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短时记忆中的面孔种族效应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孔识别中有一个非常稳定的现象就是面孔的种族效应,即人们对本族面孔的识别和记忆成绩要好于对他族面孔的.这一效应被认为是面孔认知加工专家化的表现.大量研究发现在知觉和长时记忆任务上都存在本种族优势.从知觉到长时记忆,人类认知加工系统中还存在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视觉短时记忆.一些研究发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任务中,与知觉和识别一样,被试对正立面孔的短时记忆容量高于倒置面孔(Gauthier et al.2007,2009).
其他文献
自我意识是人类认知经验的中心特征。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事件的认知会受到自我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影响。例如,对于“打架”,当该事件与自我无关时,如“张三殴打李四”,我们会倾向于客观地把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动作的实施者“张三”;而当该事件与自我有关时,若是“张三殴打我”,我们仍然会倾向于把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动作的实施者“张三”;然而,若是“我殴打李四”,我们则会倾向于把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动作的接受者“李四”而非动
返回抑制是指当刺激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时,个体的加工效率降低的一种抑制性注意机制。在涉及眼动的搜任务中,该注意机制同时有空间和时间领域的行为效应。前者指注意返回到先前注视位置的时间长于控制位置,后者指注意返回到先前注视位置的概率低于控制位置(Posner & Cohen,1984;Klein & MacInnes,1999)。这两方面均能够提高视觉采样(搜索)的效率(Klein,198
已有研究表明预存知识表征对重复启动效应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然而,大多研究以中性刺激为实验材料,未有研究同时关注预存知识表征和情绪效价对该效应的交互影响;时间间隔对重复启动效应的调节也受到高度关注,但时间间隔对情绪材料重复启动效应的调节机制尚未报告。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将国际情绪性词库(ANEW)中的词汇翻译成的中文双字词为实验材料,并控制这些词的情绪效价,以探究词汇判断任务条件下不同时间间隔对具有不同
阅读文本时,读者对文本中的语义内容进行加工和整合.近年来研究发现,该过程受注意等基本认知过程的影响,当采用强调词“是”等语言学线索来标记目标信息(如,“听说是小明买了快餐”)时,读者对目标信息(“小明”)的加工速度变快,这表明目标信息得到了更多注意,从而其加工效率更高.本研究关注这种注意分配机制是否受到词汇可预测性的影响.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操控了词汇可预测性.实验一中,可预测性(高可预测性vs
人眼的注视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向性。个体会跟随他人的注视方向转移自身注意,这种现象被称为注视追随。注视线索效应是注视追随的量化指标之一,即在线索化范式中,相对于注视相反方向(线索无效),个体对注视方向(线索有效)出现的靶刺激反应更快。大量研究发现,阈上的注视线索可以诱发经典的注视线索效应;阈下的静态注视线索(仅斜视面孔)不能产生线索效应,而动态注视线索(直视面孔后紧随斜视面孔)则可以产生线索效应。但是
人们通常认为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对执行控制有重要的影响,且执行控制的加工需要意识的参与。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执行控制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反应抑制,可以被阈下诱发。因此我们研究了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是否对阈下反应抑制产生影响。在实验中个,被试需要完成一个包含了改进的Go/No-Go 任务的奖励启动范式组成的实验。奖励启动范式由阈上高奖励,阈上低奖励,阈下高奖励和阈下低奖励四种奖励条件组成。改进的Go
注视线索效应是一种由他人眼睛注视方向引导观察者注意转移的现象。已有研究支持注视线索效应是一种外源性的注意转移,主要基于其不易受到自上而下意志控制的特点,满足自动加工的非意向性原则。但在以往研究采用的注视线索范式中,注视线索对靶子位置都是无预测性的,被试并不确定靶子将会出现在哪边,因此自上而下的执行对注意的控制作用就不够强。本研究为了加强自上而下的控制作用,在注视线索范式中加入位置提示图形以设置确定
数字的心理加工机制问题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关注的领域.数字空间联合反应编码效应(SNARC)为数字空间表征模型提供了明确的解释和证据.迄今为止,虽然已有关于背景信息与数字加工之间关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只是从持续时间的角度(Aitao Lu,Bert Hodges,Jijia Zhang,John X.Zhang,2009)或者价格比较的角度(Thomas &Morwitz,2005)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
会议
人的视觉系统能够主动适应动态的视觉环境,自如地处理不断变化的客体时空信息和表面特征信息,保证客体表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以维持稳定的视觉意识。这种能将同一客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视觉呈现联系起来的视觉功能被称为客体保持(object persistence)。已有研究普遍认为时空连续性(spatiotemporal continuity)对于客体保持具有重要意义,而客体表面特征线索(surface
计算机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存储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人-机交互系统中,人们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是否有其独特之处?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人-机系统中人类记忆加工的特点及其神经机制。实验一验证了记忆的“谷歌效应”(Sparrow,Liu,& Wegner,2011)。学习材料是存储在两级文件夹里的40 文本文档,每个文档内容是一个句子。在学习阶段,要求A 组学习这40 个文本文档,并告诉被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