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国歌剧;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传承;意义;条件
高校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民族声乐,而且也需要对中国歌剧进行弘扬与传承。在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效果不佳的背景下,更需要将中国歌曲融入战高校民族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展民族歌剧作品的鉴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对中国歌剧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声乐以及表演技巧的魅力,这对于提升学生民族声乐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歌剧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应当将中国歌剧融入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当中,让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得到传承与发展,这对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意义
1.1可以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进行培养
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音乐课程,而情感审美是其主要的一个特点,情和美之间存在一种不解之缘,正是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必须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为主。高校音乐教育也应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高校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当中必须要凸显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但是音乐又与绘画和雕塑艺术存在很大差异,音乐只能通过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音乐的动和静、抑扬顿挫、紧和松的对比组合,才能让音乐特有的魅力得到展现,从而让人.隋感得到激发,因此最有情感的艺术就是音乐。我们通过对所熟知的中国歌剧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得出:中国歌剧主要是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表演的形式美以及演唱的情感美等对人的情操进行陶冶,从而对人的心灵起到净化作用,对人的行为起到美化作用等等。通过中国歌剧课程,学生可以在课程当中对音乐作品整体的艺术结构、独特的艺术特征等进行彻底的领悟,从而让学生相应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促进学生成为一种审美主体或音乐鉴赏者。
1.2中国歌剧可以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中国歌剧不仅融入了西洋歌曲的一些因素,同时又融入了中国歌曲、民间音乐的一些因素,属于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中国歌剧的音乐必须依附于民族音乐,形神统一和气韵生动是中国歌剧所追求的,中国歌剧的精神思想意蕴与现代流行的音乐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歌剧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效,对于学生情感的丰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身心健康的不断增进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衡量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就是教育,因此教育也具有了多种社会功能,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等的一个主要渠道。音乐应该是世间最美好的一种享受。因此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当中让中国歌剧得到传承与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基本要求。
1.3中国歌剧对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针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而言,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将其走向世界,这是中国民族音乐迈向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在世界,无论是哪个国家,在其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审美价值。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同时,在文化方面也创设了较多的民间音乐,而这些音乐都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中国民族音乐也不断的被带向国外,在世界民族音乐中,中国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国民族音乐,也应该继续发展这种优势,以便促进其发展的更辉煌。
其次,中国歌剧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中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在文化传统当中一个最辉煌的现象就是音乐,如果要想让民族音乐长盛不衰,那么就必须要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足够重视。总体来说,中国歌剧在民族音乐当中传承主要包括三个途径:专业的音乐团体和民间音乐活动、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活动以及学校音乐的教育活动。现阶段公认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学校的音乐教学活动。伴随世界文化呈现出大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现阶段的社会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一定要在音乐教育当中进行,学校已经成为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主要阵地。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就会对祖国的音乐文化进行了解和热爱,中国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学习,那么必然会让学生的审美视野得到拓宽,从而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热爱。
总之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传承和发展,会让更多的学生对中国歌剧进行了解和熟悉,在中国歌剧的教育和熏陶之下,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理解和喜爱中国歌剧,这样才能让中国歌曲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过程当中,发挥出一种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条件
2.1对传授者的中国歌剧知识和演唱技能的要求
可以让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一个重要主体就是传授者,传授者本身具有的中国歌剧知识、演唱技能等必然会对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那么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一个主要传承者就是音乐教师。现阶段,各大音乐院校教师的知识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很多音乐教师都是从各师范大学或音乐学院毕业的。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的音乐教师对中国歌剧知识了解甚少,并且其演唱中国歌剧的技能也相对有限,这对于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中国歌剧而言,其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教学随性较大的特点,一听到底、一唱到底等情况普遍存在。总之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过程当中让中国歌剧得到传承,传授者的中国歌剧知识必须深厚、演唱中国歌剧的技能必须扎实。
2.2对传授途径中的传授方式和传授内容的要求
首先是传授方式的要求。传授方式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上面。从目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其音乐教学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在音乐课堂当中引入了创作活动,民族声乐教学以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对于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反映给予足够重视等。与此同时,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传输方式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已经从以前的讲授变为现在的参与和体验。特别是在高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大音乐院校都对音乐传授的方式进行改变和创新。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授方式已经对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给予足够重视,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对生活实际进行主动的联系,并且采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音乐传输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有一部分学校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歌剧课还是以听为主,课堂的交流和互动很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沟通和理解很难形成。总之,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传授方式越多元化,其传承的途径就越通畅。 其次是在传授内容方面的要求。传授内容主要指的是,在高校之中,民族声乐教学中涵盖了中国歌剧的相关内容。比如,在进行歌剧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明确,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歌剧片段,而是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中国歌剧的内涵,体会其价值意义。此外,还要对于其中的审美观念予以明确。在中国歌剧层面,教师也不能够仅仅是在教材方面着手,更需要借助当代的网络媒体技术,更加生动、有趣的引导学生对于歌剧内容进行合理的鉴赏,这样的方式同时也便于学生接受、学习,对其内涵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3对受传者基础素质的要求
