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细水雾技术及其在地铁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e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地铁的主要防火防灾问题着手,简要阐述了高压细水雾在地铁领域的应用研究,提出地铁高压细水雾系统的防火防灾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铁;高压细水雾;防火防灾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火灾是地铁场所最难控制的一种灾害,且一旦控制失效,直接损失和次生灾害损失很大。近二十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更有效的地铁防火防灾技术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高压细水雾技术可以达到其它灭火系统不能实现的更多的防灾目的。
  
  一、地铁火灾的特点
  由于地铁结构的特殊性,与地面建筑或其它地下建筑相比,其火灾有如下特点:
  1.浓烟积聚不散
  地下车站、隧道与外界相连的通道较少,发生的火灾多半是缺氧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以及CO等有害气体、烟气蔓延速度和范围超过火势的蔓延,易导致人员窒息死亡。
  2.火灾蔓延快
  由于隧道空间狭长,受隧道净空限制,火焰向水平方向延伸,这将加速火灾的蔓延,如果在发生火灾时未能及时控制通风设备,炽热的气流可顺风传播很远,一旦遇到易燃物便很快燃烧。
  3.温度上升快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密封条件好,火灾发生后,热量不宜散出。火势猛烈阶段,温度可达1000C°以上,有时会造成气流方向的变化,对逃生人员危害很大。
  4.救援和疏散困难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出入口、通道狭窄,疏散距离长,烟的扩散速度比人员逃生的速度快,人员密集时,极易造成混乱;由于地下空间限制,浓烟、高温、缺氧,使大型灭火设备无法进入现场,灭火困难较大。
  
  二、高压细水雾灭火技术
   1.细水雾定义
  美国NFPA750规定:细水雾是指在喷头最小工作压力下,雾滴流量加权累计体积分布Dv0.99小于1000μm的水喷雾。而国内一般认为Dv0.9小于300μm的水雾才能认为是细水雾。
  水滴粒径、数量和表面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水的表面积越大,吸热能力越强,冷却作用越强。
  表1 水滴粒径、数量和表面积的关系
  系统类型 平均雾滴粒径(μm) 雾滴数量 表面积
  水喷淋 >1000 1 1
  中、低压细水雾 300 40 10
  高压细水雾 50 8000 400
  注:雾滴粒径每减少10倍,表面积就增加10倍,雾滴数量增加1000倍。
  2.细水雾的分级与系统分类
   根据国际惯例,一般将细水雾分为3个等级:Ⅰ级细水雾— Dv0.1≤100μm,Dv0.9≤200μm;Ⅱ级细水雾— Dv0.1≤200μm,Dv0.9≤400μm;Ⅲ级细水雾— Dv0.1>400μm,Dv0.9≤1000μm。国内基本上将Ⅰ级、Ⅱ级视为细水雾范畴,其它的算作常规喷雾。
  就应用而言,高压单流体细水雾成为主要的应用方向,因为其吸热比是中压系统的20~40倍左右。
  
  细水雾系统可以根据工作压力、介质类型、应用方式等进行分类:
  按工作压力分类:低压系统(<12.1bar) 、中压系统(12.1bar ~ 34.5 bar)、高压系统(>34.5bar );
  按介质类型分类:单流体系统(仅以水作为灭火介质,可以加入环保泡沫等添加剂)、双流体系统(以水和气体混合作为灭火介质,通常为氮气)
  按设计应用方式分类:预制系统、工程应用系统
  按工程应用方式分类:局部应用式系统、分区保护式系统、全淹没灭火系统
  
