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识在《雪国》中的体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国》是由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所著,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同时也借鉴并运用了西方现代派艺术表现手法,确保整个故事将现实与幻想交织起来,同时也利用日本古典传统四季美作为人物情感的旋律。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川端康成作品《雪国》中的审美意识。
  一、现实与虚幻之美
  在川端康成所著的《雪国》这一作品中,将意识流的描写方法和手段加入其中,采用自然联想、暗示等多种方式,确保整个故事将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通过联想跳跃方式,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确保联想范围能够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刻画,这种描写手法主要集中在小说开头。如:火车在暮霭下不断地狂奔,玻璃窗中透露出外面的景色,就好比一个半透明的镜子。黄昏景色开始在镜子后面不断地流动,映照的镜子和印线的虚影就如同电影叠影一般不断地晃动,在这些消失的暮景当中,一位美丽姑娘的面影出现在上方,当山野当中的灯火与之逐渐照应,在这位美丽动人的脸庞上,给人一种刻骨铭心的美感,并且使整个小岛都为之癫狂,岛村逐渐看得入迷,开始忘记镜子的存在。他觉得姑娘好像只是存在于流逝的景色之中,当窗中映射出姑娘的眼睛开始与窗外远山灯火相互重叠的时候,宛如那夕阳余晖当中的萤火虫,这种无法利用语言去形容的朦胧之美,使岛村开始被这面暮景之境所出现的虚幻力量所吸引。到了第二天,岛村在驹子所住的禅房中再次与叶子相遇,叶子用她那美丽的眼睛只是尖锐地看了他一眼,他又想起灯火与黄昏景致中不断交映出的影子,同时脑海中浮现出叶子美丽的脸庞和那被灯光所照亮的眼睛。
  在小说的结尾:昏迷的叶子的身体开始呈现水平状,从二楼看台突然落下,这个悲剧的一幕被岛村看在眼中,使得岛村突然间陷入了一个恍惚的状态。在他的眼里瞬间的生还是死,对他而言都是停止的。当火光直接照在叶子脸上时,那双眼睛开始已经逐渐地闭上,这个景象使得岛村又开始想起在几年前那列火车上,在夕阳映照下的那面镜子。这一次次现实与幻想的不断交织,给作品带来一层朦胧的美感,同时也能保证作品实现首尾呼应、前后呼应。
  后期描写的白雪显得额外耀眼,不断反射出一片白花花的样子,在镜中所反映的白雪里的驹子,开始仿佛卸妆一般通红的脸颊。随着太阳不断地升起,白雪开始变得更加耀眼,并且散发出一种燃烧般的冷艳之感,并且浮在镜子当中。白雪里的驹子,头发也开始闪耀着紫色的光芒,而使其变得更加乌亮。黑、白、红相互衬映,相互辉映,能够衬托出雪所具备的晶莹之感,而发的黑亮,脸的红润,利用明显的色差对比,可以使经常骤然恍惚迷离的岛村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难以形容的美丽。在他的眼中,驹子红扑扑的脸颊就是与现实分别之际所对应的另一种颜色。在两面镜子前,后面作为真实的镜子,能够刻画出上场人物和背景所具备的明确联系;而前者作为现实之境,提到的是上场人物和背景之间存在的梦幻联系,在岛村眼中,这两面镜子也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是雪中之境的真实美,还是暮景之境的虚幻美,都难以使他相信镜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由人工制作的,对他而言,那是完全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就好比更加遥远的世界。
  二、色彩与自然景物对比之美
  在《雪国》这部小说当中,川端康成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会对于人性进行探索,并且对于美有着敏锐的感悟。同时传统日本古典传统四季的美感,会随着人物情感发生的变化,作为其中的主旋律,使得自然景物之美和人物形象被不断地融合在一起,获得一个出神入化的效果。比如一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蔬菜、野草、野花、山林等,逐渐在作者的描述下,开始成为使得主人公不断感动与赞叹的对象。
