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干预气虚质的临床观察及其血浆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来源 :第五次“治末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暨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补中益气丸干预健康气虚质人群的临床疗效,探讨补中益气丸干预健康气虚质人群代谢紊乱的机制. 方法: 应用中医体质量表、亚健康调查表、生活方式量表和体检报告进行健康与体质状况判断,再进行面谈并采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进一步筛选健康人单纯气虚质,并将其随机分为气虚质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干预组应用补中益气丸干预1个月,随访观察研究对象的主要疗效指标为气虚质转化分改变情况,次要疗效指标为其他体质转化分改变情况和亚健康量表评分和生活方式量表评分;进行平和质与气虚质及补中益气丸干预气虚质的代谢组学研究. 结果: 完成观察共68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干预1个月后,主要评价指标即气虚质转化分,干预组有所下降(分数越高气虚质症状越明显),其用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5,P=0.000),而对照组在观察1个月后气虚质转化分较观察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5,P=0.26).健康气虚质与健康平和质血浆1H NMR分析得出:气虚质组与平和质组血浆中对分类贡献较大的特异性代谢物1 1个,包括甜菜碱、脯氨酸、亮氨酸等,且这些差异代谢物与脂肪酸代谢、三羧酸循环、鸟氨酸循环、氨基酸代谢等多个代谢通路相关.补中益气丸干预组用药前后血浆中对分类贡献较大的特异性代谢物35个,多为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能量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与脂肪酸代谢、三羧酸循环、鸟氨酸循环、儿茶酚胺合成、氨基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糖异生等多个代谢通路相关. 结论: 气虚质可以通过补中益气丸进行改善和调理;应用补中益气丸干预气虚质后,其与三羧酸循环、氨合成相关的氨基酸、脂类、蛋白质有所降低,说明补中益气丸调节了气虚质的这种代谢紊乱.
其他文献
国家医疗卫生改革进行了3年,都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是难点.通常国内的医院院长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医疗卫生的改革,等待各种改革的政策措施出台,而不是主动积极的参与。实际上,美国的医院院长首先关注和研究的是卫生政策,探讨体制机制,寻找有效途径建设和管理医院。提出办院形式不重要,关键是医院评价,医院布局不重要,关键是社区服务,医院规模不重要,关键是医院内涵,病人数量不重要,关键是患者质量,信息投入不重要,关键是
医疗行业的改革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也落后于其他行业的改革,未来的10年将是我国医疗体制发生一系列变革的10年,公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部分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医院改制重组;二是对仍保留公立医院性质的医院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公开,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未来我国医
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4月6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医疗改革的明确态度和各地试点的有序展开,医师多点执业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铺开.通过
"北京同仁徐文事件"、"哈医大"等事件发生以后,进一步将医疗环境的恶劣现状摆在我们的面前.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医患关系由此变得紧张,但其中医疗事故并未呈正比地增长.因此,从近年来发生的医疗纠纷或惨案中不难发现,在医患沟通层面暴露的问题远远比诊疗操作上、技术水平方面更为突出.换句话说,医患沟通的问题是医疗纠纷高发的重要原因.据中国医师协会近年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表现为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心理性亚健康状态与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证候分布研究,其结果显示以脾气虚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脾虚湿困证、气虚证等为常见中医基本证候。本课题组依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借鉴现代医学的预防理论,并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基础,提出“亚健康的三级干预方案”。这是目前国内首次提出的系统性防治亚健康的干预方
目前关于体质的研究正成为热点问题,特点是在《中医体质量表》的发布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亚健康和中医体质.体质可分为平和体质和偏颇体质两类,其中偏颇体质又分为8种,阳虚体质是偏颇体质中的一种.王琦教授发布的中医体质量表的发布,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分类方法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体质研究。从上述研究内容可以看出,目前有关阳虚体质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等偏少,阳虚体质的调理仅提出原则性指导
中医学认为,健康状态应为“阴平阳秘”,这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是体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在机体的自稳调节作用下达到内环境与外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若来自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引起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失去应有的自稳调节能力,会逐渐出现内外环境的失衡,当这种不平衡达到一定的“阈值”,也就是发病所需最低界限,便可发展为某种疾病。这种从平衡到失衡的变化,是一个由健康到不健康的动态过程,“亚健
人类医学的发展和疾病的发展,其实与整个社会的逐步离道失德是同频同步的过程。人类逐步的失德,心智越来越复杂化,同时造就了医学和疾病的繁复性发展,当忠义、诚信、孝德也丧失殆尽之时,也必将是现代医学危机时代的到来。道家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她分为文道、武道。“文道“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体系庞大的文化系统。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是一种自身实证基础上的医学技术,她已经超越世俗“眼见为实”智
我国悠久的历史蕴含了丰富的饮食文化."食饮有节"是古代中医饮食养生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丰富的内涵对现代合理饮食结构构建、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食饮有节”饮食理念对科学健康饮食习惯形成的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调节饮食结构使之合理、调整饮食时间使之正确、合理搭配营养使之均衡。饮食与疾病关系密切,一方面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胃炎、胃溃疡、肝炎、胆囊炎、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和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目前中医药文化传承存在认同差异,认识差异,以及地位差异。而中医药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中医药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药文化的薪火相传关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