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11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史利玉,, 来源: 年份:2007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玉米粗缩病和灰斑病是影响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病育种的成效取决于对抗源和抗......
[学位论文] 作者:史利玉,,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2010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感病植株显著矮化、不抽雄、雌穗不结实或籽粒少、产量严重损失甚至绝收。开展...
[学位论文] 作者:史利玉,,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2014
玉米灰斑病是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对其抗性进行遗传解析和基因定位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161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全基因组分布的41101个SNP标记对...
[期刊论文] 作者:史利玉 王程 潘金豹,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9
摘要:《植物数量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基本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植物数量遗传学》的课程特点和课程教学现状,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王芳,南张杰,史利玉,,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16
以448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玉米全株的品质含量指标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进行评价,筛选高蛋白/淀粉、低纤维的青贮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在所...
[期刊论文] 作者:史利玉,宋振伟,张金渝,杨新泉,, 来源:中国科学基金 年份: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支持玉米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以近15年(2001—2015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学基础与作物学学科中所有以玉米及其生长环境为研究对象的面上项...
[期刊论文] 作者:严明理,史利玉,宋振伟,张金渝,杜生明,, 来源:中国科学基金 年份: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主要渠道,它面向全国科研人员,以“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
[期刊论文] 作者:林淼,张秋芝,史利玉,刘蓓,王红武,潘金豹,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20
48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48h 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48h IVDMD)是衡量青贮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为了初步探究玉米秸秆消化率的分子遗传机理,以341份玉米自交系为材...
[期刊论文] 作者:林淼,张秋芝,史利玉,刘蓓,王红武,潘金豹,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21
中性洗涤纤维(NDF)是衡量青贮玉米纤维质量重要指标之一.以341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于2018年在沈阳和通辽种植并收获,对其秸秆NDF含量测定.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高质量的6 2...
[期刊论文] 作者:吕香玲,李新海,郝转芳,吉海莲,史利玉,张世煌,,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7
利用玉米自交系掖478与中自01构建近等基因导人系群体(BC4F2),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甘蔗花叶病毒鉴定获得抗病植株。采用38个SSR标记分析抗病株基因型,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在玉米第3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凯欣,程子萌,杨艺涵,张德贵,李新海,史利玉,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21
茎秆是玉米植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植株倒伏、籽粒产量密切相关.研究我国玉米茎秆性状变化趋势,探讨不同年代茎秆性状演变规律,为我国玉米抗倒伏及高产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本研...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大刚,余向阳,刘正辉,史利玉,罗晶,杨新泉,, 来源:中国科学基金 年份:2015
省级农业(农牧、农林、农垦)科学院(以下简称“省级农科院”)作为各省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2011...
[期刊论文] 作者:宋振伟,张金渝,史利玉,严明理,杨新泉,杜生明,, 来源:棉花学报 年份:2017
为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和棉花科研项目申请,本文以1995―2014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棉花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领域面上基金、青年基金与地区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项目数...
[期刊论文] 作者:吕香玲, 王邦太, 史利玉, 石红良, 谢传晓, 李新海, 张世,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史利玉,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翁建峰,张世煌,潘光堂,,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目的】通过开发抗玉米粗缩病实用分子标记,实施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明显提高抗病育种效率。【方法】在对国内外152份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抗病自交系和感病...
[期刊论文] 作者:吕香玲,王邦太,史利玉,石红良,谢传晓,李新海,张世煌,,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目的】玉米矮花叶病(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是中国和欧洲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明显提高抗病育种效率。【方法】本文采用改进的BSA法(bulked segregant a...
[期刊论文] 作者:王帮太,吕香玲,席章营,史利玉,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09
开发实用分子标记和高效检测技术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本文采用“一致性”抗甘蔗花叶病毒QTL区间的InDel-186标记对BC2F2群体[(掖478×齐319)×掖478]的379...
[期刊论文] 作者:吉海莲,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吕香玲,史利玉,张世煌,,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07
以玉米遗传连锁图谱IBM22005Neighbors为参考图谱,通过映射整合不同试验中的抗玉米丝黑穗病QTL,构建QTL综合图谱。在国内外种质中,共发现22个抗病QTL,分布在除第7染色体外的9条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帮太,吕香玲,席章营,史利玉,谢传晓,李新海,张世煌,,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年份:2009
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是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开发抗矮花叶病基因分子标记是开展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本文基于玉米6.00-6.01区域的“一致性......
[期刊论文] 作者:吕香玲,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吉海莲,史利玉,张世煌,, 来源:遗传 年份:2008
收集了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基因/QTL定位信息,借助玉米遗传图谱IBM2 2005 Neighbors进行了整合。在国内外研究中,累计报道81个抗病毒基因位点,分布在玉米7条染色体上,比较定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