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戏曲危机”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戏曲艺术,从它初具雏形到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历经千百年的淬炼传承,成为了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在穷乡僻壤还是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都能听到它的旋律、看到它的舞姿,戏曲艺术也因此被盛誉为“国宝”或“国粹”。由此可见,戏曲艺术在国人心中影响之深、根基之厚、传播之广早已远非其它文娱品种可攀比。然而,近些年来,戏曲艺术却在观众的视线中渐行渐远,甚至门庭冷落。于是乎,自上而下从发出“戏曲危机”的警示到“戏曲振兴”的呼吁时时能闻、处处可见。戏曲危矣!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振兴戏曲刻不容缓,从业者摩拳擦掌、观众引颈祈盼。究其缘由,众说纷呈;号脉问诊,百草囫囵。尽管如此,却丝毫未能遏制住戏曲危机的势头,反而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更加迅疾疯狂的在衰落之路上急驰。
   戲曲究竟因何深陷危机而不能自拔呢?得到众多认同的说辞无非有三:其一,各类文化艺术的兴盛分流了观众;其二,观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三,古老的戏曲艺术已经适应不了现代文明的发展。果真如此吗?的确,新时期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和国力的增强,带来了民众物质生活的显著改善,追求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趋迫切。首屈一指的是影视剧的蓬勃兴起,不仅国产剧每年数量惊人,而且进口优秀片子蜂拥而入,许多影院、电视台都赚得盆满钵溢。虽则如此,不可忽视的是当好的戏曲演出的时候,也不乏一票难求的现象。比如:河北梆子裴艳玲、京剧尚长荣、越剧茅威涛等等,这又是何故呢?如果说“观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么,这一次次狂热的戏曲演出盛宴所折射出的观众审美需求与渴望,不更应该引起业内人士的反省吗?尤其是对“古老的戏曲艺术已经适应不了现代文明的发展”的断言者,这种说法是否为时过早?
   那么,戏曲危机之“危”究竟因何而起呢?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或发展都不是片面、单一的,导致的原因虽然复杂,但是内因是起主要根本作用的。因此戏曲危机出现的原因还是得从源头、从自身找起。众所周知,戏曲艺术是起源于田间地头、勾栏茶舍的,也就是说诞生于平民百姓之中。家长里短、好恶是非、忠奸正邪等等都可以信手拈来,入口成曲、纾袖成舞,将中华民族千年美德、传统习俗表面似在不经意中、实则是通过一整套规范的程式表演出来。不同的地域和风俗有不同的戏曲剧种,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戏”,但是通俗、朴实、自然是它们共同的永远不能抹去的特性与烙印,这一点从众多传统戏曲曲目中都得到了印证。当戏曲走到现代,这个根本的特性却在悄然间逐渐淡化了、遗失了。从轻内涵、过度追求外表豪华包装、地域剧种不分、剧(话剧)曲(戏曲)混淆到戏曲歌舞化、影视化等等所谓“创新意识”的引领下,戏曲已经面目全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国至少还存留着有名角、名剧的近百种影响较广的戏曲剧种现已从观众视野中消退大半,依旧被人们记住的剧种已是屈指可数。不再是戏曲的“戏曲”,与其说“危机”,实际上已被摧残得频临覆没。
   如上所指,并非是说戏曲不需要创新。相反,创新是戏曲得以延续千百年至今的可贵法宝。不同的是在创新路上,戏曲祖辈们是在奉之圣明的“创新,必须移步不换形”的前提下恪尽职守、小心翼翼地一路走过来的。京剧梅兰芳、越剧袁雪芬等前辈正是在一步步艰难探索中创新,前者使中国京剧跻身世界四大戏剧(曲)艺术之林,后者使诞生于浙江一个小县城的越剧发展成闻名全国的大剧种。成名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动荡岁月的梅兰芳,在谙熟传统的基础上,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进行了改良与深化。他勇敢地突破了京剧诞生以来就以老生为主角、挂头牌的传统,创造了生旦并挂头牌、甚至旦行独挂头牌的新局面。他第一个大胆地创排新戏,并取得成功,在他的带动下,各个行当纷纷效仿,争排新戏,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京剧演出剧目,形成了世称“梅派”的属于自己独创的艺术风格。无独有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从乡下来的越剧艺人袁雪芬,在进步话剧的影响下也开始越剧改革,聘请专职编剧、导演、舞美设计、舞台监督,在越剧界首次建立起正规的编戏、排戏制度。使用完整的剧本、根据人物身份设计服装,打破传统的舞台局限,采用立体布景、油彩化妆、灯光、音响,逐步形成综合的艺术格局。在表演上,他博采众长,吸收了话剧、电影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表演特点,以及昆曲载歌载舞,重视形体动作美化的长处,并加以融化、创新,使越剧艺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被当时誉为“新越剧里程碑”的新创剧目《祥林嫂》的成功,则是对越剧一系列改良与创新的最有力的检验和认可。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梅兰芳还是袁雪芬进行的戏曲创新,他们都是在遵循戏曲艺术规律的框架内从完善自身表演、充实自身功力和丰富演出剧目入手的。梅兰芳独创的为表现戏曲人物喜、怒、哀、乐的“手指功夫”美轮美奂、优美绝伦、叹为观止;袁雪芬创造的新(尺调)腔淳朴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是“袁派”艺术的特色标志。这些创新,在弥补戏曲自身不足的同时,也与时俱进地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戏曲人,为戏曲艺术生命的延续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已近七十高龄的戏曲大师裴艳玲说:“有人说我守旧,我觉得我还守得不够。如果我守得再深一些,我今天取得的成就远非如此了……”可见,创新只能是在继承传统之上的填补与修正,抛开传统的“拿来主义”不仅不是创新,而且只能是遗下“无知者无畏”的笑柄。
