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改良相关论文
马君武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本身便极有研究意义和探索价值,但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学术界却未引起足......
在近代戏剧改良实践中,存在着西方戏剧观念与本国传统元素相结合的新旧折衷形式。这种形式是由戏剧市场的资源、惯例与美学传统决定......
清季民初,戏剧改良运动兴起,其宗旨为移风易俗,妇女解放便是其中一项内容。清末,作为戏剧大省的河南开始允许妇女入园看戏,民国时期,女演......
《京报·戏剧周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戏剧改良的产物。它刊发有关剧评、艺评、剧本、人物专评等各类文章,受到广大读者和......
近代戏曲舞台上“捧角”成风,但南社人的“捧角”与时下流行之风大相径庭。无论是“捧角”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意蕴,都相差甚远。南......
清末的戏剧改良言论,是在救亡图存、急需变革的社会背景下,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及其他有识之士为“开智普及”而倡行......
五四时期主张“戏剧改良”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给中国戏曲贴上“野蛮”、“落后”的标签,这恰好迎合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与......
“戏剧改良”口号发端于晚清,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戏剧改良”的高潮.本文通过1918年《新青年》推出的“易卜生号”和“戏......
【正】 清末民初的戏剧史料,由于年代较久,记载零散,淹没佚失者甚多,如今极难蒐寻。一些得以留存下来的当事人的记载与回忆资料,虽......
纪念、继承、发展──纪念吴梅诞辰110周年于文青吴梅先生是近代杰出的曲学大师,著有《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简谱》......
论胡适的戏剧观与戏剧创作祖芳宏,谢昭新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胡适不仅首挑“文学革命”大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历史的文......
五四戏剧论争有理论上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必然性。戏剧改良是《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整体建构中重要的一环,其强调的......
丰富的看戏经历为胡适日后进行戏剧改良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经验,胡适戏剧改良的理论基点是文学进化观念和实验主义哲学,胡适的戏剧......
<正>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为配合政治运动掀起了一场戏剧改良运动。近代专门的戏剧期刊也第一次随着改良运动而产生,它促使了戏......
<正> 宋春舫,浙江吴兴人(今浙江湖州市)。十九世纪末出生于上海一个富豪之家,少年时代在上海度过,并学习英、法等语言。一九一二年......
《京报·戏剧周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戏剧改良的产物。它刊发有关剧评、艺评、剧本、人物专评等各类文章.受到广大读者......
近读易竹贤先生所著《胡适传》(修订本,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感触颇深。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大变动,西学大量涌进,出现了......
1917年,以《新青年》为阵地,揭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冷落了的戏剧改革随着“文学革命”的掀起,又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戏剧改革......
在《中国戏剧》2013年8期上,读到傅瑾先生的文章《戏曲表演理论刍议》。这是一篇讨论中国戏剧表演体系理论构建的文章。傅瑾先生在......
<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中国比较文学已走向世界,并引起国际同仁的瞩目;世界比较文学走向中国,那是新文化运动到三十年代。......
一、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辞》的戏剧价值论 《二十世纪大舞台》(月刊)1904年(光绪三十年)在上海创刊,陈去病、柳亚子主编,......
报刊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种最主要的新型传播媒介,也是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传播交流的最佳方式。对清末民国报刊的研究已成为近几......
1919年3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剧本《终身大事》,这是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第一个戏剧剧本。洪深曾说:“这一时期(20世纪30年代),......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如今,人们在阅读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时,对其中戏曲的状貌、戏曲的格局一定会感到很......
潘月樵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京剧艺术家,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以“伶人”身份担任政府“沪军调查部长”之要职,拥有“梨园少将”特......
李宣倜组织发起的裁曲唱和是关涉民国戏曲改良的独特现象,依托报刊杂志钩沉发微,我们可以再现这一文化活动;追溯填词裁曲唱和的源流脉......
在“五四”戏剧改良中,《新青年》派对民族传统戏剧进行了全面地批判、否定,不顾国情机械移植西方戏剧,无视戏剧艺术本体特征,把戏......
<正> 如果将艺术与审美活动视为美学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美学史的漫长历程,是由不同社会阶层的审美立场与审美......
【正】清末民初时期,也正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空前的危机,危机引发了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的忧虑,社会各界改良和革命的......
<正> 在秦腔的发展史上,恐怕没有人能否定易俗社的作用和贡献。这个成立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的戏曲艺术团体,由于发起人与主事者......
“戏曲生态”指戏曲及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所构成的整体状态。以人对戏曲生态影响程度的深浅来作为分类标准,戏曲生态又......
易俗社是1912年在西安成立的秦腔表演艺术团体,以移风易俗、补助教育为宗旨。为了实现以戏剧开民智的目的,易俗社制定了剧本挑选和......
定县戏剧改良是晏阳初定县实验中文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平教会用以治“愚”、“作育新民”的主要方式之一。熊佛西等人对剧......
二十世纪初,西方悲剧传入中国,其悲剧结局与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截然相反的现象引发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国人在引进西方悲剧......
【正】 反对中国的旧戏,提倡戏剧改良(改革),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同倡导白话诗(新诗)的写作一样,胡适在这一......
京剧改良运动从清末开始,以社会改良与革命的内容介入戏曲戏剧改良。经过清末民初、五四运动时期,直到1930年代至1940年代延安解放......
<正>在民初之平津地区,《春柳》杂志据说是第一份戏剧专刊[1],且影响颇大。以往之研究对这份刊物的关注多限于若干史料,如对春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