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受传者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特点是制定相关传承策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8到23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都具有情感充沛、想象力丰富以及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很多大学生都非常喜爱音乐,音乐已经是他们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进行音乐作品欣赏的过程当中可以对生活中的感情受进行倾诉,也可以寄托他们的情感和希望。伴随大学生个体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不断提升、情感的不断丰富等,他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欲望以及审美意识等都初步形成。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有很多大学生虽然非常喜欢音乐,也非常喜欢中国歌剧,但是音乐基础知识却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导致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除此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大众化的音乐作品。特别是对中西音乐文化的内涵了解不深入,那么就很难投入的去对中外经典名曲和中国歌剧进行欣赏。所以说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一定要具有传承条件的支持。
3、结论
中国歌剧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的音乐形式,其本身是囊括了时代感的,而在中国民族音乐当中,中国歌剧不但借鉴了西方的文化,还进行了中国本土化的创新,其中包含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音乐文化,其本身就是对艺术家的一种生命延续,更是对文化的不断传承,其本质内涵和精神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歌剧的发展在当代,一定会不断前进,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也会不断进步。所以说中国歌剧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之间具有相似之处,二者在艺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在现阶段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不佳的背景下,普遍存在学生整体素质差异很大、教师重视演唱基础教学、缺少对中国歌剧作品鉴赏以及学生对民族声乐的认识不到位等一系列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歌剧更需要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当中进行传承和发展,让中国歌剧成为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一种动力,并且开展中国歌剧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对中国歌剧进行鉴赏和赏析,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对民族声乐进行学习和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对民族声乐进行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以一种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进行民族声乐的学习,最终让学生的民族声乐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与此同时,高校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尝试,使其能够理解民族经典歌剧内涵,加强对歌剧中人物情感的理解。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表演机会,使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得到提升。只有建立完善的民族聲乐教育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综合型歌唱人才。
高校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民族声乐,而且也需要对中国歌剧进行弘扬与传承。在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效果不佳的背景下,更需要将中国歌曲融入战高校民族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展民族歌剧作品的鉴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对中国歌剧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声乐以及表演技巧的魅力,这对于提升学生民族声乐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歌剧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应当将中国歌剧融入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当中,让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得到传承与发展,这对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意义
1.1可以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进行培养
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音乐课程,而情感审美是其主要的一个特点,情和美之间存在一种不解之缘,正是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必须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为主。高校音乐教育也应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高校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当中必须要凸显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但是音乐又与绘画和雕塑艺术存在很大差异,音乐只能通过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音乐的动和静、抑扬顿挫、紧和松的对比组合,才能让音乐特有的魅力得到展现,从而让人.隋感得到激发,因此最有情感的艺术就是音乐。我们通过对所熟知的中国歌剧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得出:中国歌剧主要是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表演的形式美以及演唱的情感美等对人的情操进行陶冶,从而对人的心灵起到净化作用,对人的行为起到美化作用等等。通过中国歌剧课程,学生可以在课程当中对音乐作品整体的艺术结构、独特的艺术特征等进行彻底的领悟,从而让学生相应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促进学生成为一种审美主体或音乐鉴赏者。
1.2中国歌剧可以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中国歌剧不仅融入了西洋歌曲的一些因素,同时又融入了中国歌曲、民间音乐的一些因素,属于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中国歌剧的音乐必须依附于民族音乐,形神统一和气韵生动是中国歌剧所追求的,中国歌剧的精神思想意蕴与现代流行的音乐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歌剧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效,对于学生情感的丰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身心健康的不断增进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衡量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就是教育,因此教育也具有了多种社会功能,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等的一个主要渠道。音乐应该是世间最美好的一种享受。因此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当中让中国歌剧得到传承与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基本要求。
1.3中国歌剧对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针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而言,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将其走向世界,这是中国民族音乐迈向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在世界,无论是哪个国家,在其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审美价值。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同时,在文化方面也创设了较多的民间音乐,而这些音乐都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中国民族音乐也不断的被带向国外,在世界民族音乐中,中国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国民族音乐,也应该继续发展这种优势,以便促进其发展的更辉煌。
