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25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5
"正始之音"作为指称正始时代哲学与文学互融性的通约概念,近年来在一些文学史与文学思想史的著论中被援用,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这种质疑的背后表现出如何看待中国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汉魏以来,士人在扬弃两汉儒学的过程中,对人与宇宙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产生了浓重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的产生,同汉末以来的战乱频繁、时疫流行和政坛之祸的社会环境感染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史上,《世说新语》所开创的文艺批评方法,彰显出来的思想性,对于先秦两汉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形态的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到唐宋时代的诗话批评形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年份:2014
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内在生命力,它关注文学本原问题,形成了一以贯之的原道学说,而“问道”则是对于“原道”的补充与反拨。没有“问道”意识与方法的充分运用,文学批评领域的“...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20
谢灵运的诗歌除了受到"自然可爱"的嘉赏以外,还有"以繁芜为累"的诟病。钟嵘《诗品》已经对此作出"繁富宜哉"的回应,并将谢灵运放置在"上品"的轴心位置。但是,前人较少阐明钟...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0
中国古代不仅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美育思想学说,而且历代统治者还有一套推动美育实施的途径,曾经培养出了许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各类人才。传统美育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9
中国古代文论与学术智慧有着内在的联系,无论是在谈创作论还是在谈谈鉴赏论方面,都强调认识与体会的统一,可知与不可知的统一,而不同于现代文艺学的认识论的逻辑性。认识这种人文......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4
诗兴鉴赏与诗兴创作是中国传统审美与文艺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以直观的感兴形式融入了认识成分,是情与理的结合.其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在对待自然与社会的特有的泛神论般的情志,有...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孔子秉承了先秦以来思想对话的传统,在其教育学生、从事文艺批评的活动中,重视对话,通过对话营造精神境界,彰显审美人生,在方法上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直观形象、富有当...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0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正处于严峻的挑战之中:一方面正经受着现代化过程摆脱体制僵化、愚昧无知、贪污腐化与经济变革等痛苦,另一方面正经受着西方传来的后工业文明价值解体的冲击,因而当代中国的美育悲壮的使命,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其重要任务,一是人生价值的启悟,一是人......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六艺之教”是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雏形,其中也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夏朝时就已形成了兵革教育与礼乐教育,到了商朝,进一步发展了“六艺之教”,至周代初年,则将礼乐教育与维系宗法社......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北京政协 年份:1997
所谓精神家园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它指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精神世界范畴。有时候,精神家园又与一定的宗教追求相联系,往往指人的灵魂归宿。今天我们所说的精神家园,显然是指建...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7
国学与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在现代命运多悲.然而,历经磨难,生生不息,在今天的生命力更得到激活。...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2008
几千年前,来自荆楚的风俗至今仍令每个人难以忘怀,无论是龙的子孙在水上飞翔的咆哮,当年江边形容枯槁的诗人的飘飘广带,还是层层苇叶中包含的甜蜜。可以说,它是中华文化魂魄...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天赋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作家论中的重要内容 ,是中国古代文人有鉴于文学创作的主体特性而提出来的理论 ,这种天才论以文气论为基础 ,强调文艺家的先天禀赋是决定创作成功的先决...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萧统的《文选》编选,不但反映其选文标准,更重要的是其对人生价值观的探讨体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正始时代的风云巨变与嵇康本身内在特质的结合,使其形象在生前被偶像化、在...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论及汉魏六朝音乐以悲为上。这是极具启发意义的。自东汉末年以来(本文所说汉魏六朝中的汉,系指东汉末年),由于时代环境的感染,产生了以悲哀...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9
汉末建安文学的繁荣,一个显著亮点便是文坛领军人物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士进行坦诚的思想对话,对话广泛涉及文学的价值观念、文士的才性等问题。在思想对话中,各种文学批评的话...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曹操的诗历来被后人称为梗概多气,“古直悲凉”。但这类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直觉性,缺乏艺术哲理的分析。曹诗的特点从审美理论角度来说,应属崇高的范畴。如果借用唐末司...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济喜,, 来源:北京政协 年份:1998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禁书运动,比如秦始皇时代曾采纳宰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并明令民间严禁收藏《诗》、《书》、《礼》、《易》等儒家典籍,有违反法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