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情感性劳动对教学效果的作用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82a3710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法则和生源萎缩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情感性劳动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台湾高校教师为例,实证表明,情感性劳动投入总体上与教学效果成倒U形关系,而情感性劳动策略中“表面行为”对教学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主动深层行为”、“被动深层行为”则有正向影响关系。这要求教师课堂教学的情感性劳动投入要把握在一个恰当的程度,并需要对职业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才能发挥情感性劳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作用。
  关键词 情感性劳动 高校教师 教学效果 情感法则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25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emotional rul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young population, the teachers in the Taiwanese college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emotional labor in the teaching job.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whether the emotional labor of teachers can real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invested emotional labor has a reverse U-shaped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verall; the “surface acting” of the emotional labor strategy does no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eaching effeteness, while the “active deep acting” and “passive deep acting” has a positive impact. This implies that there is an appropriate degree of emotional labor that the teachers put in. And a high sense of 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 is requested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emotional labor for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emotional labor;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motional rule
  1 問题的提出——情感法则与社会情景
  自从Hochshichd 于1983年在《情感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中提出了情感性劳动(或者译为情绪劳动)概念,情感性劳动被作为区别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第三种劳动存在,引起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主要以航空公司乘务员、酒店服务员、医护人员等为研究对象。大学教师工作对象是心智已经成熟的大学生,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及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加之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高校教师的劳动过程包含情感性劳动,甚至是对情感性劳动要求最高的职业。
  情感法则是指通过树立、控制情感交换的权利与义务的理念,从而导引情感活动得以展开的一套规则,亦是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并支配人的下意识行动的法则。情感法则是由强文化设定的一套行为脚本,对情景内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支配作用。从宏观上看,一个社会最强大的情感法则是由该民族的历史文化造就。从春秋时期的《论语》到秦汉时期的《礼记.学记》,再到韩愈的《师说》,我国传统文化将教师定位为“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传承者”,人们对这一职业的道德期望较高,如德才兼备、以身作则、乐于奉献、爱护学生、学识渊博、教学有方。教师在客观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受这些情感法则的支配,产生情感性劳动。
  台湾人口出生率多年来呈下降趋势,至2010年降到7.20‰,2012年-2014年略有回升。全社会少子女化已经导致招生问题成为大专校院不可回避的严峻课题。2007年开始出现明显生源不足现象,到2010年20校出现招生缺额,如真理大学、明道大学、南华大学等。2014年高考录取率达到95.73%,仍有9所私立大学关闭,公立的大学也采取合并等方式,逐渐减少大学的数量。这种情势对高校形成了生存压力,特别是私立大学。为了争取生源,学校更关注办学的社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对高校教师而言,一方面生源水平的下降必然会带来部分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来自组织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工作要求会加入更多的情感性劳动成分,而这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质量与特色一直都是高校生存与竞争的关键,尤其是在少子化导致的高校生源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校一方面愈来愈重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强化教师课堂情感性劳动投入。教师情感性劳动对教学效果究竟有怎样的作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理论回顾
  Erving Goffman(1959)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中提出“拟剧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戏,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个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关心自己如何在观众(他人)面前塑造一个被人接受的形象。表演的依据被称之为“框架”是一种是内化了的社会规范、准则,是一系列的惯例与共同理解。Goffman的关于日常生活中的戏剧表演以及符号交换的理论为日后Hochshichd的情感性劳动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Hochschild(1983)将情感性劳动定义为“管理感觉使公众能够观察到面部和身体表现”。认为服务类工作等六种工作是最需要用到情感性劳动的。后来Stephen Fineman将情绪性劳动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之后,发现只要涉及到人际关系的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投入情感性劳动,不管何种行业、阶层和职务。   在对情感性劳动前因研究,概括起来包括个人因素、情景因素和组织因素;而对情感性劳动的后果的研究,则主要是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情绪衰竭。提出比较完整的模型包括Morris和Grandey。在实证研究中,对于情感性劳动的测量,较早的有 Hochschild提出的情感性劳动的三种表达方式:表面行为、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Kruml以Hochschild 的观点为基础,通过对358位服务人员的实证,验证了情感努力、情感失调两个测量维度。Grandey(2003)采用表面扮演和深层扮演两个维度的测量量表。Morris & Feldman(1996)构建了情绪表达频率、对表达规则的专注程度、情感表达的多样性、情感表达的相异性四维度衡量指标体系。Chua(2006)针对服务型行业开发的量表包括情绪失调和情绪努力两个子量表。本文采用Hochschild的三维度测量量表。
