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中的救援措施

来源 :防灾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暴雨洪灾来袭,普通人如何开展自救、互救,是必须补上的一课。暴雨天气,人应该待在高处的家中,尽量不外出。如果在街头行走,要注意躲避危险因素。不要在高架桥下、涵洞、地下场所等地避雨,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建筑的高层避雨防洪。如果居住在靠山靠河地段,要去山坡上躲避,留神泥石流、滑坡和塌方。
其他文献
地震灾害风险的内涵和现状五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防震减灾工作"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强调防震减灾工作重心由震后转变为震前、工作目标由减少损失转变为降低风险、工作手段由单灾种减灾转变为综合减灾,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的目标,这成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方针。
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7月20日8—17时,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其中中部和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雨,郑州、焦作、新乡、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郑州中西部局地特大暴雨。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7月20日20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期刊
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和科学普及等重要论述精神,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为增强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紧抓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主题日,组织地震系统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每2个月制定1次计划,力争做到“月月有看点,半年1亮点”。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组织开展了网络知识竞赛、场馆直播、网络讲座等线上形式为主的科普活动,参与公众超2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正式起步于1969年渤海7.4级地震。震后,地震部门组织的地震科普宣传队,广泛深入基层,宣传地震科普知识。经过5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深深植根于山东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实践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重点,以新媒体为平台,
防震减灾,造福人民。高质量的地震安全,离不开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科普,必然要全民参与共享。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把防震减灾列入"全域科普"重要内容,地震、应急、科技、科协等多部门联手,着力打造防震减灾全域科普,通过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推动和促进全民参与共享,取得了良好的防震减灾科普实效。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3年发生2次7级地震,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8级以上大地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坚持把造福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代代地震人勇于探索、百折不挠、开拓创新,始终坚守在防震减灾一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发表系列重要论述,
2021年7月27-29日,"防灾减灾救灾应用技术成果暨新唐山建设45周年成就展"在河北省唐山市南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展览规模约1万平方米,75家企业以及地震系统16家单位参展。展览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成就、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防震减灾科普互动体验、
在天气预报中,暴雨预报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发达国家,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也仅达22%左右。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不能提前预知发生的准确位置。自19世纪以来,人类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致使地球升温约1.2℃,而气温每升高1℃,空气中的水分就增加7%。
南昌,古称豫章、洪都,地处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早在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