  如:当岛村看到土坡上出现的狗尾草绽放出的淡黄色的花,细细的叶子逐渐伸展开来,美得好似喷泉一般。在早晨中岛村从梦中醒来,透过窗外俯视驹子走过的山路,见到种植在窗下的芋头、葱、甘薯、萝卜等。这些蔬菜沐浴在阳光之下,每个叶片都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使人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到了晚秋时期,岛村从火车上回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盛开在陡峭山脉至山顶的花,这些白花花一片的花,好似银河一般倾泻在秋阳当中。这时他也会不断地抒发感情,这样的例子仍有很多。在看到暮秋时分出现的蛾子,他会感慨道,为什么这个蛾子长得这么美?客栈大门上出现装饰的几片红叶,在岛村的眼里,大门好像更加明亮。雪国作为一个山村,在作者的笔下,落日余晖映照,群山更是频繁地出现,这也可以被说成这部小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了冬天以后,因为天黑得比较早,气温较低,黄昏开始降临,在余晖的照映下,岛村所看到的远处皑皑雪山,就好像悄悄地逼近。转眼间,因为随着山峦高低远近不同,开始出现多个层次的影子。在山脚之间仍留下一些余晖,就好比给顶峰积雪抹上一组晚霞。因为一场初雪的到来,枫叶开始逐渐地褪去红褐色,通过观看遥远的山巅上空存在一些晚霞余晖,透过玻璃窗也能看到外面景物的各种轮廓,直到远方也没有完全地消失。远方好比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吸引作者的目光。通过描写远处的远山,以及暮霭等,能够完美地体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在《雪国》的作品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手法,提到主人公对于四季之美发出的感慨之外,同时也描写出主人公对于宇宙之美所获得的感受,就好比在小说结尾部分,关于银河的描写。赤裸的银河,就好比一条大光带一般悬在眼中,耀光点点,岛村看得如痴如醉,他的目光开始被这一个无比深邃的银河所吸引,仿佛间觉得自己小小身影开始被引入到银河当中。通过这种将人物置于景色的描写手段,能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同时,在《雪国》这篇作品当中,其主基调以白色为主,但是如果采用单纯的白色,那么也无法构成一个多彩的画面。所以作者在选择白色背景的基础上,开始将色彩组合加入其中。如:他望向窗外,那头白色的雪开始被黑暗所不断吞噬,镜中雪变得额外耀眼,并且在雪上的对比下,那女子的头发就好比闪耀着紫色的光,变得额外的黑亮。黑沉沉的群山,好比混沌一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远远地看去,却能见到清晰可见白雪的影子。这黑与白的写照,能够体现出作者对于色彩所具备的敏感性,同时作者在暮霭和白雪的描写当中,也将一道道明亮色加入其中,使得整部具备更多的朦胧感。再如:外面突然暗了下来,只有车厢里还亮着灯,而这时窗玻璃就变成了一面镜子,赤裸的银河仿佛从天而降,用他那赤裸的肌肤不断去拥抱苍茫夜色。马路边一些黑色屋顶开始在火光中,好似有呼吸般地浮现出来,并且逐渐地淡去。姑娘的脸上开始出现灯光,也就是姑娘的目光与灯火不断交融重叠的那一刻,她的眼睛就好比夕阳余晖中美丽且奇妙的萤火虫,赤裸的银河,车厢里的灯光,夜色苍茫的大地,外面昏暗的灯光与眼睛、火光与屋顶等,作者利用更加丰富的视觉描写方式,可以给人一种明暗交替的梦幻感,无论是人还是景,都开始被作者所编制的那个具备鲜明对比度的世界所深深地吸引。
  三、人物行为与姿容之美
  小说《雪国》当中,岛村作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感到美丽的人只指针对年轻女性,就好比川端康成自己所提到的那般,他喜欢在自己的作品描写年轻女性,因为这些女性有着不一样的美丽,女性的生存方式和人类生活有着不可切断的关联。在雪国作品中,川端康成通过大量的笔墨去刻画了两位年轻的女性,一个是驹子,另一个则是叶子。通過细腻的笔触,尽情地赞赏与描写这两位女子的行为和姿容。
  叶子形象主要是通过眼神与声音逐渐表现出来的,在小说当中,叶子比驹子先出场,这时岛村先听到的是叶子的声音,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站长先生……”叶子说话声音十分优美,优美得近乎悲戚,而且清脆的声音开始久久地回荡在车厢当中。叶子一边拍打着红豆,一边哼着歌,歌声清澈近乎悲戚;叶子如反驳一般地笑了,这笑声变得洪亮清澈,更是悲戚。叶子声音开始成为叶子形象的化身,这种不一样的声音,常常使岛村心弦受到拨动,开始觉得叶子出现在自己的梦里。叶子脸上总有一种看上去十分认真,但是却好像挂着假面似的单纯的样子。她所做的一切往往只有一个目的,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舍弃。正是因为他这种性格,可以利用眼睛和声音进行表达,而岛村也开始被叶子的魅力所吸引。在作者的笔中,叶子的美就好比一种理性抽象、难以获得的美。正如作者所描绘的,想要通过眼神和声音这种无形存在,来暗示叶子那短暂且凄美的一生。
  与叶子相比,驹子的美是能够被感官所捕获的美。玲珑上翘的鼻梁、黑亮的眸子、眼睛上浓密的睫毛、红润的脸蛋等,都给人一种活生生的美感,女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得出奇,甚至她脚趾弯里也是洗得十分干净的。通过这种描述方式,洁净开始成为驹子的代表词。如果叶子被称为清纯美,那么驹子就是洁净美。川端康成所塑造的驹子是一个集洁净与纯真为一体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个有魅力的女子。
  四、结语
  川端康成将歌颂日本文化传统之美作为目的进行创作,《雪国》正是他一生得意之作。由上文分析可知,小说《雪国》之所以能受到读者的追捧,也正是因为其独有的审美魅力。
