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与编年史的互动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ber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有价值的文学编年史都不是原始材料的无限罗列,其中显然包含了著者诸多深刻的学术思想与良苦的学术用心。编年史的时间意义在于“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就是还原历史现场,让文学呈现一目了然、明晰有序的真实面貌。其次,编年史的细节在于对“太整齐的系统”的突破。编年史的逻辑意义在于“用事实说话”的内在线索。 文学编年史不需要像文学史一样,总结出“文学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学”一类概括性的词语,其自身就能够体现具有逻辑思辨能力且资料详实的整体文学面貌,将历史的碎片与整体结合起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从社会历史发展维度看民国与编年,民国作为历史发展的阶段,一方面随着历史的推移,历史事件被纳入编年史中,另一方面,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事件的产生,文学事件也应运而生,社会历史与文学,两者相辅相成,经纬相交,继而形成一张网,民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可以在其中清晰呈现。 从社会时代动荡的维度看民国与编年编年史是对历史的记录,而“民国”恰恰是以历史为主,跨越地区、阶级、党派,不强调意识形态的历史性描述。民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观念的牵制,往往在文学问题上会与历史有所脱节,因此,从编年史的视角,从单一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文学是有其优势的。 将民国文学放在编年史的视角下,一则可以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发掘、整理、钩沉、辑佚,继而掌握尽可能详实、准确的文学史料,把握民国文学的整体脉络。二则可以依靠用史实之间的联系所建立起来的逻辑和秩序,梳理“文学的历史”的线索,为建设“民国文学,撇出必要的铺垫。 从历史本身的角度看,文学编年史注重的是“史”,是“编年”,而从文学角度看,文学编年史则是需要超越历史,注入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的。
其他文献
易水因荆轲刺秦于易水河畔送别而闻名于世,易水成为了文人怀念这段历史特定的文化符号.历代文人对"易水送别"这一画面的书写为易水构筑了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易水送别的确切地点有多种说法,文中通过历代文学作品的描述,认为应以南易水为准。然后通过对描述易水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极尽还原荆轲刺秦及易水送别的悲壮画面,易水送别画面闪烁着燕文化的精神,荆轲的精神也是燕文化精神的凝聚和缩影。易水景观的文学书写,无论是
梁山泊作为水浒故事的源起地,在元代水浒戏中已是"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基本呈现了水浒故事八百里水泊的壮观.从地理名谓的梁山到文学意味的梁山泊,它经过了历史地理和文学层积的漫长演进.至元代水浒戏,梁山泊演进过程已基本完成,忠义的文学含蕴已基本定格.
文章主要是对西周和东周两周期间的金文国名、金文地名以及金文水名做了简要的缉考并做了相应的注释,以供研究使用。
康熙与雍正的"三山五园"景观诗因时代、个人经历、思想观念、审美倾向等诸多因素不同而造成了一定的差异.康熙的畅春园诗突出了牡丹清雅高贵的气质,雍正的圆明园诗向世人强化了儒雅、亲民与超脱的自我形象;在玉泉山诗中,康熙更倾向于表达帝王君临天下的情怀,以及对升平之世的歌咏,雍正则在前期重在表现自己的韬晦,后期突出为君之难与君王的威严;康熙的香山碧云寺诗主要在于吟咏自然风光,雍正则在西山大觉寺诗中表现出浓重
沈从文的人生经验和艺术灵感主要来自充满原始宗教信仰的湘西苗族之乡.从他文学呈现的神巫、傩戏等极具原始意味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行为、仪式中,可以透视出他对都市文明里的人性倍感困惑与失望之后,去故乡"招魂",潜隐着对"原乡神话"的时时反顾和对文学"抽象的抒情"的不倦向往.
文章首先介绍了清代夔州诗人傅作楫的个人简介、生平事迹以及众多作品,然后介绍了他的崇杜情怀,由于夔州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傅作楫长期流寓的坎坷经历,他崇尚沉郁顿挫的故事风格,文中以他的诗为例,比较全面道出对杜甫的崇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与杜甫紧密的关系。
在中外文体史上,诗是最具有形式及体式的文体.诗人重视诗的形体出于人的构形本性和艺术的具形本性.新诗史上—直存在新诗是否需要诗体,特别是定型诗体的"诗体之争",即自由诗派与格律诗派之争.新诗史就是诗体之争的历史,也是新诗诗体的建设史和新诗诗体学的成长史.诗体的多元格局和新诗理论界的学术民主带来了近年新诗诗体学的繁荣.目前,新诗的视觉形式建设比音乐形式建设重要,诗的分行排列及对诗的排列的高度重视恰好可
时间进入2010年代,"十七年文学"也从"重写文学史"、"再解读"带来的数番震荡中稳定下来——稳定为某种对峙、板结的格局.目前居于主流位置的“十七年文学”研究路向,是以陈思和、丁帆、王彬彬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其中又略可分为两脉。一是丁帆、王彬彬等以“人的文学,为根据对“十七年文学”的斩钉截铁的否定,如认为该时期文学“漠视个人命运和情感创伤”,“对现实不具有批判精神”,“与‘五四’精神背道而驰”。
论文认为当下很多通俗文学批评不切合实际.通俗文学批评需要通俗文学的批评思维和批评方式.论文从通俗文学批评标准需要适应性、现代大众文化是构建通俗文学批评的视野、通俗文学具有现代大众媒体的性质、市场生存是通俗文学的生命线“好看”是通俗文学的美学特征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自19世纪末,日本译者西周所使用"科学"一词舶来中国后,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对其内涵的认识经历了由器技、格致之学进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层面的变迁,科学信仰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就贯穿于中国社会的突出现象,也成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维.除了新文学创作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的知识背景外,科学对新文学的影响还主要表现为:一、新文学观中求真、启蒙的追求;二、新文学创作中的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