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生产赖氨酸原料革新的研究进展

来源 :2016氨基酸产业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er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赖氨酸是人体和动物八大必需氨基酸之一,主要由发酵法生产,原料成本制约着整个生产过程,在粮食危机的压力下,寻找新型赖氨酸发酵原料和优化现有原料代谢途径,已成为降低发酵原料成本和提高赖氨酸发酵水平研究热点,由于赖氨酸生产菌缺乏戊糖和其他新型原料的代谢途径,需要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引入外源代谢途径才能利用各种新型发酵原料.本文以赖氨酸产生菌为例,对各种新型原料及相应工程菌株的构建和现有原料代谢途径的优化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均相膜电渗析在氨基酸生产脱盐提纯过程中,综合费用仅为异相膜电渗析费用的三分之一.异相膜电渗析经过设计优化后,最终适合处理甜菜碱含量25%,氯化钠含量7%的料液,所以需要对45%的原母液加入大量的纯水稀释,这样既增加了水费,还增加了后续蒸发体积,增加蒸发费用。而且处理能力仅为7.143L/h/m2,能耗为85.97kwh/t。均相膜电渗析经过设计优化后,最终适合处理甜菜碱含量40%.氯化钠含量13%
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丙谷二肽)的主要药效成分为L-谷氨酰胺,具有高水溶性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常作为L-谷氨酰胺的载体用于静脉输液.现有的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主要是依靠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或L-氨基酸连接酶通过酶催化转化或直接发酵实现丙谷二肽合成的.本文将对这些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色氨酸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氨基酸,在食品、饲料及医药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本文以色氨酸生产菌TRTH为出发菌株,在培养基中添加精氨酸,以降低代谢副产物的积累量,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在30L发酵罐上考察了精氨酸对L-色氨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g/L的精氨酸时,菌体生物量、L-色氨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较未添加时分别提高了5.46%、5.83%和2.86%,且乙酸积累量较未添加时降低了10.9
L-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随着L-色氨酸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进行发酵法生产L-色氨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酵法生产L-色氨酸的过程中,补糖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补糖量的多少.为了提高L-色氨酸的产量,本研究在30L发酵罐上通过恒速流加的方式进行补糖与梯度流加的方式进行补糖的发酵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以梯度流加的方式进行补糖,发酵到28h时菌体生物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乙酸的积累量下降了
L-色氨酸是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国外相比,中国发酵法生产L-色氨酸存在着产酸量、糖酸转化率和提取率较低等不足之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L-色氨酸代谢途径及其代谢流分布研究结果,通过添加L-谷氨酰胺提高L-色氨酸产量.由L-色氨酸代谢途径分析表明,L-谷氨酰胺是L-色氨酸合成的氨基供体,在发酵中期补加L-谷氨酰胺使得菌体生物量和L-色氨酸产量分别提高6
从发酵液中提取透明质酸(HA)首先要解决发酵液中有大量菌体的问题,其次是HA易因酸、碱或加热处理而分解,从而降低HA的相对分子质量,影响发酵产品的质量.因此在提取过程中不仅应注意收率损失,还要注意相对分子质量损失.为提高HA成品质量和提取收率,针对HA发酵液中菌体和蛋白质的理化特性,采用三氯乙酸灭活菌体并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以硅藻土为过滤助剂,过滤温度35℃的酸处理后的发酵液提取HA粗品.再经过CP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指利用近红外光获取样品信息以进行分析的手段,是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分析技术之一.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传统发酵过程各物质浓度的测定方法相比,具有预处理简单、速度快、处理量大、精确度高以及能够同时检测多种成分等优点.本文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发酵行业中应用的原理和优势,并根据其特点和优点对其在氨基酸发酵中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文叙述了谷氨酸浓缩高温连续等电提取技术的工艺原理,并对该技术与传统等电-离交提取技术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可知,该技术不仅生产中可行,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量.
聚谷氨酸(γ-PGA)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阴离子高分子材料,对节水保肥、改良土壤有良好作用,在吸水剂、肥料增效剂上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绿色产品,具有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本文针对公司生产的聚谷氨酸初级产品在吸水和保水保肥特性,对玉米、油菜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为公司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在苏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噬菌体污染苏氨酸基因工程菌的现象,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甚至直接导致发酵罐的发酵异常.本文从发酵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染菌对发酵水平影响展开叙述,并对发酵过程中染菌的种类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