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利多卡因组(LD)、尼莫地平组(NM).各组动物均在麻醉下行手术操作,SAH、LD及NM组动物取自体动脉血1mL/Kg注入枕大池,Sham组注入1mL/Kg生理盐水,30min后LD组注入2%利多卡因0.6
【机 构】
:
550002贵州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ICU
【出 处】
:
2017年贵州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利多卡因组(LD)、尼莫地平组(NM).各组动物均在麻醉下行手术操作,SAH、LD及NM组动物取自体动脉血1mL/Kg注入枕大池,Sham组注入1mL/Kg生理盐水,30min后LD组注入2%利多卡因0.6mL,NM组注入0.025%尼莫地平1ml,72h后进行摄食量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SAH、LD及NM组动物摄食量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Caspase-3、Cyt-c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SAH组比较,LD、NM组摄食量及神经功能损害无统计学差异(P>0.05),Caspase-3、Cyt-c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LD组比较,NM组摄食量及神经功能损害,Caspase-3、Cyt-c 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多卡因、尼莫地平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对SAH后早期脑损伤产生影响,但两者影响效果无明显差别.
其他文献
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文报道2例以可逆急性肾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毒蕈中毒病例的诊治过程,并讨论了毒蕈中毒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该毒蕈经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真菌研究所行DNA比对鉴定为欧氏鹅膏菌(A.oberwinklerana),经查阅文献为国内首次报道.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心理变化,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观察了解其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识和敏感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解除了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恐惧感及自身的孤独失落感,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治愈率.结论:ICU患者清醒后,护士应主动对患者进行环境介绍,在护理工作中,捕捉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解除思想压力,以增强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及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科室收治的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结果:大部分患者经持续血液透析3-5d后病情趋向平稳,体温正常,心率下降,呼吸、血压平稳,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采用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目的 观察脓毒症时期大鼠心肌Toll样受体4(tol-like receptor4,tLR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m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1)建立动物模型及分组: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腹腔注射10mg/kg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脓毒性休克组腹腔注射1
呼衰、心衰对于高龄患者是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并伴有呼衰、心衰的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护理难度大,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科室予2017年3月29日收治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伴有呼衰、心衰的老年患者,因家属拒绝开放人工气道,故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炎化痰,营养心肌,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调,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以及积极肠内营养支持,早期活动,有效心理护理,患者
目的 评价脓毒症患者中QTd动态变化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57例脓毒症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治疗前、治疗后第一天和第七天患者抽血查PCT、BNP和做心电图(ECG),死亡组治疗前、治疗后第一天和第三天患者抽血查PCT、BNP和做ECG.结果 PCT在存活组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而死亡组则相反.BNP无论是存活组和死亡组在第一天中都增高,而存活组中随着时间延长,BNP则下降,死
目的 通过测定感染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s)的变化,了解血管内皮细胞激活/损伤与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以期为感染性性休克的防治和针对性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住ICU患者72例,平均年龄58岁,分为2组,其中有感染病灶不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34例(A组),重症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38例(B组),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分类、免疫状态及不同病原的临床特征、以及死亡病例的病理特征.方法:以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大便核酸检测EV71阳性或CoxA16阳性或仅EV阳性及全阴性组,同时收集患儿临床特征,当日或次日行流式细胞学检测,检测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B细胞(CD3
目的 探讨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时肺保护通气策略及存活患儿出院后90d随访.方法 2011年01月-2016年06月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因各种原因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患儿489例,进行心肺复苏后机械通气251例,24h内死亡或放弃治疗83例,存活>24h患儿168例,随机分为小潮气量通气组118例,常规潮气量通气组50例,根据潮气量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监测肺动态顺应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