  关于教师情感性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情感性劳动的存在性、情感性劳动策略的选择、情感性劳动对职业倦怠及教师队伍流动性的作用等方面。Yilmaz, K(2015)认为教师要完成很多角色,如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工作中不把个人情绪问题带入学校的人际关系上,肯定了情感性劳动在教师职业水平提高方面的正向作用,也发现了表面行为对职业倦怠的正向作用。Zembylas(2009)通过对以色列、塞浦路斯、北爱尔兰等国家的学校的研究,肯定了学生的多样性、教师的挑战,认为教学过程包含了相当多的情感性劳动。Noraini M. N & Masyitah Z(2011)通过对102名已婚的马来女老师的研究肯定了情感性劳动对工作倦怠的正向作用及工作-家庭冲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Yin, H & Lee, J.(2013)经过对1281名中国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情绪劳动水平对教师教学满意度和情感劳动策略使用都存在显著影响;而三种情绪劳动策略中,只有自然的情感表达对教学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这些发现可以解释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的性质和作用差异。Schutz, P.A. & Mikyoung L(2014)则认为教室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所,教师的劳动天然的涉及到情感,情境因素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他们的职业流动性。同时实证研究表明情绪调节策略对教师的课堂投入状况有直接的影响。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旨在研究高校教师情感性劳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的作用。之所以以台湾为例,原因之一是台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独树一帜,造就了特定的社会情感法则;原因之二在于台湾地域较小,生源有限,又经历了高校扩建,现阶段生源紧缺,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教师生存压力激增,这又是一个凸显教师情感性劳动重要性的时代背景。
  为突出研究目的,增强本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故简化模型,只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即情感性劳动与教学效果,其中情感性劳动是潜变量,可有三个观测变量来测量,三个观测变量是“表面行为”“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表面行为的测量问题包括“面对学生时,我常常需要伪装自己的情绪”、“当我与学生在一起时候,我会假装自己心情很好” 、“工作时表现适宜的表情与态度,对我而言就如同是在演戏一样”等五个问题。主动深度行为的测量问题包括“我经常提醒自己去努力感受学校需要我表现的情绪”、“当我需要在学生面前表现愉悦神情时,我会想象那些生活中令我高兴的事情”、“我在工作中会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由衷的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等五个问题。被动深度行为的测量包括“我展现给学生的情绪是我的真实”、“我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情绪与我表现出来的情绪是一致的”、“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很容易感受到学生的情绪”等五个问题。教学效果的测量,则考察了国内外多个高校的评教体系,从“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学生理论知识运用能力”、“考试成绩”等五个方面来设置问题。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法,采用5分制。
  4 模型與数据分析
  4.1 被调研者基本数据
  作者利用在台湾学习之余接触高校教师的机会,调研了台北师范大学、龙华科技大学、东南科技大学、元培医事科技大学、圣约翰科技大学等学校。回收问卷135张,有效问卷133张。被调研者描述性统计如表1。
  4.2因子分析:剔除无效问题
  为了确保问题的有效性,首先运用SPSS软件对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成分矩阵,并旋转成份矩阵如表2,被动深层1和被动深层5问题被剔除,形成新的测量问题。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去除被动深层1和被动深层5两个问题,主动深层5则被纳入到被动深层行为维度。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799,说明本报告数据具有较好的效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量四个潜变量的Cronbach, 系数均0.7,分别为0.0849、0.0824、0.735、0.880,显示本量表具有较高信度,结果如表2。
  4.3 相关分析
  对四个变量表面行为、主动深层行为、被动深层行为、教学效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三个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1、0.643、0.797,结果表明,表面行为对教学效果相关关系不显著,而主动深层行为和被动深层行为则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4.4 回归分析
  继续采用因子分析法,将“表面行为”、“主动深层行为”、“被动深层行为”抽取一个因子,得出因子系数-0.061、0.551、0.555,与原始数据合成模型自变量“情感性劳动”,模型中因变量为“教学效果”。运用SPSS软件,对此二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三个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曲线拟合结果如表4和图1。
  拟合结果显示二次方程的拟合度最好,拟合方程为Y=1.512 20.081 0.658。X为自变量情感性劳动投入,Y为因变量教学效果。二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   5 结论
  教学过程是一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人际互动过程,承载教授知识、传达人生观、情感沟通等多项功能。作为服务业,劳动者(教师)情感劳动投入不可避免,然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劳动投入,不同教师对于其作用评价不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情感性劳动投入总体上与教学效果成倒U形关系。这说明,情感性劳动投入从无到有,最初对教学效果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过度的情感性劳动投入,反而会对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从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善言辞或者情感木讷的教师,其课堂往往不是很受欢迎,即便此教师满腹经纶,但贫乏的表达,会影响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假如此教师能丰富其语言表达形式,表情生动,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效果往往会得到一个实质性提升。但是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情感性劳动投入过度,一方面可能带来自身的人格分裂,产生职业倦怠,另一方面,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误解,认为这是一场“节目秀”而非正式的课堂了,或者会让学生对于神圣的教师职业、知识、课堂产生歪曲的认识,从而不尊重教师、知识和课堂,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进而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情感性劳动投入应因实际的情景需要,把握好尺度。
  (2)台湾教师情感性劳动策略应以“主动深层行为”、“被动深层行为”为主。从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表面行为”对教学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这对教师是一个较严峻的考验。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解释之,可以認为,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智商”、“情商”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假如他们很容易识别出来老师在课堂上的某些情感表达,只是为了敷衍组织要求或者课堂需要而伪装出来的,他们不仅不会表现出兴趣,反而会对此不屑或者反感,对提高教学效果毫无帮助。只有老师在内心责任感的驱使下,认同组织、认同自己的职业和学生,从而情感表达达到真诚的地步,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回应,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或者教师从内心认为教学是自己神圣的使命,爱职业、爱学生是天然的,因此所有的情感表达均是自己真实的情感,对学生的耐心教导、宽容理解完全出自内心自愿,则可以获得学生高度响应,教学效果自然随之提高。
  项目基金:浙江省教科规划2015年度重点研究课题“教师情感性劳动与教学效果关系研究”(2015SB119);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智慧教室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研究”(156242796)
  参考文献
  [1] Hochschild, A.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7-8.
