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逐而生 与艺术共存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材新先生
  一生经历了不少转折,有惊喜,有低谷,有挫折。人生如戏,逆境扬帆,波澜起伏,从容为之。他在不停地追逐中寻找心中的答案。这样的生活於他而言,精彩又充实。当岁月的风雨逐渐远去,如今,沉淀在这位印尼华侨心中的,是对侨界社团的关注,对公益事业的热忱,是一颗不服老的心所点燃的激情。
  奋起与人生的逆境抗爭
  1960年,印尼掀起排华浪潮,局势动荡。中国政府根据自愿原则,对於无法谋生或不愿继续留在印尼的华侨,分期分批接回国。为了避开浪潮,刚满20岁的周材新先生带着父母的嘱託,与弟弟妹妹们登上回国的轮船。
  “祖父定居在厦门,回国申请的落脚地就填在那里,我被分配到福建集美侨校,两个妹妹被保送到了上海。”上世纪60年代,正逢三年自然災害,全中国的粮食出现前所未有的紧缺。参加高考,与弟弟一同考大学,是他回国後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
  “怎麽连大学都考不进。”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失利,使周材新和弟弟的学习能力遭到父亲的质疑。失败並没有让他们失去斗志,第二次高考结果让全家人如释重负,当时,全国36万报考学生中录取数只有12万,当兄弟二人收到来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第一时间就发电报通知父亲,家人们内心的高兴和激动不言而喻。
  然而,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当时,周材新先生就读於暨南大学,他被分配到极其遥远的河南进行部队锻炼(属於武汉军区部队军事化管理),这一待就是一年多。
  部队这段生活经历,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周材新先生追忆说,“虽说名义上是知识分子接受工农教育,实际上卻是艰苦的体力劳动,几乎什麽粗活都幹,吃的别说肉,连大米都比较稀缺,每天吃的就是窝窝头。”由於家庭条件优越,他自小的生活就像众星捧月一般,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一面。儘管如此,再苦再累,他还是凭藉顽强的毅力挺了下来。
  大学期间,周材新先生攻读商业经济专业,毕业後被分配到河南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工作,他放棄办公室文员的安逸职位,主动承担起採购员的工作,经常到湖南、吉林等地出差,没过多久,由於业务能力强、业绩优秀,他被调往上海,负责华东地区的业务。
  1974年,一项“华侨可以申请出国”的新政策,令周材新先生又有了新的计划。在这种形势下,他看準时机,在获準离职後,决定举家迁往香港,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努力实现被“看得起”的人生
  “他擅於外交,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对市场敏锐。”这是历任与周材新先生合作过的老闆、客户给予的评价,而他从不认为自己具有成功的秘诀,他说,“为的就是爭一口气,做到让香港人看得起。”
  上世纪70年代初,来到香港的内地务工者一般以进入工厂打工居多,艰难和陌生的就业环境並未使他退缩,经过屡次碰壁,他最终凭藉一口流利的英语、印尼语和粤语,成为少数能在高档写字楼工作的内地白领。
  “最希望挑战的工作,其实是市场拓展和处理人际关係。”当工作生活逐步走上正轨後,周材新先生决定再次打破安逸,先後进入时装、琴行、电子、物流等多个行业,每一份工作不仅得到了企业内部的认可,也获得了外界公司的青睐,新的工作机会由此接踵而至。
  1990年,对於他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机遇与挑战並存。当时,很多厂商开始考虑从中国市场撤退,另寻商机,他所在的企业老闆瞄準印尼市场,计划进行实地考察。作为土生土长的印尼巴厘島人,他巧妙地通过自身地域上的优势将领事馆这层关係打通,最终顺利在印尼铺开公司业务。就这样,他成了老闆最得力的助手,在出席印尼等地的发佈会时,多次作为公司代表进行发言。
  一番实地考察後,老闆看中了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市场前景,周材新先生是最佳的市场“开荒”者。如今雅加达,是印尼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金融中心,聚集了全国大部分的财富、人才和政治精英。然而在当时,那里环境落後,当地人低下的工作效率与香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市场拓展任务相当艰巨。他不灰心,经过多方疏通,每有困难,均能一一突破。经过半年的努力,雅加达的业务搞得有声有色,老闆对周材新先生的能力大加讚赏,对他的事业更是鼎力支持。
  从最初的内地公司採购员,到香港大财团的印尼区域负责人,这些辉煌业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周材新先生的心血和智慧。然而,正当事业巅峰期,他谢绝了公司给予的优厚薪资待遇以及提供的前途无限的职位,决意从外派地雅加达申请调回香港,回到家人身边。
  “成就再大,有家人在身边,才是最大的幸福。”周材新先生之所以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太太长年来默默地支持与付出。他用“一见鍾情”四个字简单概括他们的爱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与太太在印尼相遇,在中国相知相爱,从最初的第一面就读懂爱情的深意,到现在油盐酱醋茶的质朴日常,过往岁月蕴含着他对太太满满的深情与爱意。
  退休之年的“侨界”人生
  “沉浸在音乐中,享受舞蹈带来的快感。”这是周材新先生最理想的退休年华。当记者问到他,做什麽工作最有趣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在侨界社团工作,为侨友们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服务侨界各个社团近30年,无论工作有多麽繁忙,周材新先生的身影始终未离开过这裏。他在退休後,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在社团,对他而言,这是兴趣,更是一份荣耀。在他心里,至今难忘的是那一场晚会,还有那一张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光碟。