   相比之下,现在的一些“创新”为什么不被观众接受,就不难理解了。戏曲是什么?戏曲是写意的艺术,戏曲是表演的艺术,戏曲是集戏曲文学、音乐唱腔、舞美灯光、服装造型等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要把观众重新请回剧场,前提就是要让观众看到和听到真正的戏曲。在写意的表演舞台上,空灵是它振翅翱翔的天宇。当有限的舞台被层楼建筑、转台阶梯,甚至是活马走兽等等所占据后,试问演员表演的空间还剩几何?观众走进剧场,是去看建筑、去看动物、去看你把机关设计得多巧妙吗?都不是,观众是去看戏、去听戏,去欣赏表演、去享受艺术的。“没戏啊”、“不像戏了”……这样的感叹从很多走出剧场的观众的口中随时可以听到。    戏曲为什么“没戏”、“不像戏”了呢?首先,从创排一台戏开始说起。二十多年前,一台新编戏曲剧目的排演成本很低,也就一两万至几万元不等,那时的从业者很敬业也很本份。剧团的投入都用在剧目上,演职人员也都竭尽所能地把一台戏写好、排好、演好。成功了,是大家的荣誉,反响不好,人人都会觉得羞愧。可以说,那时的环境还是相当适合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各剧种的戏曲编剧是在“十年磨一戏”的谆谆告诫中,一字三省地苦吟成文,一个剧本反复修改几遍、十几遍是常情。排演是在前辈老师的“传”、“帮”、“带”下一丝不苟地抠戏、揉戏。无论是在剧本讨论会中,还是在排演场,随时都可见到主管艺术的局长等领导,他们和大家一起劳作、一同奋斗、一起呕心沥血,仅仅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要把最好最美的艺术奉献给观众!当岁月的年轮驶进二十一世纪,躁动、功利开始冲击了这种艺术生产氛围,创排一个新戏从以往的面向观众转向了單纯的谋求获奖。目的变了,生产的格局也随需要而变更。加之一个剧目的生产成本也已拥有数百到千万元之巨,庞大的名利诱惑下,戏曲艺术本身的价值已经微不足道。对基层来说,戏曲成了向上面索要拨款的“人质”,对上面而言,戏曲只是谋求荣誉的“道具”。不管这“道具”是鸡是凤,只要能拍拍翅膀便大功告成。于是乎,外请主创旋即成风,无论你对地方戏知之多少,也无论你是否谙熟戏曲,只要你身后有人脉(能捞评委票的),那么主创之座上宾非你莫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位戏曲名导一年中辗转各地排了五部戏曲,业内人士惊讶质疑“如此赶场,能出好戏?”时隔数年后,就是编剧一年写个七、八部剧本,也不足为奇了。如此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戏曲”多半已经难分姓氏雌雄,话剧加唱式的、戏曲歌化式的,至于内容理不清道不明的、文不通水词泛滥的是应有尽有。奖评完了进仓库,耗费巨资做的新剧除了收获的一张奖状上写着大名外,没有几个观众还能记得住它。有人把这种现象定论为“权利艺术”,虽贴切,但对戏曲来说,很悲剧。
   其次,还是那句老话:必须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不错,戏曲是歌舞演故事的艺术,但别忘了,故事的主体是人物的塑造。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是入戏的前提,因人生事与因事由人其结果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品质。在很多传统经典剧目里,比如京剧《锁绫囊》、越剧《追鱼》、黄梅戏《天仙配》都是遵循着从刻画人物出发来结构剧情的创作规律的,只有人物立住了、鲜活了,这样的戏才耐看、经看。现在的很多戏,要么是只见故事不见人,作为戏曲主体的人物反而成为了为故事服务的工具;要么是把人物弄得不伦不类,比如:有的新版本《天仙配》,本来应该是随董永去上工的布衣粗裙村姑,却偏要着身绫罗绸缎。演员追求美艳无可厚非,但剧中人物的美是于质朴中呈现的,过度的华丽反而得不偿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此打住。说实在的,对从业者来说,戏曲艺术是一种很“磨人”的艺术,尤其对于主创者编、导、演来说,的确须经过一番十磨九练的经历考验。静下心来苦学,耐住寂寞坚守,在当下也许不太现实,但是既然从事了这一行,至少请善待它。
  (作者单位: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朱光潜曾把文艺评论分为四类,“向来批评学者有派别的不同,所认到的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我们把他们区分起来,可以得到四大类。第一类批评学者自居‘导师’地位。他们对于各种艺术先抱有一种理想而自己却无能力把它实现于创作,于是拿这个理想来期望旁人。……第二类批评学者自居‘法官’地位。‘法官’要有‘法’,所谓‘法’便是‘纪律’。这班人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然后以这些纪律来衡量一切作品,和它们相符合的就是美,违背它
期刊
对这两年的文学,虽然有大致的了解,但没有做过系统的梳理。我就结合自己有限的阅读谈谈对这个话题的理解。   我想,之所以我们经常要谈“中国文学的现象与问题”,其深层原因,恐怕还是源于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创新与发展感到焦虑,同时又抱有很大的期待。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谈文学原创力,谈文学创新,这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语言创新、结构创新、思想创新等等。但我觉得有一个创新很重要,但没有被我们充分关注到,就是文体的