其次,中国歌剧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中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在文化传统当中一个最辉煌的现象就是音乐,如果要想让民族音乐长盛不衰,那么就必须要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足够重视。总体来说,中国歌剧在民族音乐当中传承主要包括三个途径:专业的音乐团体和民间音乐活动、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活动以及学校音乐的教育活动。现阶段公认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学校的音乐教学活动。伴随世界文化呈现出大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现阶段的社会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一定要在音乐教育当中进行,学校已经成为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主要阵地。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就会对祖国的音乐文化进行了解和热爱,中国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学习,那么必然会让学生的审美视野得到拓宽,从而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热爱。
总之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传承和发展,会让更多的学生对中国歌剧进行了解和熟悉,在中国歌剧的教育和熏陶之下,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理解和喜爱中国歌剧,这样才能让中国歌曲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过程当中,发挥出一种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条件
2.1对传授者的中国歌剧知识和演唱技能的要求
可以让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一个重要主体就是传授者,传授者本身具有的中国歌剧知识、演唱技能等必然会对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那么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一个主要传承者就是音乐教师。现阶段,各大音乐院校教师的知识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很多音乐教师都是从各师范大学或音乐学院毕业的。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的音乐教师对中国歌剧知识了解甚少,并且其演唱中国歌剧的技能也相对有限,这对于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中国歌剧而言,其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教学随性较大的特点,一听到底、一唱到底等情况普遍存在。总之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过程当中让中国歌剧得到传承,传授者的中国歌剧知识必须深厚、演唱中国歌剧的技能必须扎实。
2.2对传授途径中的传授方式和传授内容的要求
首先是传授方式的要求。传授方式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上面。从目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其音乐教学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在音乐课堂当中引入了创作活动,民族声乐教学以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对于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反映给予足够重视等。与此同时,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传输方式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已经从以前的讲授变为现在的参与和体验。特别是在高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大音乐院校都对音乐传授的方式进行改变和创新。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授方式已经对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给予足够重视,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对生活实际进行主动的联系,并且采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音乐传输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有一部分学校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歌剧课还是以听为主,课堂的交流和互动很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沟通和理解很难形成。总之,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传授方式越多元化,其传承的途径就越通畅。 其次是在传授内容方面的要求。传授内容主要指的是,在高校之中,民族声乐教学中涵盖了中国歌剧的相关内容。比如,在进行歌剧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明确,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歌剧片段,而是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中国歌剧的内涵,体会其价值意义。此外,还要对于其中的审美观念予以明确。在中国歌剧层面,教师也不能够仅仅是在教材方面着手,更需要借助当代的网络媒体技术,更加生动、有趣的引导学生对于歌剧内容进行合理的鉴赏,这样的方式同时也便于学生接受、学习,对其内涵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3对受传者基础素质的要求
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受传者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特点是制定相关传承策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8到23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都具有情感充沛、想象力丰富以及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很多大学生都非常喜爱音乐,音乐已经是他们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进行音乐作品欣赏的过程当中可以对生活中的感情受进行倾诉,也可以寄托他们的情感和希望。伴随大学生个体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不断提升、情感的不断丰富等,他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欲望以及审美意识等都初步形成。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有很多大学生虽然非常喜欢音乐,也非常喜欢中国歌剧,但是音乐基础知识却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导致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除此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大众化的音乐作品。特别是对中西音乐文化的内涵了解不深入,那么就很难投入的去对中外经典名曲和中国歌剧进行欣赏。所以说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一定要具有传承条件的支持。
3、结论
中国歌剧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的音乐形式,其本身是囊括了时代感的,而在中国民族音乐当中,中国歌剧不但借鉴了西方的文化,还进行了中国本土化的创新,其中包含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音乐文化,其本身就是对艺术家的一种生命延续,更是对文化的不断传承,其本质内涵和精神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歌剧的发展在当代,一定会不断前进,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也会不断进步。所以说中国歌剧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之间具有相似之处,二者在艺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在现阶段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不佳的背景下,普遍存在学生整体素质差异很大、教师重视演唱基础教学、缺少对中国歌剧作品鉴赏以及学生对民族声乐的认识不到位等一系列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歌剧更需要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当中进行传承和发展,让中国歌剧成为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一种动力,并且开展中国歌剧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对中国歌剧进行鉴赏和赏析,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对民族声乐进行学习和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对民族声乐进行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以一种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进行民族声乐的学习,最终让学生的民族声乐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与此同时,高校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尝试,使其能够理解民族经典歌剧内涵,加强对歌剧中人物情感的理解。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表演机会,使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得到提升。只有建立完善的民族聲乐教育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综合型歌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