  “中国抗日战爭胜利70周年时,根据安排,侨友社要组织一支120人的合唱队,在香港、澳门两地进行演出。”作为香港侨友社副会长,当时75岁的周材新先生用实际行动履行职责义务,担任起本次晚会的演员组织者和香港会场的负责人之一。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晚会在香港如期进行,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反响热烈。演出是成功的,但突发事故也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担任过七次“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晚会舞台总监的周材新先生,在经历过澳门演出突发的喇叭爆炸事件後,倍感压力,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临时制定一套备选方案,对演出设备、人员进行重新分工调整。
  周材新先生清楚地记得,活动当天,从早上9点接到“导演因证件过期被海关扣留”的电话开始,“杂技团演员因回答失误被海关扣留”“灯光师傅提前离开现场”“演员彩排时发生意外”等问题轮番出现。“那一刻,顾不上别的,要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向领导汇报问题。”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他才能做到化险为夷,直到演出顺利结束,才将事件始末汇报给上级,並得到了认可。
  他最早进入的社团就是香港侨友社,至今已有28年。这些年他活跃於数十个香港侨界文化社团,目前,他主要的精力放在侨友社、华侨华人总会、巴厘旅港校友会。“他对社团的付出总是亲力亲为,他无论是做幕後人员还是在台前演出,都是最专业的‘候场’。”在香港侨友社与周材新先生共事多年的同事说,看到他用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如此无私地推动着侨界社团的成长,内心感到由衷的佩服。
  周材新先生对於侨界社团的感情,只增不减,作为一名退休的印尼华侨,他从未考虑个人名利得失,更多的是为归侨排忧解难,促进香港和谐发展。
  搞艺术的人需要一种个性
  舞台镁光灯下,蓝色的光晕铺开,男女搭档相对而站,当热情奔放的拉丁音乐响起,他们“活”了,在鲜明热烈的音乐节奏中,娴熟高超的舞蹈动作一气呵成,举手投足间神采飞扬,舞毕,掌声雷动。他们,正是周材新先生与其搭档白月英女士,一对合作20年的知己。
  像这样精彩的双人舞,他们记不清表演过多少场。在侨界各大社团,周材新先生有个广为人知的身份——艺术家,他擅长英文歌,精通舞艺,在伦巴和拉丁上有着精湛的技艺,是侨界的明星。
  “对很多人来说,让梦想进入现实往往意味着梦想的破灭,而於我卻是人生一种新的体验。”周材新先生说,他最初接触的舞种是伦巴,这是因为同样喜爱舞蹈的白女士,其当时所在的公司有练舞的条件,机缘巧合下,他通过练习就对交际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一直跳到了70岁。
  如今的周材新先生暂缓了他华丽的舞步,从台前转战幕後,协调和处理台前幕後的大小事务,保证着每一场演出的质量。
  “幕後人员各司其职,舞台监督责任重大,直接对演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多媒体、灯光、服装等眼睛所及的细节都是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丝毫不容鬆懈。”
  在整個舞台监督的过程中,周材新先生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从接到项目开始,就提前做好各种时间表,做好风险预估,如此确保到达现场後,能夠更合理地推进工作计划。他对细节的把控,像早年间编排舞蹈动作时要求的那样认真、精确。
  周材新先生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经常被邀请参加香港侨界晚会。“相较於舞蹈,我更热衷於唱歌”,《Release me》等歌曲是他的经典代表作,浪漫、投入、动人,是他演唱歌曲的特点。
  “猫王”“情歌王子”,周材新先生身上被贴着许多标签。“《Release me》本是一首旋律优美、耳熟能详的抒情老歌,经他浑厚而略沉的嗓音的演绎,歌曲的意境变得更美了,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感受。”在侨界社团有不少周材新先生的“歌迷”,由衷地欣赏着他的歌曲演唱和“我行我素”的演绎风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材新先生一直保持着练“功”修身的习惯,在健康养生方面,他50年来坚持做着这几件事,即坚持定量喝水、保持充足睡眠、注重饮食健康和每天走一万步路。正是如此,如今78岁的他比同龄人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从年轻时起,“不安分”的周材新先生便愿意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他身上满满的正能量告诉我们,精彩的解答便是经历与追寻,美好的背後也有可能是累累伤痕,风雨和彩虹与你一路同行。他一直有个梦想,开一场属於自己的演唱会,把爱融入到音乐中,送给所有爱他的人。也祝愿周材新先生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未来的艺术人生更加的绚丽多彩。
其他文献
麒麟是我国传说中的生物,自古已有“四灵”之说。《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麒麟位居“四灵”之首,在客家人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庆典之中,客家人每每爱舞动麒麟,期望借助麒麟的神力,为他们带来福气。客家人视麒麟为瑞兽,可以化解煞气,带来好运,所以在庆祝农历新年、婚嫁、祝寿、祠堂开光、新屋入夥、迎宾、太平清醮、神诞等喜庆场合都会舞麒麟。  自舞麒麟随客家群体移入香港後,与本地传统
