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采用PDF方法对矩形燃烧室内钝体后的湍流预混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脉动速度-频率一标量联合的PDF输运方程用Monte-Carlo方法求解,质量、动量和能量的平均值由基于无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求解,压力通过状态方程获得.PDF方程中所需的平均密度、平均速度和压力由有限体积法提供,并将用Monte-Carlo方法求出的雷诺应力、化学反应源项和比热比传递给有限体积法.本文对丙烷和空气燃烧的不同简化化
【机 构】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合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PDF方法对矩形燃烧室内钝体后的湍流预混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脉动速度-频率一标量联合的PDF输运方程用Monte-Carlo方法求解,质量、动量和能量的平均值由基于无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求解,压力通过状态方程获得.PDF方程中所需的平均密度、平均速度和压力由有限体积法提供,并将用Monte-Carlo方法求出的雷诺应力、化学反应源项和比热比传递给有限体积法.本文对丙烷和空气燃烧的不同简化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获得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材料极限氧浓度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近冷熄区域,燃烧产物的辐射热损失使极限氧浓度较大.随着空气流动速度的增大,极限氧浓度逐渐减小.在导热控制区域,极限氧浓度几乎不受空气流动速度的影响.但当空气流动速度大于一定值后,进一步增大空气流动速度会使燃烧进入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区域,从而使极限氧浓度增大.材料厚度和燃烧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均使火焰传播速度减小,从而使辐射热损
本文采用条件矩模型对CH-Air射流扩散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条件矩模型是基于火焰结构分析,能够将化学反应非线性和流动的非均匀性成功解耦的新燃烧模型.本文对于流动和混合分数场采用κ-ε-f-g模型,对于组分浓度场采用条件矩模型的抛物线型方程.将速度场、温度场和主要组分(CH、O和CO)浓度场的模拟数据与美国sendia国家实验室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条件矩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扩散燃烧的火焰结构
在下部为喷流-移动床热解室、上部为气相燃烧室的两段反应器内,利用实验室中制备的RDF对其在该反应器中进行部分燃烧部分热解然后气相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RDF颗粒连续加入到热解室中,实现了在少量空气作用下部分燃烧并在较低温度下部分热解,热解气体与二次空气在上部燃烧室中高温燃烧.本文主要考察了热解室进风量和二次风量对反应器温度分布以及NOx和CO释放特性的影响.
针对某电厂一台燃烧器六角布置的切圆燃烧煤粉炉存在的炉膛出口和高温受热面结渣问题,进行冷态模化试验研究,利用先进的示踪技术和摄像技术进行试验测量和观察分析,对不同燃烧器布置工况和运行参数进行试验研究,探索燃烧器布置方式对炉内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侧重燃烧器出口区域的研究,并分析其对炉膛和受热面结渣的影响.研究成果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很好,对指导工程实际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不同粒径的灰颗粒中Hg、Pb、Cd、Cu、Zn、Ni六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燃烧飞灰、煤与垃圾混烧的飞灰以及垃圾飞灰三种灰样中相应的金属浓度含量.结果表明: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浓度含量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少;三种不同灰样的重金属浓度含量大小依次为:垃圾飞灰>煤与垃圾混烧飞灰>燃煤飞灰.
温室气体,特别是CO的排放和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燃用化石燃料的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CO排放源,由此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化肥工业生产碳酸氢铵(即氮肥)生产工艺中采用了喷淋氨水吸收CO的技术,受这种技术的启发,用氨水喷淋火电站锅炉排烟烟气来吸收CO,不仅可以达到CO减排的目的还可以获得优质化肥.但在高于60℃的环境温度下碳酸氢铵会分解为NH和HCO,研究HCO中有多少二氧化碳会重
用WY-1型冲击式尘粒分级仪对W试验炉尾部旋风除尘器前烟道中的飞灰进行采集,飞灰分级粒径为1.3—14.7μm.利用HNO-HF-HCLO等对细灰进行消解得到溶液,然后用SOLAAR960光谱仪进行测量各级细灰中Pb、Cd、Cu、Zn、Ni、Cr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初步得出这六种重金属在超细飞灰中富集的规律.
首先建立了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量系统,获得了NO/NO/和纯N气体放电的发射光谱,然后用自洽场分子轨道从头计算法得到了N基态和激发态分子轨道模型.发现NO/N气体放电等离子体脱除NO主要是通过包括反应速度非常快的N+NO→N+O以及e+N(A∑)→2N+e和e+N→N(A∑)+e在内的一系列基元反应进行的,活性N原子是NO还原的基础.
低NOx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燃烧特性受到旋流的强烈影响,旋流特性的分析对燃烧室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旋流燃烧流动,应用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RSM)和EBU-Arrhenius燃烧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旋流数、压强、湍流度对燃烧室内燃烧特性和NOx生成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压强和湍流度的增加,NOx排放逐渐增加,而随着旋流数的增加,NOx排放先是增加
本文分析了圆柱坐标体系下的非轴对称的极点问题的产生原因,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极点问题上的处理方法,通过采用特殊网格的方法,在极平面上定义直角坐标下的速度形式,从实际物理意义出发求解径向和切向速度,以克服在极点上对流和扩散的传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