,播撒他独有的辉煌,呈现鲜活的文明。
  我们在这里,期待音乐声再次响起,响彻天地。
  [点评]文章赋予二胡与小提琴以生命,既写了感心动耳的音乐感受,又写出了对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独特体验,感悟想象丰富,充满了情趣。此外,文中灵动的句子随处可见,读之让人神清气爽,富于诗意美,颇具语言的张力。
  (指导老师:张 陈)
  
  难过
  高二(12)班徐辰
  不快乐
  陌生的世界,我幸福地很想让时间停滞。我像一个新的生命,感情单调地忘记一切,包括属于自己的。
  留级以来,第一次放纵自己不乖乖听课,为自己找了个理由,心里仍然觉得有些对不起。
  唯一一个和自己还联系的人,是从来都比较陌生的,却又熟悉起来。我们并不相同,只是我们同样觉得生活中充满忍耐和忧伤。打破这种共性,我强迫自己别任性,别冲动,我们都是无能的,没有力量,因此必须忍受一切。“随心所欲”已不在我的字典里,是主动删去的。
  我不快乐,不是源于生活中的无奈和约束。我不喜欢快乐的人,哪怕是假装的。我是善变的,虽然我不喜欢这样。
  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样和你相处。你的语言我从来插不进去。你爱的,很多我没注意过,也许,你也认为我们谈的并不融洽。我们只是因为孤独而需要对方,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其实这样会觉得更孤独。我们经常一起回忆着疼痛,一起温习着忧伤。
  我清楚地感觉到父亲的脾气变得让人难以捉摸。因为很不愿意承认,他是病态的,他是焦虑症或者说是抑郁症的前期。我从来不同情他,尽管他是父亲,并一直为我操劳。我更清楚,我们是相似的。他倾向我,了解我,我提防他。因为我不想让他失望的太早,我迁就他。真的,不是父女间的理解,是无奈。我不喜欢争吵,所以,我以静来表明我的不快乐。每次我提出想法,面对他越来越绝对的拒绝,我学会了当“不”字从他口中冒出的那一刻说“好”,波澜不惊地接受拒绝。
  我的空间被越来越多的拒绝压缩得很小,但还是能让我呼吸。突然我觉得我的潜力是无限的,原来生命可以这么顽强,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此?!
  疼痛
  我安静地咀嚼着疼痛,注定的疼痛,我没有怨言。
  他是我父亲,我是他女儿。我们都不快乐。已经不再用语言交流,已经害怕相处,那是个错误。
  我们回避着对方,不想再制造任何不愉快。我们都快承受不了,没有语言,没有互相干扰,但都接受着独立的难过。我们没有争吵过,因为我们之间总有一个在忍耐和包容着一切。因为我是女儿,所以没有权力。所以没有资格说“不”。他是父亲,因此我的一切都被否定。爱的和不爱的,我不理解,但已经接受。
  我对朋友说我24小时都会在家,都会在书桌前,很乖。然后我笑,笑得很麻木。父亲也笑,充满不屑。我庆幸我先是笑了出米,否则我现在会哭,说不定会被父亲教训一顿。我没有说谎。
  我努力让自己承受得快乐一些。我会学得很乖,很听话,很安静。安静得让人害怕,听话得让人恐惧,乖得没有灵魂。我知道不该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我不该有灵魂,我不该属于自己。我,只是一个依托,一台机器,一种理想。
  我是残缺不全的。是被痛的碎片拼起来的,到处是裂缝,到处是棱角,到处是伤痕,支离破碎的一个生物。
  我喜欢戴墨镜,因为我害怕暴露眼睛,眼睛不会说谎,它会流露我的一切情感。眼睛哭肿了,带上眼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我可以找到和我一样难过着的朋友,尽管我们是陌生的。带上墨镜,世界是暗的。暗得让人不会察觉周围的事物,暗得让人混淆是非,忽略一切。
  高考
  高考,可怕的字眼,给人带来恐惧甚至疾病,可它仍然并将继续存在。
  高考,对于没有希望的人,是一种宣告。在世人看来,高考落榜的学生们必须承受这致命的一击,没有道理,还必须默认未来的一切几乎不可能再辉煌。和那些没有希望的人一样,宣告退出,宣告失败。而不同的是,没有希望的人不会有失败,对于他们自己是真实的,只是宣告结束。一种颓废的结束,并延续着沉沦,没有终点。
  生命只是一种过程,足够给人安静沉沦的空间,不会有界限。
  人,是一类无助的生命。以感情来维持着喜悲,用感情把自己寄存在这个空间,依赖着周围的一切,并因此虚构着自己的世界,创造性地为它们图彩,并填补着一块块破碎的空白,幻想可以被自己拼凑成一种属于自己的美好。我生活得幸福,没有外界的压力,但对于真实的自己,我知道我在依靠压力活着,无形的压力,即使成为了阻力。至少我不是漫无目的地过日子,没有希望,既不是对生命的蔑视,也不是对生活的指责,是生存的一种方式,这样的人需要生活中的那片荒凉,需要被挫败击伤的感觉,他们需要自我心底里对人对物的厌恶和倦怠。
  [点评]感人心者,莫过于真情流露。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将自己生活中种种体验诉之于笔端,诉之于文字,性情率真,感情真挚,有很强的感染力。另外,值得肯定的是:文章三个小标题“不快乐——疼痛——高考”,同小作者“难过”的心路历程相契合,层层递进,构思新巧,有较强的布局谋篇能力。
  (指导老师:张 陈)
其他文献
