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射流置于圆柱后驻点对流场的影响

来源 :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二维狭缝合成射流出口放置于圆柱后驻点,通过水槽PIV实验研究合成射流对圆柱绕流流场特性的影响。圆柱绕流雷诺数为950,尾迹涡脱落频率0.30Hz。实验中固定合成射流激励器振幅,研究改变激励器频率对圆柱时均速度场以及雷诺应力场等的影响。没有施加控制时,圆柱后缘尾迹区由于流动分离形成一个较大的回流区。增加激励频率,合成射流出口速度和涡量强度相应增大,圆柱后缘尾迹区速度亏损减小,致使流场拓扑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尾迹区内会依次形成两个、一个回流区直至回流区完全消失;雷诺应力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尾迹区外侧雷诺应力逐渐减小并且峰值向上游移动,回流区完全消失以后,雷诺应力随射流出口速度增加而增大,并且分布形式也会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在室温下,对35CrMo钢进行了系统的循环变形实验研究,分析了材料的棘轮行为特性和棘轮-疲劳交互作用,重点讨论了平均应力、应力幅值、应力峰值保持时间和加载波形对材料全寿命棘轮行为及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35CrMo钢表现出明显的循环软化特性;其棘轮行为具有明显的时间相关特性,棘轮应变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峰值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从而导致低周疲劳寿命的降低。应力峰值保持和正弦波加载过程中产生
在用有限元法进行人体椎间盘生物力学分析时,椎间盘纤维环本构模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提出准确的椎间盘纤维环本构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变得十分重要。作者前期提出了一种考虑基质与纤维剪切相互作用、适用于人体椎间盘纤维环的各向异性超弹性纤维加强材料本构模型,本文就是利用实体标本实验数据对这一模型进行数值验证。利用影像诊断技术(CT扫描)获得人体腰椎L3-L4节段的三维模型,建立包括椎
为探寻玻璃纤维布粘贴层数对加固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5个单层和两层GFRP布的加固梁进行了三点弯曲加载实验,表明提高粘贴层数可以明显提高加固梁的受弯承载力,但同时降低了加固梁的延性。通过对外贴FRP加固梁电测跟踪测试,结合力学模型和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了GFRP 板的轴力分布及其与混凝土界面之间的剪应力分布。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是一台高性能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科学研究装置和公共实验平台。纳米Al2O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Glidcop Al-15具有高热传导、高强度以及高温稳定等优良特性,是SSRF前端挡光元件的制作材料。研究Glidcop Al-15的低周疲劳行为,准确预测其受高热负载作
基于损伤力学—有限元方法,开发了ANSYS_APDL—FORTRAN程序,对带板连接件在复杂载荷谱作用下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和扩展寿命进行了预估。引入基于热力学原理的损伤驱动力构建了分式形式的含多个参数的损伤演化方程,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确定方程中的材质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带板连接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上下板之间以及板与铆钉之间添加面—面接触对。借助ANSYS与FORTRAN语言的接
本文通过构建界面裂纹的应力函数,应用分离变量的方法得到控制方程的解,旨在寻求由均匀材料和功能梯度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物理弱间断线上平面问题(裂纹与材料的梯度方向垂直)的高阶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所得解类似于均匀材料中裂纹问题经典的Williams解,此解是断裂力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它是其它许多方法的基石(如边界配点法等),从而为解决非均匀材料中的裂纹问题及其工程应用提供了的理论基础。
本文简单介绍了等离子体作动器及其在流动和流噪声控制中的应用,尤其是用其来控制某个起落架简化模型的宽频噪声。模型包括一个圆柱体和支撑部件。基本控制原理是采用等离子体主动控制圆柱体尾流,降低尾流与后部支撑部件的耦合,从而达到降低白噪声的效果。PIV被用来流动显示研究流体控制激励;近场麦克风阵列和远场麦克风则用来研究声学效果。在30米/秒、雷诺数2.1×105的情况下,我们获得了3分贝的噪声控制效果。
通过求解Reynolds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组(RANS),研究了一种新型Gurney襟翼——等离子体Gurney襟翼对NACA 0012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其中等离子激励器采用了在动量方程中添加体积力源项的唯象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Gurney襟翼可以有效增加翼型的升力和低头力矩,流场分析表明其作用机理和传统的Gurney襟翼改变翼型后缘Kutta条件的机制完全相
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要求有高的升力系数,而在襟翼后缘流动分离严重,阻碍升力系数的增加,可以采取主动流动控制的方法控制分离,提高升力系数。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SST k-w湍流模型,针对某多段翼,在襟翼设置吹吸气孔,分别进行吹、吸气控制,通过改变流量和孔的位置,进行了襟翼上翼面吹、吸气流动控制对二维多段翼型升力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吹、吸气技术均可获得更高的升力系数,且能延迟边
高性能和多功能新型合成射流激励器是合成射流技术实现高效流动控制并开辟新应用方向的关键。论文首先对各种结构合成射流激励器进行了介绍,重点对近几年提出的几种新型合成射流激励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和归纳,特别指出的是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是有别于传统激励器的一种新型合成射流激励器。尔后,对传统“合成射流”的定义范畴进行了拓展,并通过对合成射流产生方式即激励器腔体压强增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