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念到材料的迹象表达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faxia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弗被誉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极具后现代艺术特点,其绘画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给观者带来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文章以基弗的三幅作品为研究对象,将迹象论的观点和基弗的作品联系起来,对基弗作品中的艺术观念和材料的运用进行了思考探究,主要探索材料在基弗的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与本质。
  关键词:迹象论;安塞姆·基弗;艺术观念;材料语言
  一、基弗的生平简介及迹象论的含义
  (一)基弗的生平简介
  安塞姆·基弗(Anseim Kiefer)出生在一个从事美术教育的家庭,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多瑙厄申根。16岁的基弗并没有直接学习艺术,而是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法律,1966年放弃学习法律,先后在弗莱堡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大学进行专业的艺术学习。基弗师从博伊斯,他将博伊斯的自然主义艺术观念加以吸收,将综合材料运用到绘画创作当中。基弗虽然没有经历二战,但是战后的“废墟文化”①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基弗以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他的作品给人留下一种强烈的“存在感”,因此被誉为当今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
  (二)迹象论的含义
  “迹象论”认为视觉艺术的绘画由“迹”和“象”两个基本元素构成,由此产生了许多关于绘画的最为本质、最为切实的专业现象和理论问题。从迹象论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式:迹+象+X=画,我们可以理解为,“迹”是事物的质地属性特征,“象”是事物外部样貌特征,X是绘画的精神、观念、境界、情感、美以及一切你想(或别人以为你想)表达的内涵,而迹和象是绘画的视觉基础以及作品的精神立场。
  二、基弗作品中的迹象表达
  (一)基弗的艺术语言——作迹的过程与结果
  艺术中观念始终存在,因为它涉及创作者对艺术的看法,即使不用观念这个词,观念也隐藏在作品之中,迹象也是如此。②基弗通常花很长时间进行创作,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一幅新鲜出炉的作品,画布上布满了一层又一层厚重的油彩,基弗使用刮刀对画布上已经干涸的油彩进行刮除、敲打,油彩之间沟壑纵横又构成了一种新的痕迹。我们能感受到基弗仿佛是上帝,他的画面就如同宇宙一般,总是在构建,毁坏,重新构建。就像日月星辰,终有一天会走向毁灭,但又会有新的行星诞生,因此基弗试图借助视觉的方式揭露它。基弗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颜料,在创作时打破传统的绘画观念,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绘画常规,使人们对传统绘画的方式与形态产生别样的看法,对迹与象有了重新的认识。基弗的作品就是将迹象的刷新作为自己观念的一部分,从而为当代艺术的探索留下深刻的痕迹。
  (二)材料中的迹象表达
  绘画起源于人类作迹的本能,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通过迹象来表达,这就是绘画活动的一个简单的事实。迹与象都是由可视之迹构成的象,也就是视像,“迹”是依附于“象”而生成的纹理状况,比如大家熟知的肌理、笔触、质感等感觉材料。“迹象论”中的这个观点为作画的过程提供了新的解释。
  材料决定迹象,进而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基弗所用的材料除架上绘画的油彩、颜料和画布之外,还有生活中的食物等,这些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剩余但不会被丢弃,由储存这些材料的柜子进行保存。材料经过时间的演变,其本身的迹象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所以这些材料是可以重复利用或进行改造的。在重复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中,这些旧材料就变成了新材料,艺术家能从中发现并催生新的迹象,这无疑是一种奇妙无比的体验,带给艺术家无限的惊喜和创作冲动。
  因为成长在“废墟”中的缘故,环境对他的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迹象特异性的追求,引发了基弗寻找各种材料的热情。图2这幅作品仿佛另一幅作品《舒拉密兹》的延伸。基弗为创造独特的风貌而选择特殊的材料,将麦秆、泥土、虫胶等综合材料入画,在整个画面中形成特殊的肌理效果,让人们能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独有的刺激性,他用色块间缝隙的透视关系表现大面积的焦土,画面中白色的油彩呈现出的斑驳痕迹,像是经历了一场大雪,如果战火烧焦的土地代表德国的伤痛,那么白色的“雪”就給画面中的伤痛带来了净化功能。基弗用虫胶将泥土和麦秆附着在这片焦土之上,用一种十分暴力的手法,使废墟的痕迹更加物质化、实体化。麦秆在这片土地上疯狂汲取养料,基弗使他们生长得十分茂密,一层又一层跟画面拼接,整个画面活了起来,麦秆被基弗赋予了新的生命,呈现出一种自然之迹。
  1990年后,基弗的艺术视野像宇宙一样不断扩张,他在作迹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试着开始在画布上附着不同的物体。基弗以铅布作为载体,铅是一种高负荷的材料,有毒的基底物质,以铅材料本身所存在的肌理混合油画颜料、水泥和灰尘等多种材料来进行创作。他让大面积的铅材料运动并渗入油画颜料,皮胶形成的裂痕使它的迹效果更加明显,形成了像大树树叶、枝蔓一样的痕迹,笼罩着画面的上半部分,底下依稀透出黄昏一般温暖的油画颜色,这片温暖仿佛勾勒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但是画面中心却像被喷溅了大片的受污染的物质,如同被污染的历史一样,这种独特的“象”带给人一种奇幻感,而且不难看出由于蔑视真实而拒不就范的逆反情绪。
  图3画面的视觉中心被一条蛇而吸引,基弗将厚重的铅材料从画面中剥离,在本已变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残损迹象,却又不完全剔除,画面中分离的部分耷拉在上面,基底的剥蚀效果完全暴露出来,我们能看到一条铅注的小蛇攀沿而上,冲击了观者的感官,带来一种恐怖又刺激的感觉。这些强烈的迹象带来猛烈、深邃的生机既反映当下,又使人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历史就是素材,他把这些素材当做黏土,使其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它。基弗将材料痕迹经营得十分巧妙,在画面处理上的丰富层次、新的形式以及满眼的材料痕迹,体现了一种自然状态的可视性,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内涵更胜于惯常的“如画”的造型,因而更能透彻地同化和感应观者的心理变化。我们在他营造的奇诡的空间中,体验到象的辨认乐趣,感受到迹的丰富性。综合材料造就了广阔无边的画面迹象。   三、基弗作品中“X”的表达