  3.高压细水雾的作用机理
  (1)汽化吸热降温作用
  由于水滴尺寸很小,它的表面积很大,因而水滴的表面换热系数增大,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可以迅速汽化。由热力学可知,水的汽化潜热很大,可达约2257kJ/kg,远比水的温升吸热量(387 kJ/kg)大。因此,细水雾可吸收大量热量,降低现场环境及设备的温度。
  (2)隔绝氧气窒息作用
  水滴在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体积迅速膨胀,可扩大1700多倍。对于封闭空间而言,在水滴汽化前,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为21%,氮气为79%,相应的氧气和氮气的分压力分别为2.06*104帕和7.75*104帕。随着水的迅速汽化,水蒸气分压力迅速增大。据计算,对于30m³的空间,5升水完全形成的水蒸气分压力可达到2.78*104帕,相应的氧气的压力降低到1.48*104帕,即氧气的含量将降低到15.05%。从而造成隔绝氧气的窒息作用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3)乳化作用
  当扑救油类火灾时,水雾冲击油品表面,形成乳化层,一方面降低了油品的蒸发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水雾滴的冲击搅拌作用能使可燃液体表层产生不燃烧的乳化层 ,起到阻然的作用。
  (4)浸润作用
  当用于扑救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火灾时,可产生稀释冲淡效果,降低了燃烧速率,起到控制火灾的作用。
  (5)洗涤作用
  燃烧的灰粒、烟尘颗粒与细水滴粘合而得到洗刷,大量去除火灾区域由于固体燃烧物产生的烟气,并降低CO2和CO的含量。
  (6)隔离辐射热作用
  细水雾具有屏蔽作用,减少火源对周围物体的热辐射,同时阻止火灾的扩散,对火灾起遮挡作用。
  
  三、地铁高压细水雾系统设计
  地铁高压细水雾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两级阀控”的思路进行设计,同时根据被保护对象的工艺特点,选择分区、全淹没和局部应用方式,合理设置开式和闭式细水雾喷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1.保护区域
  保护区域为所有设备用房及公共区域,主要有车站站厅、站台的公共区域;弱电机房,高、低压开关柜室、变压器室、环控电控室等电子电气设备用房。
  2.系统型式
  高、低压开关柜室、变压器室、弱电机房等电气设备用房采用两级阀控预作用细水雾灭火系统。两级阀控预作用细水雾灭火系统需两路独立的火灾探测信号及闭式喷头动作的逻辑“与”方可自动启动;而且,两级阀控制模式下,只有两级阀均打开及闭式喷头的玻璃泡破裂才能喷水,因此因火灾探测误报及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系统误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大大提高了系统安全可靠性。同时,闭式喷头的设置实现了对着火区域的定位喷放,快速灭火,并且避免了系统喷放对未着火区域设备的影响。
  站厅和站台等公共区域采用闭式细水雾灭火系统。
  3.地铁高压细水雾系统工艺流程
  
  
  (1)对于开式细水雾系统,当防护区域发生火灾时,感烟探测器报警,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控制总控阀启动;当火灾进一步发展,感温探测器动作,系统将联动防火阀、风机等动作,同时联动分控阀和消防水泵启动,此时即喷出细水雾进行灭火;
  (2)对于闭式细水雾灭火系统,当总控阀打开后,一旦火灾时闭式喷头的玻璃泡动作,则压力反馈信号将启动消防泵进行喷雾灭火;
  (3)对于预作用系统,当一级报警产生后,控制系统打开总控阀,当得到二级报警时,分控阀打开,此时如果闭式喷头因火灾温度达到一定数值而启动,即开始细水雾喷放灭火;
  (4)当人员发现火灾时,可以通过手动报警按钮进行报警,此时系统确认为二级报警,人员也可以通过现场的紧急启动装置启动灭火系统。系统动作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动作信号将反馈给控制系统。
  
