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美术加试的普通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美术课程作业量与质的合理化布置研究

来源 :2017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sk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工科)学生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在于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程度.由较小的作业量到较大作业量,再到合适的作业量,作者寻找到数量与质量的理想界限.在本研究的8年中,于学生层面是使用逐渐增加或减少作业量的简单方法,而课程教研组对其作业进行了逐张的、详细的评价和统计.并且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逐步完善了评分细则.本文提出了无美术基础学生的美术学习成长曲线,并通过多年统计的周作业量、总作业量、完成度等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这个看似很小的研究课题,对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具有较大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发现以前执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当前要求的特色、多变、复杂的城市规划人才需求,得出应该结合区域特征,探索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校航空特色的大环境,以应用型人才和互动式学习为切入点,以实践和应用型学习为引擎,以"航空特色+大土木+大规划"为培养方案,以特色实践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为特色办学倡导下的城市规划专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建议.
内蒙古地处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规划专业申建不易,建好亦难.专业建设期间,既有前辈院校的鼎力相助,亦有自我寻道的攻坚克难.有幸承办城乡规划教育年会之际,作为专业建设者和全过程参与者,总结点滴经验,将专业发展历程和申建体认呈现给专家学者和学界同仁,感谢先辈院校、专家学者对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并与申建团队共勉.
针对西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基于对城乡规划专业二十多年办学经验及改革实践的总结,在分析办学地缘、学缘优势及学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及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特征,深入探讨了西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及特色课程建设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以"一个基点(文理工交叉融合)、两个面向(基础理论和规划实践并重)、三条主线(规划执业、城乡管理
论文以清华大学近期开设的本科生"城乡制度与规划管理"课程的教学探新为例,在总结分析我国城乡规划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方法与视野创新方面,搭建起整合"图绘、制度、实证、案例"四个维度具体策略的教学改革做法,并综合评述了将该教学方法应用于城乡规划管理课堂的实际效果与改进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和探索是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是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融合到整体的教学体系中去,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学生失去了自身专业优势,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教学团队提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融入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改革研究,以期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有借鉴作用
当下城镇化率近60%且发展速度趋于减缓,城市建设将逐步由注重增量扩张与开发转型至注重存量修补与更新,城市发展亦将从解决有无转型至提升品质.在此背景下,作为导控城市建设重要思想基础与技术工具的城市设计,应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调整,城市设计的理论教学亦不例外,本文即是以由增转存态势下城市设计理论教学为研究对象,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解析由增转存态势下城市设计工程实践的变迁,从理性基础、技术方法及
随着当代城市区域化和多中心化发展,居民出行行为模式、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空间组织思维均出现了新变化.城乡规划理论需要拓展出适应上述变化的新型空间层次——人本及绿色导向的城市"次区域".文章首先分析了在现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增设新型空间尺度层次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城市"次区域"的思想基础及概念内涵;再者,尝试地将其运用到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的课程教学当中,先是采用"课下主动操作"和"课堂跟踪吸
出于实践和研究的可操作性,城乡规划和城市地理学对复杂的城市现象进行了模式化或规范化的简化,这固然有利于理论模式的建构,但却以丧失富有活力的复杂性为代价.本文在对2007年以来的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地理学现场教学实践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复杂与规范的视角探讨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地理学现场教学的价值,并提出完善城市地理学现场教学实践的对策.
近年来,乡村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乡村规划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传统侧重于城市的授课内容中,增加关于乡村方面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为载体,结合"天府新区村规划导则研究"项目,探索了"课题引入——实地调研——成果编写——评价与反馈"四大阶段为主线的乡村调查实践教学模式.结果显示,该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国内12所高校《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授课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多数院校存在与其他课程之间缺乏融合、实践与设计环节缺失、教学内容重点较难把握、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等问题,由此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该课程理论、实践、方法三个维度构建的对策建议:理论构建以城市生态学为基础,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城市生态规划内容与方法为落脚点;实践环节增加生态环境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