  [2] Angela, H. Emotional labor and nursing: an under-appreciated aspect of caring work[J].Nursing Inquiry,2001.8(2):130-138.
  [3] 汪纯孝,刘义趁,张秀娟.医务人员情感性劳动行为的前因后果[J].中山大学学报,2007.2 (47):111-115.
  [4]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4):30-32.
  [5] Brown, E L.Emotion matters: Exploring the emotional labor of teaching [D].University of Pittsburgh,2011:79-82.
  [6] Brown,E.L.United States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J].KED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2014.2(11):205-225.
  [7] Camelia,T. Emotional labor and motivation in teacher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27):791-795.
  [8] 戴淑燕.情感法则与管理美德[J].经济时刊,2001(5):34-35.
  [9] 崔宇清.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师德理论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8(6):26-28.
  [10] Fineman E. Emotion in Organizations[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1993:26.
  [11]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4):966-1010.
  [12] 黄敏儿,吴钟琦,唐淦琦.服务行业员工的人格特质、情绪劳动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0(12):1175-1189.
  [13] Wr€骲el M.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in teacher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Social Psychology,2013(1):53-66.
  [14] Hochschild, A R. The Time Bind: When Work Becomes Home and Home Becomes Work [M].Holt McDougal,2001(4):335-340.   [15] Kruml.S. & Geddes.D. 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Emotional Labor: The Heart of Hochschild's Work[J].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0.14(1):8-49.
  [16] Alicia A G.Managing Emotions in the Workplace[J].Personnel psychology,2003(7):563-566.
  [17] Chua.K H & Murrmannb S K.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hospitality emotional labor scale[J].Tourism Management,2006(6):1181-1191.
  [18] K€黵sad Y, Yahya A, Mustafa G, Bilal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level[J].Eur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5(59):75-90.
  [19] Michalinos Z,Zvi B,Claire M, Ana 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Reconciliation and Inclusion in Mixed Schools of Four Troubled Societies[J].Research in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9(4):406-422.
  [20] Noor N M,Zainuddin M.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among female teachers: Work–family conflict as mediator[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1(4):283-293.
  [21] Yin, H & Lee, J.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er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3(35):137-145.
  [22] Paul A S & Lee M. Teacher emotion, emotional labor and teacher identity [J]. Utrecht Studies in Language & Communication,2014(27):169-186.
  [23] 胡琳梅等.情緒调节策略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课堂情绪和教师效能感的中介作[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49-54.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富有自己特色的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整合力量,调动资源聚焦于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素质拓展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探讨体系构建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创新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尽早参与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笔者通过指导学生制作红外遥控式调光电路,对于其在所学电力电子课程中,如何进行单相调光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学习。  关键词 创新项目 红外遥控 单相调光  中图分类号:TM9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探讨用情境教学法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对情境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实施方法及重大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 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1.033  Abstract Based on
期刊
摘 要 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党支部更具时代特征,党支部建设情况更为复杂。通过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背景梳理、分析当前研究生党支部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对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进行探究、得出启示,以期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新形势 研究生党支部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1.034  Abstrac
期刊
摘 要 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學生,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地区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提出提高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困境与出路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目前的行业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的形式为主,课内给学生的技能训练往往不足, 使学生不能真正学以致用,而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通过“微课+课前自学任务单”形式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而知识内化在课堂中经过老师帮助与同学协助而完成,能有效在解决行业英语教学困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效果。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 高职 行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指出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分析金融学专业课教学引入PBL教学法的必要性,阐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应用PBL教学法的流程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金融学专业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
期刊
摘 要 针对问卷调查所反映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现状及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PLC原理及应用”为例,介绍了专业核心课程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教学实践表明,设计后的课堂教学,成效显著,符合高职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职学院 PLC原理及应用 专业核心课程 课堂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
期刊
摘 要 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开山之作往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詹姆斯·霍姆斯的《翻译学的名称与性质》可以说是翻译学文献中的开山之作。本文将追溯翻译学发展历史,论证《翻译学的名称与性质》的重要地位。并从研究领域、名称、学科分支三个维度剖析该书,以期完善翻译学理论构建,为新领域探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翻译学的名称与性质》 詹姆斯·霍姆斯 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 要 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视角对新中国67年社会变迁进行探究,提出并探析了新中国社会变迁的三个维度:即社会变迁必须研究我国人的发展;必须研究我国社会物质状况的发展;必须研究我国文化观念的发展。  關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 新中国社会变迁 探索 三个维度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1.067  Abstra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