期刊
一   在欧美文学之中,法制题材一直就是一个热门题材。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涉及到法律案件当中法律和人性的冲突。如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与沙威,就代表着人性与法律正义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读者对于法律与人性之间矛盾的思考。小说中的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了十九年的苦役,沙威作为一个法律执行者代表着法律的威严。然而,他在目睹了冉阿让的善行之后,却在执法和人性之间产生了动摇,逮捕冉阿让是不人道的,不
期刊
湘西民间歌谣是湘西地区民俗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民众反映生产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其历史悠久,传唱广泛。朱熹《楚辞论集》中:“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请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说的就是湘西民间歌谣中的巫歌。而除了祭祀庆典这种正式场合演唱的巫歌之外,还有山歌、小调、劳动歌、风俗歌等,以一种更为轻松、自然的方式渗透于湘西人的生命形态之中。在湘西,几乎无人不歌,无事不歌
期刊
巴西戏剧家奥古斯特·博奥的记录剧场观念在当代戏剧界广受关注,博奥理想中的戏剧是普通民众走上舞台,亲自再现自己的命运、经历和境遇,获得与文化精英对等的表达权,揭开被精英趣味和乌托邦理想淹没了的现实人生世相。从某种程度来看,香港话剧团创排的《最后的晚餐》,可称是非纪实版的记录剧场。尽管不是亲历者的现身说法,但是大幕拉开,细微毕至的舞台布景,就像是白描一般地展现了遍布在香港“下只角”的蜗居陋室,依然让人
期刊
2010年网络电影《老男孩》一经推出,引发全民普遍关注,昭示着“青春怀旧”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生产力;2011年台湾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接连打破台湾和香港票房记录,随后中国市场出现了一大批诸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1、2、3)》《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一系列以青春怀旧为主要叙事题材和内容的影片。在市场化背景下,它们不像传统类型电影那样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固的类型规范
期刊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对报告文学作家尤具针对性和启发性。他说,我们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张春燕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向东找太阳——寻访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令人感到特别惊喜。这部作品实际上就是写下了一种“崇高之美、信仰之
期刊
一  尽管西方的古典美术与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美术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在不遗余力地压制美术中的自然主义的过度蔓延与发展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十七世纪的荷兰绘画有着较为深入的自然主义尝试,不过在古典与学院的标准看来,这种艺术过于在乎现实细节,会妨碍宗教、神话思想的叙述与诠释。在十九世纪,一种类型的自然主义以“现实主义”的名义,掀起了对古典主义“专制(贵族的)”艺术的反抗,获得了“民主”(表现底层大众
期刊
叙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之一,是人认识世界、组织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生活中处处在叙事,而叙事又天然地与时间保持着联系。“故事”本就是指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发生的事件。所以,叙事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正式诞生后,首先专注于其时间维度的研究,而其空间维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直到20世纪末,在“空间转向”这一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推动下,叙事学研究中的空间问题才开始凸显。青年学者龙迪勇凭借敏锐的学术眼光,
期刊
诗歌这种文学体载是令人着迷并且痴迷的,同时它也是最令人不可随意断定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在浩荡的文学史上,诗歌始终以或柔婉或刚烈或缅怀或呐喊的作用贯穿着,不曾有过片刻缺席。它的身影在文字史上最为蜿蜒绵长,也最为引人注目。其间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如何写好一首诗歌,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这个问题与别的体载最大的区别在于,诗歌的文字性格与形态一度被打上极多的流派标签,成为各个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品格的人的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