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19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06
为了重振现实主义主流精神,必须重新解读现实主义。本文首先论述“意象主义”就是“中国式现实主义”;继而通过对徐悲鸿和新金陵画派的分析,论述他们对现实主义艺术发展的特...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 年份:2004
在20世纪形形色色的中国美术思潮中,真正形成完整体系并在艺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当首推徐悲鸿倡导的写实主义。这一体系在中国画领域内经蒋兆和承传与发挥,进而演...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 年份:2009
以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新金陵画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最重要的中国画流派之一,受到海内外艺术界、鉴藏界的高度重视。但不无遗憾...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 年份:1983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思想中,对塑造艺术形象的审美要求,代有论述。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了“类型”论,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所谓“类型”,是相对于“典型”而说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0
一、古典传统与现代传统历史画,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未冠其名。比较流行的是在宫廷画功臣图,如西汉宣帝在麒麟阁画十一功臣图,东汉明帝在南宫云台绘二十八将。唐代张彦远...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自古以来中国画派大略有两种:一种是画家艺术传派,一种是地域群体画派。画家艺术传派是因唯一开派者师承传授和风格影响而成的画派,如黄筌画派、波臣画派。地域群体画派是因...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03
可以说,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和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都以其宏大的规模超过了以往的展览活动,同时,中国美术馆的全新亮相和各种类型美术馆的纷纷出台,无...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04
20世纪中国画坛的变革风云激荡,其间,六个地域性画派的形成与活跃,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是:前半叶的岭南派、后海派和京派,后半叶的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和新浙派...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6
范石甫是一位诗、书、画、印四者兼长且具个性风采的花乌画家,在20世纪“反传统”之风盛行的年代,江南水乡小城金坛能够出现这么一位近于传统文人画品格的人物,实在难得。难怪当......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85
张文俊同志早年就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在国立艺专曾受业于李可染、郑午昌。对革命事业和祖国建设的挚爱之情,促使张文俊对生活中这方面的素材抱有强烈的兴趣。在五十年代,如...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15
1964年3月,中国美术馆举办长达40天的"钱松画展",反响强烈。那时我正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三年级就读,《红岩》的艺术成就、"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样板"(华君武语)的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 年份:2015
凡是优秀的山水画作品,都具有“人化的自然”之品格,但因处理主客体关系的艺术表达方式不同,又可区分为实象、意象、心象三种类型。心象山水往往是以经过重新建构的传统语言...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 年份:1980
人体美术在中国民族中能扎下根吗? 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杞人忧天”,但从创作实践和最近展开的讨论中,我总感觉到,问题远比某些专家想象的复杂。 人体美术的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05
纵观当今花鸟画坛,工笔画颇为兴旺且多创新,而写意画(简笔画)尤其是大写意画却不尽如人意,以致在全国美展中罕见踪迹。平日里佳作时或相遇,较多见熟练的老套和草率的粗...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 年份:1997
提起江苏的徐天敏,中年以上美术界人士差不多都知道。40多年间他所做的大量美术组织、领导工作,特别是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期间所做的开拓性的奉献,已使他名播海内外。然而,...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中国美术 年份:2014
自古以来中国画派大略有两种:种是画家艺术传派,种是地域群体画派。画家艺术传派是因唯派者师承传授和风格影响而成的画派,如黄筌画派、波臣画派。地域群体画派是因思想、风格......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中国美术 年份:2013
当代对画派的认知存在着过于宽泛和过于狭窄两种倾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前辈学者将"扬州八怪"正名为"扬州画派",已突破传统的画派界定理论。其后,"清初金陵画派"...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5
从30多岁到70多岁,从风华正茂到两鬓苍苍,见证了丁观加上下求索的艺术之旅。而今面对独具一格的"丁家山水",我感到由衷的欣喜。自1978年丁观加负责重建镇江市国画馆(1982年改名...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2009
俞剑华学术精神的内涵丰富,有其独特的一面,他还重视文献资料与实物遗存的结合,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结合,很值得总结和弘扬。俞剑华在中国美术史论界拥有众多的学术知音、敬仰者......
[期刊论文] 作者:马鸿增,,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04
孙晓云似乎注定是为承传"二王"书法文脉而生的。在她既往的书法生涯中,我看到了诸多当代书坛少见的特质。其一,家学渊源,起步特别早。她的外祖父是古文字学家、书画篆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