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搬上银幕的文明戏

来源 :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明戏是二十世纪初叶由曾经留学日本的一些学生受当时的“新派”戏剧的影响,回国后以上海为中心兴起的一种新型戏剧形式.由于当时的社会性背景因素以及上演母体内部纠纷等问题的影响,文明戏的流行期间出人意料地短暂.然而,短寿早夭的文明戏中的几个剧目,之后由于被搬上了银幕而再次受到了注目.通过探讨被搬上银幕的文明戏,也许能够阐明作为二十世纪两种重要艺术形式的戏剧与电影间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一个颇具意义的研究课题.将文明戏搬上银幕的主要人物是张石川和郑正秋.张、郑二人初次联袂是1913年,在亚细亚影戏公司二人拍摄了电影.郑正秋不久便离开了亚细亚影戏公司,成立了文明戏剧团新民社.此后不久,仿佛是要与郑正秋唱对台戏一样,张石川也成立了民鸣社.1915年1月,新民社被民鸣社吸收合并了.民鸣社的成员同时也是亚细亚影戏公司的专属演员.他们白天拍电影,晚上则登上舞台演出文明戏.他们拍摄的电影还曾作为民鸣社公演时的幕间剧或余兴消遣来上映.由此可以窥见文明戏和亚细亚影戏公司电影之间的密切关系.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一起创立了另一家新的电影制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1925年,包天笑作为剧作家被明星影片公司聘任.根据包天笑翻译改编的小说而搬上舞台的《空谷兰》,曾经是文明戏时代新民社和民鸣社的代表性剧目.在探讨将文明戏搬上银幕的问题时,该剧也许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受到《空谷兰》成功势头的影响,明星影片公司紧接着将根据包天笑的原作搬上文明戏舞台的《梅花落》改编拍摄成了电影.提及郑正秋在明星影片公司搬上银幕的文明戏作品,还有一部《姊妹花》.在郑正秋众多的作品中, 《姊妹花》也堪称其代表作,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价值也很高.文明戏版的《姊妹花》别名为《贵人与犯人》,在《传统剧目汇编·通俗话剧》第6集里收录了方一也的口述版本.二十世纪中国电影界的特征之一,便是戏剧人的多半同时也是电影人.首先,张石川和郑正秋便是如此.继他们二人之后,洪深、田汉、夏衍也不例外.也许可以说是社会形势促使他们戏剧和电影两把扇子一起扇,同时,也可以说是戏剧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一边相发相成、一边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或大众启蒙的手段而发挥了作用吧.关于戏剧和电影之间的因缘,不仅仅限于文明戏时代,对于其后的历史时期,似乎也有必要进行考证和检验.
其他文献
  相声是喜剧的艺术。相声这种植根于民间的艺术之所以采用喜剧的形式,在于笑是使主体获得解放的最快捷的方法。观众一般是受到了演员的态度的暗示,才会觉得某人某事某物是可
会议
上海学生剧与“海派”京剧相互启发借鉴,启示了对戏曲唱段的进一步缩减直至废除,首次从“外观”上显示了“话剧”(SpokenDrama)存在的可能,是话剧(drama)形成过程中必经的重
  中国早期的电影人把摄影机同传统戏曲的审美功能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有好处,也有不足。好处在于它以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展现民族传统文化。那时候的中国观众还没有接触外来文
  本文介绍了欧阳予倩在《谈文明戏》上提出的对文明戏时期区分的想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作者对文明戏历史阶段区分的建议。
为了提高红外信号的耐压值,增强实时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提出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红外信号实时处理系统研究.在嵌入式技术的背景下,利用红外信号转换器设计和红外信号预处理电路
针对复合材料表面裂纹识别精度低、耗时过长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超声红外热成像的复合材料表面裂纹识别方法。利用数值分析模拟超声作用下复合材料损伤位置的摩擦生热和热传导过程,分析了温度分布与尺寸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建立裂纹图像的初始特征,通过映射互关联将特征转换到目标特征信息空间,完成特征信息的解耦映射,提取表面裂纹数据,根据数据得到裂纹的轮廓信息,运用贴合度计算裂纹的宽度和面积,完成裂纹的三维
  清末的戏剧改良言论,是在救亡图存、急需变革的社会背景下,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及其他有识之士为“开智普及”而倡行戏剧改良以开助教育的讨论。讨论各方不是站
异位面rn关键词:国际,大师,精专化国际简奢·精专主义rn过去的天才佳作如导师般引领我们这些学徒认知本质,寻找新的创作可能,从已知引出未知,像时空跳跃一般从过去跨入新奇而
期刊
  青春版《牡丹亭》为昆曲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昆曲应当主动地融入现代社会。树立新的传播理念是昆曲应当跨越传统和现代鸿沟的桥梁。昆曲的传播必须坚持对“文化
  程砚秋先生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师事罗瘿公、王摇卿、梅兰芳等名家,他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提出的戏曲理论更是发人深省,可说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学者。他曾到海外游学考察,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