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立足文本教学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课堂上蜻蜓点水式、走过场的教学现象还大有存在。为此,如何让学生和文本亲密接触,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已是教学所趋。本文从阅读教学的浅层、深层、重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引导学生如何走进文本。
  
  “立足文本”的课堂教学已不再陌生,听了几位老师的公开课,虽然课堂气氛高涨,学生充满热情,但仔细分析,还是不难看出,有的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有的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有的甚至弃置文本,取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这些课表面上看好象很丰富,实际上学生还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可见,让学生走进文本,真正参与文本的解读,真情体验文本的情感,真切感悟文本的阅读亮点是何等的重要。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如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势在必行。
  
  一、浅层阅读
  
  上课时,面对文本,为了让学生能先认识文本,了解文本,必须在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除了在课堂上留给大家默读、速度、精读、泛读外,还可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读。“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语),①可见,充分阅读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交谈的前提。平常上课,一些老师由于要照顾讲课时间,往往在让学生浏览全文后就进入预先设置的问题战中,老师讲得满怀激情,可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果让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那只能是牵引着学生的思维向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结论上引,从而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才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人,把阅读还给主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应把阅读文本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滋有味地朗读,对文本有个基本浅层次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一位老师在导入《赤壁赋》一文后,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对照批注,校对字音,然后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吟哦朗诵;最后用10分钟时间师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全文。30分钟的充分阅读,让学生对作者夜游赤壁,由乐到悲转为乐的感情变化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为师生的进一步交流、鉴赏奠定了基础。浅层阅读,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整体上了解课文大意和轮廓,为下面师生互动做到了有源之水。
  
  二、深层阅读
  
  阅读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对文本的粗浅的阅读,那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只能算是“走过文本”,而不是“走进文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不可丧失教师的主导地位。那种认为让学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阅读观并非对每一个学生都合适,此时,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要明确教学重点,揣摩文本的精华内容,摆好学生知识引航的渡。
  抓文本亮点。选入教科书的文章大多是经典之作,经典难读,因而,在阅读教学文本时,可首先确定亮点,重点分析亮点,可做到中心突出,主旨凸现。读《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王熙凤、贾宝玉三人别具一格的出场是亮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人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描写是亮点,可让学生们反复研读,甚至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透过纸背,穿过时空,与人物对话,仿佛连作者也款款而来,与之回答、切磋、请教。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文本亮点展示的魅力。
  抓文本的情感。课堂阅读中的文本都会有一个情感基调。大多数老师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越轻松才是一堂好课。实则不然,“决定课堂氛围基本性质的是文本的情感基调。”②读《巴尔扎克葬词》,情感是激越、高亢、悲壮的,读曹操的《短歌行》,情感是豪迈慷慨的,读鲁迅的《灯下漫笔》,情感是深沉悲凉的。如果学生没有深入阅读,把握这种情感,学生就无法与文本实现“多重对话”、“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为了让学生能与文本发生情感上的功共鸣,达到情随境生,老师就要积极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朗读,模拟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可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动性,使之与文本的情感达到相生、相和谐统一的效果。
  抓个性化文本解读。西方现代文论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解读文本应该是读者中心,而不是作者中心、作品中心,更不是教师中心。每一个读者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区别于其它生命个体的特点,包括知识、经历、理智、情感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这种生命个体的区别,因材施教,放飞心灵,张扬个性,达到教学的内在和谐,对作品的解读有着鲜明的个性,这种张扬个性的前提在于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不是要把有限的理解力凌驾在文本之上,而是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了的自我,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理解了自己。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群体阅读以学生个性阅读为基础,应以发展学生个体为依归,“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④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但现实生活中,语文课程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要深入阅读文本,必然要求分析者具备解读文本的基本素养。这些素养包括阅读视野的拓展、生活阅历的丰富、理论知识的积淀和解读方法的养成等。由于中学生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要充分调动老师的主导性,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让他们从中接受熏陶、感染,发挥想象、创造。老师如果有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对学生的引导也就容易入境,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本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作为老师,自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读同样的文本会有不同的见解,比如读《项链》一文,学生们回得出“虚荣、金钱、欲望、梦想、命运、性格、感伤”等不同的主题,当然,仅仅是学生提出个人见解,置之眼前,这还不行教师还需从文本的总体思想出发,探讨研究这些主题的内涵,才能真正做到文本的解读。
  抓住关键问题,挖掘学生的思考深度。对中学生来说,文本解读主要有这样两方面的价值:一是在于吸收、积累,二是在于启迪、熏陶。因此,一般文章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作品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求知思维,探寻知识的链接内容,得出富有个性的见解。读《雷雨》,一些学生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你看他能记住鲁侍萍的生日,能保留鲁侍萍生萍儿的受病关窗户的习惯,并且想方设法打探鲁侍萍的下落。此时,教师的点拨尤为重要,试想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否自始至终不变的,为何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又要大声斥责?开一张支票是否表现他对鲁侍萍的歉疚,着30年的感情真能用一张支票补偿吗?学生门不禁重新回到文本,进行激烈的讨论,这种讨论在对问题的不断审视、挖掘中绽开了智慧的花朵。
  
  三、重复阅读
  
   重复阅读是整体把握篇章结构和文章宗旨、内涵,和前两点形成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过程。是从文本阅读的整体出发来考虑,要实现文本教学的超越,必须首先具备这种观念。因为文本中的词和句子的组成意义并不是简单相加,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文本整体中认识,换一个语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还有对文本深层意义的把握,更需要从整体话语上去认识。读李密的《陈情表》,文中写到刘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自己与祖母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此番哀哀衰情已力透纸背,话语浸染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才不会违背文本特质及其阅读规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有自己恰如其分的个性见解,能感受文本传达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根《语文教学的心痛:“文本解读”的缺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11
  [2]吴恒祥《课堂氛围与文本的情感基调》《语文学习》2007.3
  [3]王力《开放的语文课堂与个性化文本解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的历史性回顾与现状概述,对目前应用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措施及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归纳概述了自治区近年来在农业节水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发生了诸多变化.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更富有进取、
为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发改农经[2015]488号,以下简称《意见》)。
2017年12月17日,第二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这是继首架C919大型客机11月10日转场陕西阎良以来,C919大型客机项目取得的又一重要节点,标志着C919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具有"主体性"人格的学生。为此,学校要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教学指导思想,形成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实施以引导、活动、探究为特
新疆多为干旱荒漠化的戈壁或沙漠区,降雨量少,植被覆盖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做好水电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而实现水电建设和环境保护两
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流行流量增大.这也对民航的空中管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空中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也应该更高.然而,无线通讯系统的增加为空管系统的可靠性带来了一定的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正】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保持优势,保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GSM网络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部分挖掘潜力,充分利用资源,向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