但是,为了不再让彼此失望,也为了原谅各自的脆弱——如果可以——请准备好背上责任的行囊,各自上路,并约好永不相见!    我们时刻相处,承受共同的孤独;人群潮涌却如同置身沙漠。  虽然烙印着“80后”的名义,但是你别徒劳地来辨析我;我也终将放弃徒劳地了解你。  这是个无限远离的时代,我们绝对鄙弃你假作沧桑而严肃的面孔,然后企图用新历史主义、结构主义或类似的教条来分析什么本质、规律和狗屎的分子组成。我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痛苦像一块巨石紧紧压在歌唱的心胸,我相信,痛苦是欢乐的源泉,它将化为穿越岩石的力量;磨难使你千疮百孔,我相信,这记忆恰如荆棘丛中的花枝,萦绕成岁月美丽的花冠。  阴云在天空拥挤聚集,你会看见一只鹰就像闪电,挑破那罪恶的序幕,我相信,将有雨滴快乐地合唱;大海在远方怒吼,你会看见水手与桅杆并肩归来,他们的微笑充满了自信,我相信,生命正在这样的熔铸中刚强。  
期刊
透视高考语文试卷,可以科学导航复习备考工作。2007年高考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考查整体情况如下: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18套卷中有17套卷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没有设题考查。17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6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天津卷、安徽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其余13套
期刊
天花板裂成两块  一切在瞬间坍倒  潮湿的角落里静悄悄  让人想起往日的喧嚣  我们在怀念  ——活着真好    想起父亲有力的大手  想起母亲温暖的怀抱  想起语文课上窗外飞过的小鸟  收集所有的勇气  我们互励  ——活着真好    我们打起手电  背诵激昂的演讲稿  我们放开歌喉  高唱《明天会更好》  我们永不服输  我们明白  ——活着真好    心中有光明  不在乎黑暗里的分分秒秒  
期刊
古韵  高三(7)班李义唯  谁的哀伤,西风彷徨;  谁的愁绪散落,满了潇湘?  千年的循环依旧,温暖的春天里总有万紫千红的世界和一片冷漠的荒原,是谁吹散了那层薄雾,让歌声穿透叠嶂的尘世,吹绿了江边的树木和庭院的青苔?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是你么,那位才华卓著旷古绝今的女词人?在那深深的院落里,在那苍白的月华下,孤单的身影徘徊着,你是在等待远方的夫君么?  那样悲伤的思绪缠绵成一张痛
期刊
曹保顺/评    一个人,端坐在寂寂的唐朝,钓着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最后的一片洁白的孤独。  捧读时隔千年的诗篇,感受着从千年前的永州吹来的寒风。  我意外,甚而惊悚。  群山孤寂,将想象截成了一重又一重。雪白的驼峰圈画着生命的领地。雪山渺远,足迹尘封。这里惟有超然的孤独,惟有生命的绝响,惟有精神的自由。  谁能承载这一江的寒冷,谁能用一丝细线垂钓绝望,谁能以这种方式把自己交付给永州这片山水?  我
期刊
一  有段时间,一对明星夫妇生了个天生兔唇的女儿,有的媒体报道很起劲,尤其是摄影记者,恨不得在第一时间抓拍到婴儿的兔唇特写。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在刚刚闭幕的开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影帝称号的演员范伟一行返京,接机时有媒体问他十月份拍戏受伤是否炒作,范伟一愣,问:“你是哪家媒体的?居然问这种问题!为炒作在家躺两个月,我犯得着吗!”记者见到受伤的范伟,不问人家身体恢复的怎样,却在质疑事件的真实性,真是
期刊
索然寡味的文章,称之干瘪文或苍白文,能见出作者写作底蕴的浅俗与平庸。“写作,是构思的艺术”,文章应有几丝绵长的味道,让读者涵泳不尽,玩味无穷,如是文章也就有独特的景致,令人见出作者情感的丰富与写作的睿智灵动。    一、趣味: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文章应有绵长的趣味。《诗经》中的《硕鼠》,借指斥老鼠的贪婪无情以指斥社会的丑恶势力,此指桑骂槐的手法,使文章韵味悠长,足见作者的机智与幽默。故而写作
期刊
高凯,1963年生,著名诗人,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并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现为甘肃省文学院副院长。  高凯是西部诗人和乡土诗人的代表,他长期以自己独特的声音讴歌着陇东大地。他的诗歌是他“生命质地、光泽和精神志向”的最好彰显。他曾说:“当生活环境如此闭塞,人要生存,需要有更大的激情和精神的支撑。”  这首《村小:生字课》是他的代表作。  中国最早出现诗歌原本不是为了吟诵,而是为了歌唱。真正
期刊
心灵的七彩桥  54班 陈琼灿    窗外是一串串晶莹美丽的雨帘。在属于你我的那串中,我找到了我心灵的憩息地;也领略到那珠帘过后美丽的连接你我的七彩桥。  那天下着大雨,我一个人在雨中狂奔着,我只想逃开这个没有友爱的班级,我不要听那些冷言冷语,风无情地吹着我,雨点打得我的脸直疼,身上湿透了,还有那可恶的泥。眼泪禁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刚才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军训表演时,我由于过于紧张犯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