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 方法:以医院心脑血管外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渐进式康复护理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脑梗死康复护理,渐进式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渐进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运用功能进行比较。 结果:渐进式康复护理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72.0%,常规护理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54.0%,前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后者,且差异较大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但渐进式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疗效的提高,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关键词】脑梗死;渐进式康复护理;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改善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68-02
  本文主要对渐进式康复护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心脑血管外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渐进式康复护理组,每组患者各25例。50例患者均经头颅CT、MRI 证实患者脑梗死;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3.2±2.1)岁。梗死部位:左侧基底节26例,右侧基底节16例,双侧基底节4例,脑干3例,小脑1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15例,糖尿病史患者17例。两者患者不管在性别、年龄还是在脑梗死类型、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常规护理组实施脑梗死内科常规护理。对渐进式康复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渐进式康复护理。
  (1)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病情对患者实施不同体位护理,如肢体功能、口面部功能、平衡、行走等,对训练方案加以涉及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康复训练。(2)指导患者在床上定期训练体位变幻,保持患者肢体功能正常。患者床上肢体训练应以侧卧位为主,每间隔2-3小时指导患者翻身一次。(3)口面部功能训练:通过张口、鼓腮、叩齿、伸苔等动作对患者面、舌、唇肌进行刺激。(4)卧位平衡和站立平衡训练:卧位训练开始应采用15-30°卧位,每过两三天相对增加15°左右,每次训练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好,直到患者能够90°直角坐起并持续半小时,每次训练4-6次。等到患者能够坐起并站立时应训练患者的站立平衡,比如在平行杠中行走,站起,跨门槛等,每次训练持续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5)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病情的不同对患者实施不同的康复训练,并在第二天对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和记录。(6)待患者能够平衡站立后,开始锻炼患者的生活能力,首先应训练患者步行,可以从桌椅转移开始,慢慢通过辅助步行,步行训练中注意对关节稳定性的保持,每天2-3次,每次训练10分钟左右。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饮食动作、穿衣动作、大小便自理等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进行比较。疗效判定标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恶化、死亡,总有效率以治愈、显效、有效为准。[4]
  1.4统计学处理
  对统计软件spss15.0加以采用,各项数据具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准。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均有一定成效,常规护理组治愈13例,显效患者10例,有效患者4例,总有效率为54%。渐进式康复护理组治愈患者20例,显效患者13例,有效患者3例,总有效率为72%。渐进式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参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渐进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经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渐进式康复护理组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且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常规组与渐进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和肢体能力改善情况比较(分)
  3.讨论
  大量的临床实践均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以在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下得以提高,能对患者损伤的修复潜力较好地挖掘,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据国内外数据统计和研究报道显示,如能对康复治疗护理及时采取且坚持足够长时间,患者中85%都可以恢复步行能力,60%左右的患者可以达到日常生活自理,30%則可能恢复从前工作能力。本次研究也表明,渐进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疗效的提高,总有效率为7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学英,陈启亮.脑梗塞患者158例治疗与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2011,8(08):33-35.
  [2]颜雅玮.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0,11(28):106-10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疾病中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选择200例经络疼痛患者, 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的分组,进行临床试验分析,对比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发病规律,配合行之有效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经络疼痛的治疗。确定患者间的不同类临床症状后, 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 min,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我站检测的100份血清样品作为研究对象,把100份样品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检验的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对血液检验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对两组血液样本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验的总准确率占100%,对照组检验的总准确率占70%,观察组检验总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难治性宫颈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难治性宫颈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LEEP治疗,试验组患者联合采用LEEP与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三个月为1个周期。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对比治疗6周、12周时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困难阑尾手术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急性阑尾炎病患手术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腹腔镜技术,而后分析对比两组病患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等手术指标。结果:在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在术后止痛药使用、切口感染、肠粘连、皮下液化等情况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病患213名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2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性别,年龄等相关情况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 将所有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进行全面检测,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差异,以糖化血红蛋白8%为临界值,将糖尿病病患分成两组,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的60份血标本进行研究,在抽血后进行生化指标测试,并且留出8管剩余样本,2管在20℃存放,2管在4℃存放,2管取血后分离血清在4℃存放,2管在-20℃存放。检测前三种方法在2h、12h、24h的血标本生化指标,在一周后监测-20℃血标本的生化指标。为了提高生化指标的检测准确性,本
期刊
【摘要】目的 分别探讨自然睡眠与药物诱导睡眠对脑电图睡眠脑波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确诊或疑似癫痫患儿300例,所有患者均有一次癫痫发作情况,随机将患者分为自然睡眠组和药物诱导睡眠组,每组患者150例。自然睡眠组采取剥夺患儿睡觉6-12小时,然后让其自然入睡,当进入睡眠状态后开始进行脑电图扫描。药物诱导睡眠组给予水合氯醛口服,计量为1ml/岁,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抗生素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患者300例,将他们分成三组,甲组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乙组使用替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丙组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进行治疗。患者每天服药两次,两周一个疗程,结束治疗一个月之后进行复查,观察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的治疗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病患不同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病患,所有病患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干预治疗,根据内固定物的不同分为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可吸收螺丝钉组和拉力螺丝钉组各25例,病情对不同治疗方式所产生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疗效上,有效率为92%,各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并发症发生率上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的疼痛管理模式在减轻PHH术后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新型的疼痛管理模式,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24h、72h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平均时间为(1.54±0.42)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