期刊
许智明先生  自小诚实,擅长与人交流,“滴水之恩,当湧泉相报”是他做人的信条。他用心服务,踏实工作,他的人生在成长的历程中愈加丰盈。作为一名金融行业的专才,他目光长远,用心诚信,助力事业发展。他投身於兰桂坊扶轮社,不求任何报酬地在服务路上愈走愈远。在担任兰桂坊扶轮社社长期间,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向粤港澳大湾区等更广阔的平台迈进。  用心与诚信 助事业有成  许智明先生是香港本地人,对於这片哺育
期刊
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並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当日10时1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
期刊
卢德忠先生  一直秉承在展览中为澳门市民带来欢乐,为澳门带来多元化的行业,为青年人创造更好的就业平台的理念。作为澳门会展业蓬勃发展时期的参与者,他以创新的理念自同业队伍中脱颖而出,他策划的数场卡通IP主题博览不仅在澳门本土广受关注,还在成都、台北、吉隆坡等地产生影响。对会展业的热爱和对澳门这座城市的热爱在他的事业中水乳交融,在他看来,为会展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推动澳门当地产业类型的优化调整,这不仅事
期刊
卢清远先生  得赵少昂老师真传,是岭南画派傑出代表之一。他一生锺情於艺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绘画生涯中,始终坚守岭南画派的创新精神,从内地到香港,再到迁居台湾、移民加拿大,时隔三十年再次回到香港,他一直以传播及弘扬岭南画派为使命,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和教学中。如今,他的许多学生也已经开班教学,对此他非常欣喜,岭南画派在世界各地发扬下去,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半世纪艺术情深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
期刊
【本刊讯】2019年5月27日,金轮集团二十五周年庆典暨第三期关爱基金启动在南京金陵饭店隆重举行。  莅临活动的嘉宾有原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乔卫,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华静,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王华、江苏省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主任史宇,原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司长杜志滨、赵昆,原中国侨联副主席黄翠玉、杨玉环,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外事旅遊委员会主任司锦泉,原江苏省人大常
期刊
【本刊讯】2018年12月12日,澳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十九周年、澳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第二届理监事就职典礼暨经济论坛欢迎晚宴於旅遊塔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代理行政长官陈海帆,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朱小丹等出席主礼。  会长马志毅致辞时表示,作为新一届会长,必引领新届领导团体和全体理监事成员,深入领会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从政治把握能力、调查
期刊
苏耀光先生  对他而言,音乐是他的挚友,在他最孤单的年月里,是音乐给予了他最长久也最真诚的陪伴。随着岁月的沉淀,他的音乐天赋日渐显现,於是在兴趣和天赋的鼓励下,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音乐之路。在多年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对音乐的热情不减反增,逐渐将自己的音乐领域拓展到了创作及幕後製作上,成为了澳门少有的专业音乐人。未来,他还将携手协会推动澳门音乐行业的发展,为澳门音乐界描绘新的蓝图。  天赋異禀 追求卓越
期刊
林泳施小姐  作为香港教育局前公务员,如今的生涯规划师,她独立创办青少年生涯發展及研究专业协会,利用大数据分析,为青年人制定生涯规划。以科研为本,以学生为本,透过体验,推动生命及生涯规划教育,达到使青年人“各展所长,社会和谐”的目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中国古代,民众曾被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级,各个阶层、职业的人们各司其职,代代传承,难以僭越。而如今,社会和经济已经高速发展,早已不能人为地将
期刊
【本刊讯】11月11日晚,香港龙湖同乡联谊会第七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假香港九龙湾展贸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施清流太平绅士,全国政协委员、怡高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总裁施维雄先生,福建省政协常委施能狮先生,福建省政协委员、香港晋江社團总会主席洪顶超先生,华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炳华先生,中共晋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文福先生,世界晋江同乡总会会长施文诞先生,香港龙湖同乡联谊会创会会长吴天赐博士,中共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