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遗传学学科发展史上,新学科赖以产生的条件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之别,对它们的分析、总结和阐述,成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启发人们在中基学科的分化过程中,应关注新学科所应该具备的特点以及研究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对遗传学新学科的出现产生影响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不是孤立存在,它们统一于新学科产生的科研过程里。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一些几个方面。新的学科必须具备别的学科所不
【机 构】
: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咸阳710064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遗传学学科发展史上,新学科赖以产生的条件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之别,对它们的分析、总结和阐述,成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启发人们在中基学科的分化过程中,应关注新学科所应该具备的特点以及研究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对遗传学新学科的出现产生影响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不是孤立存在,它们统一于新学科产生的科研过程里。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一些几个方面。新的学科必须具备别的学科所不具备的概念和原理,这是新学科产生的前提条件决定的,他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别的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诞生的;新学科与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新学科的产生应该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可以是本学科的研究,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一种情况是在本门学科研究基础上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对新学科产生尤其重要:这就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工作研究者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尽量减少重复研究情况的发生;基本科学常识及科学求实素养的培养,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的研究同样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为初步了解济南市大学女生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82例大学护理专业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后评估中医体质类型.结果显示出现频次:平和质129次(单纯平和体质与兼夹体质之和,下同);8种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最多(204次),其次为阴虚质(170次)、气虚质(166次)、气郁质(151次)、湿热质(142次)、痰湿质(138次)、瘀血质(111次),特禀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治疗的关键时期-急性期进行正确的辩证与有效的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进行证候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系统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以及长远的临床意义.本文就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进展进行探讨,并着重从证候诊断的规范化研究、证候分布与动态演变规律的临床研究、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证候与影像学的相关性、证候动态演变规律与疾病
《内经选读》课程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系统总结了当前《内经选读》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考试模式的先进理念,提出了基于CDIO教育模式理念,《内经选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考试题型多元化、考核内容科学化、成绩评定综合化、考核时间全程化.这一改革思路对增强中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经》对泄泻虽无专篇讨论,但有关论述却散见于30多篇文章中,通过对其病名的认识,总结了《内经》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内经》中记载的治疗疾病方法很多,其中针刺疗法是《内经》治疗疾病的最主要的方法,指出《内经》虽没有对泄泻进行专篇讨论,但也较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名称、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这对于后世医家认识治疗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是介绍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一门基础课,是中医教学的根基,是广大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中医课程.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将建构主义教学观引入高校教学中,并总结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在中基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给学生以想象发挥的空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这
关于中医脏腑实质研究方法,本文提出继承、客观、实践、创新四个基本原则,认为可以从发展中求得继承,就脏腑形态而言,现实的人就是客观标准.对现代人脏腑实质的剖析认识,就中医基础理论关于脏腑实质研究的方法进行粗浅的原则分析,指出就目前的中医学发展状况分析,中医学要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必须首先发展,这是解决中医学发展瓶颈的关键。关于中医脏腑实质研究的进展又是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
七情病因学说作为中医学病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几千年来,中医情志病因学说恰恰缺乏对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的调控机制的描述.因此深入研究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功能的调控机制,是丰富和发展中医七情病因学说的必然要求.因此,找准肝疏泄失常典型情志病证PMS肝气逆、郁两证深入探究,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中枢功能定位及揭示部分机制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作者针对当前在实证主义主导的学术环境下,中医理论研究存在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医生经验、患者体验脱节,倾向"去人化"、"简约化"、"线性化"的问题,力求寻求方法论和研究范式转变的可能性.在介绍、解读"叙事探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最具"质的研究"特点的"叙事探究"方法,开展关于中医医生和患者经验、体验、内在思维的研究,对于更好诠释中医实践经验的意义、丰富中医理论内涵、发掘中医经验人文内涵具有
从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等方面,综述近五年来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经前期综合征的分型以肝气郁型和肝气逆型多见,肝失疏泄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大量实验研究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做出深入的探讨,临床上因人而异,对症施治,疗效确切。今后进一步结合实验研究探讨PMS的微观机制,以及中药治疗本病的微观机理,同时扩大临床验证范围,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从而推进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
运用传统文献整理方法,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加以梳理,探讨其理论历史源流和发展,指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古老的《黄帝内经》开始,经历了这个几个发展阶段:秦汉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初现雏形;隋唐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渐进发展;宋金元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趋于完善;直至明清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日臻成熟,在肺系疾病和肠系疾病等多病种中得以广泛应用。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