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5年9月~2010年7月行RSAH术后患者41例52髋,其中男19例,女22例,左侧13例,右侧17例,双侧1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平均47.5岁;术前诊断为DDH 15例20髋,其中Crowe Ⅰ型1髋,Crowe Ⅱ型9髋,CroweⅢ型10髋;ONFN 8例9髋,其中按ARCO分期标准,Ⅰ期1髋,Ⅲ期3髋,Ⅳ期5髋;AS6例8髋;RS 4例6髋,OA 5例6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2髋,髋关节内陷症1例1髋.术前全部患者行X线、CT检查.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假体采用Conserve Plus(Wright) 37髋,ASR (Depuy)9髋,Birmingham hip resurfacing (BHR,smith&Nephew)6髋,股骨假体大小42~55mm.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复查并行Harris评分,拍摄术后及复查时髋关节X线片.结果 术后患者有45位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6.4年,平均2.7年.术后有4例出现髋部疼痛,发生率为8.89%.1例为术后5个月完全负重下地活动后出现明显疼痛,予以行CT检查提示髋臼前侧臼杯暴露过多,考虑为髂腰肌腱摩擦撞击引起的疼痛;1例为术后1个月出现持续轻微疼痛症状,复查时予以加拍髋关节轴位片显示股骨假体位置不良;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时出现间断轻到中度疼痛,术后5个月时打高尔夫球后出现明显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行X线检查发现为股骨颈骨折,予以行金属大头假体翻修,术后对取出股骨头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发现股骨头坏死;1例患者于术后1年半时出现髋关节轻中度疼痛,行炎症指标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可疑股骨头假体周围不均匀透亮线、松动.结论 造成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多样,包括有假体位置不良、撞击征(包括假体与骨质、假体与软组织),股骨颈骨折,炎性假瘤等等.我们对45例表面置换术后发生疼痛的4例髋关节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引起疼痛的原因.另外,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炎性假瘤为引起疼痛的常见原因,且行MRI影像学检查可将其分类为三种类型:Ⅰ型为囊壁<3mm的肿瘤,多位于假体的后侧;Ⅱ型假瘤为囊壁>3mm但小于肿瘤的直径;Ⅲ型假瘤为实性包块,多位于假体的前侧,且此型假瘤引起术后疼痛、假体松动的翻修率较高.术后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时因考虑炎性假瘤的可能性,并行相应检查予以确诊或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