其他文献
南瓜花熬粥  青涩小黄瓜  深夜伙同挖瓜  春天追季野菜  夏天小溪野游  秋天满山寻摘  冬天邂遇遗果  无限渐远  留不下乐土  供不起乡愁  忧郁的彷徨  苦涩的味蕾  单调的憧憬  幼稚的执念  心酸的期冀  合理的荒唐  冗杂的幻想  行云流水  记性屡屡遭劫  童真无处安放  喧嚣渐沉  還回远古的安宁  禁不起凄凉  千年的坚守  未曾喂饱  架不住一代挥霍  一个 两个 三个私念 
菲茨杰拉德可谓是美国1920至1930年间最受追捧的小说家之一,其还被誉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与桂冠诗人。1925年,其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菲茨杰拉德成了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故事如下:1922年的春天,作家尼克离开家乡到达纽约,满怀着开展新生活的希望。当时的纽约爵士乐流行,贫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但各方学者对《西游记》中牛精形象及明朝社会农耕状况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即便是有所涉及,也只是针对某个人物形象或问题进行分析,或者撇开《西游记》直接写明朝社会,能将两者联系起来的研究不多。故本文试以《西游记》中几个典型牛精的形象,从农耕文化的视角去揭开明朝社会的一角。  一、数个牛精形象  (一)特处士  话说唐僧离了长
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以及作者的最终感悟以及探究,一些文学作品能够起到鼓励作者的作用,而一些文学评论能够有效抨击作品,就整体而言,文学评论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对文学作品展开的二次创作。然而,当下现当代文学评论的环境十分混乱,导致一些有意义的评论丧失了价值,因此应当从文学评论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究,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回归创作本身。  一、现当代文学概述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的研究活动。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一、外交辞令的界定  外交活动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氏族社会就已产生,但古代外交的含义不同于今天,主要是指人臣私见诸侯,例如《谷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范宁注为:“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谓之寰内诸侯。”而现代外交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辞令”最早出现在《左传·
掬一把日月之光  种植在长长的银河里  借用星星的眼腈  探索蒼穹的秘密
让一个吻 不要留痕,  就像秋天的枫叶,  红透了倒影,  却 寂寞得最深。  绽一束灯,  把爱幻成温存。  结束了漫天的落絮,  唯有空白的书页,  依然可爱 温暖每颗伤心。  似吹动爱的颜色,  在最好的日子,  不是相擁 而是找到归来的感觉。  用蓬勃的胸怀 接受预定的感动,  接受 你的体温。  让一个吻 不要留痕,  就像洁白的樱树,  美丽着美丽,  却 寂寞得最深。
夔州是杜甫生命中最重要的地域,“狂”是其性格中不容忽视的一面,两者的连缀也当引起注意。史书中把杜甫之狂限定在漂泊西南时期。《新唐书》卷201《文艺上·杜审言传》附《杜甫传》云:“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杜甫夔州诗中不能忘却家国君主和个人理想的复杂情感,成为种种狂态下的底色和他诗歌中反复言说的话题。  他在唐大历元年(76
我用孤独的灵感  书写心中的悲伤  我用生活的诗意  拭去痛苦的眼淚  秋风吹走了落叶  我用枝头的青梦做笔  写一首诗送给自己  这么多年  一个人走过风风雨雨  用坚强的心  面对所有的不幸  用孤独的灵魂  承受生命的残缺  始终没有忘记  在心底种下  一枚阳光的种子  将所有的苦难  倔强地活出树的姿态  写一首诗送给自己  美好的向往就在远方和春天里
太乱了。太多的暗流和险滩  太多的明枪和暗箭  太多的虚情和假意疏影横斜  太多的落红被枯叶覆盖  亂过我的头发  将我寻求的平和、快乐和爱  挤到鬓角,变成白色  恰逢劳动节。恰逢大师兄  把一截沉香木,一截拳头大小的  沉香木,做成梳子,做成艺术  我用五百文人民币盘下来  像盘下一座城。更像盘下  助我亲手劳动的利器  劳动节,我劳动  我慢慢梳、细细梳  把心上的暗流和险滩梳成明渠  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