  四、高压细水雾系统针对性解决的地铁防火防灾问题
  针对地铁需要解决的主要防火防灾问题,高压细水雾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压细水雾系统可以在共享供水系统的情况下,覆盖地铁更广泛的保护区域,形成开式、闭式不同系统类型的组合使用,同时解决火灾扑灭、烟气控制、降温等不同区域的不同设计目标,同时具有可拓展性,为地铁防火防灾提供了极具使用价值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2.高压细水雾系统具有持续灭火和处理灾害的能力,除了一般配备的10min储水外,可以直接使用市政水作为补水,这将为地铁真正意义上控制火灾或其它灾害提供有效保障。这也是其它灭火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3.高压细水雾系统在地铁的使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除了系统启动灭火后不会对防护区域设备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外,最重要的是其安裝、使用、维护都很简单,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有保障,避免了高压气瓶的检测罐装等风险环节,解决了以往气体灭火系统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4.高压细水雾系统是一种高效、绿色的灭火系统,灭火介质易于取得,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喷放过程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甚至由于其高效吸热和去除烟气的能力,会给火灾状况下的人员逃生带来很大的益处;
  5.高压细水雾系统可以在防火防灾目标和对工艺设施设备影响度上达到很好的平衡。地铁设置高压细水雾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灭火、控火和进行防火防灾,通过两级阀控系统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误动作,而在火灾条件下启动灭火系统,其高效吸热和去除烟气的能力恰恰会更有利于保护防护区内的设施、设备。克服了气体灭火系统无法控制热量传播、无法保证深位火灾不复燃等隐患。
  
  五、结语
  地铁是典型的地下公共建筑空间,其防火防灾的任务十分繁重,通过合理的设计,高压细水雾系统在地铁应用对设备、人员都具有充分的安全性,鉴于其持续处理灾害的能力,高效灭火、降温和去除烟气的优势特点,高压细水雾系统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铁的安全性。根据国际Halon替代发展的趋势和国家《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对自动灭火系统的规定,高压细水雾系统将成为地铁防火防灾最重要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美国国家消防标准协会《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标准》NFPA750-2003
  2. 北京市地方性标准《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DBJ01-74-2003
  3. 刘锋.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苏州地铁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8(S1):114-11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程式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推动作用也是很明显。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了高层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层建筑具有楼层高、施工难度大、安全措施重
期刊
摘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发展,我们认识到高层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一种结构,他的存在对于增加抗震能力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但是随朴剪力墙的增多,成本会随之增加,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进行高层建筑剪力墙的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剪力墙结构特点  剪力墙的平面内刚度及承载力大,
期刊
摘要:在电气化铁路的整个系统中,接触网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此,必须加强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保证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本文就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现状和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F41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在高速接触网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管理、施工工艺、工机具及仪器仪表配置等方面尚经验
期刊
中图分类号:TM315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是企业立足的根基,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证。并且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不可倒推行,即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进行拆卸维修。因此,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工程项目概况  本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49.5MW,拟安装33台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上网电量9985.3万kWh,建设工期为12个月。桩基的上部承台外型为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体量大,建筑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才能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多为深基础,持力层一般应嵌入微风化岩层。高层建筑要满足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等问题,这就要求采用深基坑建造多层地下室,深基坑的建设必然涉及基坑围护、防水等较为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问题的影响。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新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道桥作为我国交通设施之一,自然也必须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要求,才能够有效发挥出其价值,从目前来说,我国道桥施工仍然存在着不小的缺陷。本人对路基与桥涵过渡段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桥涵;过渡段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交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是一个传递员的工作,交通要是瘫痪了,那
期刊
摘要: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概念设计切入,剖析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案选择和其他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当前,伴随我国各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但是有一问题不容忽视,即设计时结构方案选择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所以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及其建筑物的稳固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提高土建工程施工安全性的基础上大大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是土建施工企业发展值得推广使用的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提高土建工程整体的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起了高层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方面,房建工程质量的优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完善的房建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是房建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建筑施工中做好质量管理控制工作,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以及房建工程的顺利完成交接,使其为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做出贡献。本文就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高等级公路项目的建设对施工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FIDIC合同条款在我国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公路施工管理也日趋标准化。  1概述  1.1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概念  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每道工序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  1.2公路施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