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7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清编译,吴志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Wegener肉芽肿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道肉芽肿病变和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患者有针对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蛋白酶3的自身抗体,抗体的滴度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并可预测疾病是否复发,此病用免疫抑制疗法特别有效,这些证据都支持Wegener肉芽肿......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清综述,吴志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它可选择性地抑制T、B淋巴细胞中的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口服后迅速水解为霉酚酸,不良反应较轻微。近年来霉酚酸酯已被用来治疗银屑病、寻常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及狼疮性肾炎等免疫性皮肤病,并取得了可喜......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清综述,吴志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各种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及粘附分子均参与其中,而其中心问题就是T细胞如何从外周血管逸出而迁移至皮肤,这一过程即被称为皮肤定居或皮肤白细胞移行,其分子基础在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文中就这一问题作了探......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清编译,吴志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慢性或复发性荨麻疹性损害在临床较为常见,多被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其中30%患者是由IgG型抗IgE受体或IgE自身抗体所致,只有少数(约10%)患者可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此病还可作为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低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
[期刊论文] 作者:武钦学综述,吴志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7
p16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9p21上,它所编码的p16蛋白能结合并抑制CDK4或CDK6激酶活性,继而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CDK4或细胞周期蛋白D1/CDK6复合物对关键底物pRB的磷酸化,阻滞细胞周期G1期进展,抑制细胞增殖.故p16-细胞周期蛋白D1-CDK4-pRB组成一个G1期调控通路.p16......
[期刊论文] 作者:樊翌明编译,吴志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外阴痛是以灼痛、刺痛、触痛或刺激为特征的慢性外阴不适。外阴痛综合征指无明显感染和器质性病变的外阴痛,包括外阴前庭炎和感觉异常性外阴痛。现详细介绍外阴痛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伟,吴志华(审校),彭一平(审校),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叶萍(综述),王晓川(综述),吴志华(审校),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5
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两个靶位,其分别由GyrA、GyrB和ParC、ParE两组基因编码.大量研究表明,这两组基因的变异与人型支原体氟喹诺酮的耐药密切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郭红卫综述,吴志华审校,钱起丰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尖锐湿疣患者Th1型细胞因子水平普遍降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相对普遍增高,Th1细胞活动处于弱势,Th2细胞活动相对强势,免疫反应由病毒激发的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倾向于Th2亚群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从而不能有效进行细胞免疫应答清除病毒。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叶萍综述,王晓川综述,吴志华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9
淋球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淋球菌外膜蛋白结构改变所致的膜通透性下降、细菌对药物的摄取减少,可能是导致淋球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的―种重要机制,而最新研究表明:C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与淋球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之间密切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伟(编译),吴志华(审校),彭一平(审校),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李润祥(综述),朱慧兰(审校),吴志华(审校),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07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一种光敏性皮肤病,好发于中老年白种人男性,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临床表现主要为暴露部位出现慢性苔藓样变,大部分对光敏感,治疗主要是避光、外用糖皮质激素、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