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深度基坑不同施工方法对周围土体影响的比较与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上海某隧道风井工程为背景,讨论了气压沉箱和地下连续墙这两种工法对周围土体的影响程度。简要分析了气压沉箱与地下连续墙在大深度基坑工程中施工原理与工艺的差异性,并针对各自施工特点建立了可以定量评价基坑施工过程对周围土体影响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比较分析了在基坑开挖各个阶段两种不同施工方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周围土体水平位移以及坑底隆起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与地下连续墙工法相比,利用气压沉箱技术的大深度基坑施工对周围土体环境影响较小,气压沉箱施工技术更适合大深度基坑的开挖与施工。
其他文献
用静态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CO-HO-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体系的相行为.在适当的条件下该体系中三相共存.本文考察了温度、压力变化对不同相组成的影响,并计算了[bmim][BF]在富IL相和富HO相中的分配系数.
采用一种新设计的用于高温高压水中有机物变化原位观察的装置,研究了蒽和聚苯乙烯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单分子有机物蒽在与水混溶合,直到本实验的最高温压条件下(410℃,626MPa),其稳定存在;高分子聚苯乙烯在比较高温下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本文主要叙述了工业化超临界CO萃取装置,为实现自动控制所进行的研究设计.文中对继电器逻辑电路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萃取装置高压容器滑快式开盖的开启、关闭、排放料过程与提升机构的工作状态,萃了工艺流程中压力、流量、温度的过程控制采用PLC模拟量闭环控制回路进行了描述、设计、应用.使装置在控制上提高了技术含量,保证了操作人员在现场压力容器环境下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
为了从紫苏籽中获取更高含量α—亚麻酸的精油,研究了一些诸如萃取压力、温度、二氧化碳密度、萃取时间及S/F值(即二氧化碳用量对萃取物料量的比值)这些条件参数对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影响.GC—MS分析测定结果指出,萃取精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在20—25MPa、40℃和9-10L/min的二氧化碳流速条件下最高,达到59.7﹪,其α—亚麻酸的萃取率为91.8﹪.
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对海藻中的EPA和DHA进行了萃取,讨论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夹带剂用量、超声参数、萃取时间对海藻中EPA和DHA萃取率的影响,比较了有无超声作用下超临界流体萃取海藻中EPA和DHA的效果,并初步探讨了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降低萃取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减少夹带剂的用量,缩短萃取时间,而且提高了萃取率,其强化萃取机
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中的溶解度对于超临界流体染色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间歇式双向循环装置,测定了C.I.分散红60在393.15K和10-25MPa的超临界CO中的溶解度,并对溶解度与涤纶织物上染率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在35℃、7.0MPa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利用超临界乙烷将溶入乙醇的Eu(NO).6HO带入分子筛SBA-15的介孔中,然后升温至120℃,得到了孔壁涂覆EuO的SBA-15/EuO复合物.研究该复合物的光学性质发现它在615nm波长处有发射峰,表明该材料可用作红光发光材料.
本文在超临界水中制备了Ru-碳纳米管(CNTs)复合物,并对材料的表面组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催化反应结果显示此复合物对苯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本文使用125豪升的间歇反应器,在温度420-450℃、HO/PP比1/1-10/1和反应时间1-50分范围内进行了超临界水中聚丙烯降解油化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提高和反应时间延长,油收率和气体产率提高,固体残留物的收率降低,油品中轻组分增加,重组分减少.在HO/PP比大于6之后,HO/PP比对油收率的影响不大.最佳反应条件下(420℃、30分、HO/PP=2/1)油收率达到93.5﹪
在超深基坑施工中,总会涉及分层降水与开挖的过程,坑内土体经历了反复加卸荷的作用,会改变土体的有效应力,产生变形等,从而土体的各种力学性状与单纯的考虑开挖卸荷或降水加荷不同。针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这样软土地区的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分析和室内三轴试验模拟,围绕超深基坑降水开挖对坑内土体变形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研究。通过三轴试验揭示了降水对于坑内土体变形性状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了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