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复辅音声母的演变一直是侗台语研究的重点。原始侗台语的复辅音声母具有数量较多、形式较古的特点,对壮语现存复辅音声母的共时分布情况做空间语言地图的描写并从中探究其在各方言区的演变特点,对原始侗台语复辅音声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壮语现存复辅音声母在广西演变的情况做语言地图共时分布,归纳壮语复辅音声母的演变特点及地理推移情况,探究了其语音演变的动因,为壮语复辅音声母发展演变研究作了初步探索。
【出 处】
:
北京语言大学,德宏州民族宗教事务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辅音声母的演变一直是侗台语研究的重点。原始侗台语的复辅音声母具有数量较多、形式较古的特点,对壮语现存复辅音声母的共时分布情况做空间语言地图的描写并从中探究其在各方言区的演变特点,对原始侗台语复辅音声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壮语现存复辅音声母在广西演变的情况做语言地图共时分布,归纳壮语复辅音声母的演变特点及地理推移情况,探究了其语音演变的动因,为壮语复辅音声母发展演变研究作了初步探索。
其他文献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推普助力扶贫.2019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个聚焦语言扶贫主题的论坛.论坛发布了《语言扶贫宣言》,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打破地域区隔、传播信息和技术的工具,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基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水平是语言扶贫的基础路径和核心经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言以及外语都是语言
本文概述了元阳蓝靛瑶度戒仪式和经书的基本情况,根据蓝靛瑶师戒经书的读音归纳出其声韵调系统,共39个声母,41个韵母,12个声调。声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精组和端组、非组和帮组、照组和知组的关系上,韵母的特点则表现在遇摄鱼虞韵读-ui,曾摄的韵腹有-a-/-ε-两种,宕摄的韵腹有-u-/-o-/-a-/-ε-四种,臻摄-a-和-ε-、-a-和-u-混读。声调的特点主要在于西南官话借词的声调对经文声调系统
本文从俄语原词“платье”的音译形式选择开始谈起,通过对其几种可能出现的择字形式进行分析,从语义、文化和汉语自身特点三个方面明确了汉语音译外源词的一些具体的择字原则。我们还结合BCC语料库的数据对其音译形式“布拉吉”和意译形式“连衣裙”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年份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意译形式“连衣裙”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音译形式“布拉吉”在其狭小生存空间中的存在价值,及其罕见的在
南方各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了研究侗语的韵律结构和侗语语音合成,结合韵律学和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制定了一个侗语语音语料库的设计和标注规则,以侗语南部方言戏曲念词为文本基础,建立基于韵律标注的侗语连续语音语料库。
本文基于语法问卷和文献收集到的语料,对布依语存在动词的分布、语义和句法等特征进行了探讨。布依语表示存在意义的动词主要有“有”“在”和“是”三个。这三个存在动词的来源、演变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表义上,“有”和“是”表示的存在主体与存在处所之间的空间关系不同,“有”体现的是部分充满关系,而“是”体现的是完全充满关系。在句法方面,存在动词可做谓语,能受副词和形容词修饰,也可带表示“完成”意义的助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中越边境壮族歌圩习俗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广西龙州县金龙镇,这种传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传统歌节“逢伦”的自发对歌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有组织的歌唱活动得以强化;其二,在“侬峒节”“糍那节”等民间节日的恢复和重建中,山歌展演成为重要内容;其三,借助各种现代技术和网络媒体,众多壮族歌者创建“网络歌圩”,获得了新的歌唱空间。在有组织的歌唱展演活动中,不同族群的歌者
文章综合运用语言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及方法分析老挝语谚语中的性别隐喻,以揭示作为人类共同认知方式的隐喻与东南亚老挝民族关于性别认知的固化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老挝民族两性认知存在三种类别的复杂定型,不同交往场景下的男女两性地位各异,这种社会性别定型在老挝语谚语的性别隐喻中可以得到验证。
自20世纪初以来,国家为了加强对乡村的有效控制,一直试图将权力的触手伸到乡村之中,但却造成了乡村政权的内卷化。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实施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国家权力从乡村抽离,但却造成了许多问题并最终导致了这一政治体制的失效。本文试图通过对靖村人宁勇学习满语并试图在靖村发展包括满语文在内的满族文化事业的一系列行动以及由此导致的靖村的变化进行考察,证明乡村“新精英”权威的确立,是在“乡政村治”的政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