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青少年抑郁、自伤:自我批评与自我同情的调节作用

来源 :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时期是抑郁和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行为的高发时期,其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简称"自伤")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故意地伤害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抑郁和自伤均为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二者具有相近的产生机制,但鲜有研究对二者共同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本研究以959名青少年(Mage=13.46, SD=0.57)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抑郁及自伤行为的关系,并探究了自我批评与自我同情在压力与抑郁以及压力与自伤之间的关系中是否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研究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批评与自我肯定形式量表(The Forms of Self-Criticism/Self-Reassuring Scale, FSCSR)中的自我不足和自我憎恨自量表、自我同情量表(the Self-compassion Scale, SC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 CES-DC)及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分别对青少年的生活压力事件、自我批评、自我同情、抑郁与自伤行为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在控制年龄、性别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后,压力性生活事件、自我批评与自我同情对青少年抑郁和自伤行为均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2)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我批评交互作用于青少年抑郁和自伤,个体自我批评水平越高,压力生活事件对抑郁和自伤的预测作用越强;(3)自我同情在压力生活事件与自我批评对青少年抑郁的不利影响中无显著调节作用,但是在压力生活事件与自我批评对自伤的影响中发挥了显著的缓冲作用。无论自我批评水平高低,自我同情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均易受压力生活事件的影响而产生自伤行为;而当青少年自我同情水平较高时,压力生活事件仅对高自我批评个体的自伤行为有预测作用,对低自我批评个体的自伤无显著预测作用。研究结论:抑郁和自伤行为均受生活压力和自我批评的消极影响,并且自我同情对青少年抑郁和自伤的保护作用不同。具体而言,自我同情对压力和自我批评对抑郁的不利影响未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而仅对自伤行为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针药结合历史悠久,不仅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还能起到协同增效作用。目前针药结合治疗逐渐增多,尤以毫针刺法结合中药汤剂内服、针刺麻醉、穴位注射等最具代表性;关于针药结合研究多以临床观察和疗效评价为主,关于针药协同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等较少,应首先明确针药二者之间关系,鼓励非针灸专科医生积极开展针灸等外治治疗。
初冬时节,罗平县九龙小学的孩子们又一次来到距学校8公里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九龙生态园小寨养殖基地。除草、喂鸡、捡鸡蛋……在这个集种植、养殖和采摘于一体的劳动实践基地里,孩子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却又相互帮助,好奇的天性得到了充分释放。"劳动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自己劳动收获后最开心了。"六年级学生何淼说。在罗平县振兴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化身为"菜农",浇水、施肥、除
期刊
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劳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结合劳动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总结出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劳动作为全面育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长的必经之路,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实施是以课程为载体而进行的。然而在我国,劳动教育课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劳动教育内容和相关问题的政策条例,但其中大部分条例仍处于宏观和中观意义上的提出,劳动教育的意义、价值和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所以就导致了劳动教育课程在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只劳不育”、“重劳轻育”、“劳大于育”、和“缺乏考核评价”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学校方面没有专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的认知也出现了偏差,重智育而轻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在家庭生活中溺爱孩子,不给孩子提供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最终导致孩子劳动教育功能的缺失。在新课标理念下,一定要加强劳动教育,让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形成教育合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
何谓"田园教育"?对于大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知之者已经"几希矣";其实,即使出生于乡村的学生,对此也知之甚少了。山东省临朐县东城街道兴安小学却将"田园教育"引进学校,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收获。马学军校长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学习,认为"田园教育"是一种回归自然、育心、劳动、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田园教育",有着充分的条件与必要。
期刊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下,青少年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课程日益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通过安排劳动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还能够使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减轻父母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文章简述了当前小学教学家
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也是我国教育的指导方针。在新时代下,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与互联网的普及,以往农村小学生拥有更多劳动机会的印象已经过于落伍,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开始脱离劳动,沉迷网络游戏。对此,农村小学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育人途径,借助劳动生产实现教育育人,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研究者对父母严厉管教和儿童焦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然而,关于二者间关系的具体作用机制的考察较为缺乏。一些理论观点指出,父母严厉管教有其更广泛的发生背景,这一背景因父母对儿童积极和消极情感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这一广泛的情感背景可能通过改变亲子关系的本质或儿童的社会化意愿进而影响了父母严厉管教的效应。基于此,我们推测,父母温暖作为父母严厉管教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