  上文说过,“X”是指观念、境界、情感、美以及一切你想表達的内涵。这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上的便利和直接性。它也是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向日葵在基弗的宇宙中无处不在,基弗似乎偏好这些向日葵枯死或者干掉的状态。图4画面中的向日葵看似垂头丧气,渐渐失去生命的活力,默默矗立在基弗身边,向日葵仿佛与静静躺在这片苍凉土地的基弗相联系。看起来那么不和谐,但又建立了某种关联。向日葵可以理解为基弗童年里美好又充满希望的事物,与国家苦难带来的深沉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美好事物不掺任何杂质,能“天真”地与之交友。当向日葵结满花籽的时候,又有力地象征了死亡和重生。基弗把多类别、多层级的凝重的痕迹肆意暴露出来,以便把视觉的活力集中到材料形态所携带的心理刺激上来。
  四、结语
  本文从迹象论的角度浅析基弗的艺术作品,无疑为今后的油画认识和赏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当代艺术的特点在于,所有的迹象都能超越传统材料。基弗从材料出发到观念的表达,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中蕴含的强烈的精神力量发现,其都适合用迹象论来进行分析。通过迹象论的观点,笔者明白了材料与作品、作品与观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无论是划痕还是印迹,它带来的都是丰富的精神状态和内涵。通过迹与象,用一种比较科学的方式推断出基弗对于材料的把控和思想感情。对于媒介物质自觉这一重要现象,“绘画迹象论”比传统理论更有优势,所以迹象论对分析前卫的、带有特殊创意的作品来说,是一个更加有效、更加实用的理论工具。
  注释:
  ①废墟是二战后德国人司空见惯的真实场景,废墟成为战争给社会造成破坏的最有冲击力的视觉体验。战后的文学界出现“废墟文学”,成为德国文化中与反省并置的另一个重要的精神背景。这也是解读基弗作品的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线索。
  ②钟孺乾:《绘画迹象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参考文献:
  [1]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傅丽莉.负重与飞越:安塞尔姆·基弗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魏明磊.从安塞尔姆·基弗的作品看当代艺术中的材料运用[J].汉字文化,2018(23).
  [4]费恩伯格.艺术史:1940年至今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谢俊琳,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師。
期刊
作者简介:   王鹤霏,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師。
期刊
作者简介:   莫妮鳳,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期刊
摘 要:在绘画作品的分析中,往往会从作品的形式分析其独有的美感,木刻是绘画形式中比较特殊的种类,其特点是经过刀雕版并经过印刷而创造出艺术作品。而黑白木刻因为只通过黑白二色来表现画面,往往在分析其形式美的时候注重其作品當中黑白变化以及虚实关系的处理。文章通过木刻版画中的黑白变化与虚实处理来分析其表现出的形式美,并通过笔者的创作过程及体会来讨论木刻艺术形式美的体现。  关键词:木刻版画;黑白变化;虚实
期刊
作者简介:   舒燁楠,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期刊
作者简介:   姚意旗,廣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美术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期刊
河南省政协常委、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主席杨杰一直關注并多方支持河南书法的高等教育。  4月15日上午,杨杰出席了由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十五届大学生基本技能大赛开幕式暨“三笔字”大赛。  在开幕式上,杨杰主席为大赛开启点睛之笔,寓意师大学子以奋进之笔、得意之作书写人生新篇章。  开幕式结束后,“三笔字”大赛开始。“三笔字”大赛分为钢笔字、毛笔字和粉
期刊
摘 要:云冈石窟的雕塑是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的艺术作品,石窟群东西总占地长度大约为一公里。云冈石窟与其他石窟相比较,它的建筑设计、佛的造像、洞窟形状、装饰的纹样等方面的设计和雕刻艺术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艺术魅力,云冈石窟的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和创新点与北魏鲜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一个产物。经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在云冈石窟装饰纹样中禽鸟纹和飞天乐伎装饰纹样具有极高的艺术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下“书法热”的逐渐升温,学习书法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各类培训也日益增多,选择学习硬笔还是毛笔经常成为家长与孩子面对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根据对15所书法培训机构与21家个人办学书法培训班的调查统计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对家长为孩子的选择学习书法的原因进行研究,为家长在做出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书法教学;社会办学;硬笔书法;毛笔书法  当下伴随着“国学热”“书法热”的逐渐升
期刊
段正渠是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画家。三十余年来,他创作的一系列以“陕北—西北”为题材的作品,产生了广泛影响,为画界所瞩目。在成就段正渠艺术创造所达到的高度与水准的诸多因素中,“求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客观地看,“求变”这一诉求,既有画家对自己艺术创造的不满足,因而力求突破的原因,也有时代环境变化带来的促进。但画家内在的自我突破的诉求,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段正渠的艺术历程中,节点式的“求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