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根据实验室自主开发和搭建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用氯酸钠、硫酸和双氧水制备二氧化氯.考察了温度、压力、酸度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实验数据表明,反应的温度和酸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比较大.预先加入氯离子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机 构】
: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南京,21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实验室自主开发和搭建的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用氯酸钠、硫酸和双氧水制备二氧化氯.考察了温度、压力、酸度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实验数据表明,反应的温度和酸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比较大.预先加入氯离子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其他文献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一系列BaFeMoO双钙钛矿材料,研究了Fe/Mo原子比对其磁性能尤其是磁卡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x增加,样品的磁化强度由x=0时的37.3A·m/kg(3.49μ/f.u.)下降到x=0.3时30.4A·m/kg(2.78μ/f.u.);当x=0时,样品的最大磁熵变值为1.54J/kg·K.随着x增加,样品的最大磁熵变值逐渐下降,磁熵变随温度变化曲线的峰形变宽.
采用四探针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FeCo)CuNbSiB合金在定速升温过程相对电阻率与结构的变化.实验发现在电阻率快速上升的温度范围与晶化的第一阶段有关,是由纳米尺寸bcc的α-
Fe(Si)固溶体形成引起的.在晶化发生的第二阶段,剩余非晶相转变为硼化物(FeB和FeB)相,电阻率有所下降.
在ZnO-AlO-SiO系统玻璃中掺入少量晶核剂TiO,再掺入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在高温下熔制得到透明母体玻璃.对上述玻璃进行晶化热处理,最后得到透明微晶玻璃.测定了晶化前后玻璃的密度与硬度变化.用差热分析(DTA)确定晶化温度,用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微晶相,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晶相的形貌.测定并讨论了所得微晶玻璃在紫外波段至近红外波段的吸收光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微晶化后的密度与硬度都增大.掺杂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固定化方法对土曲霉生产衣康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海藻酸钙和琼脂对土曲霉进行固定化后的衣康酸产量和游离细胞的产量相仿.海藻酸钙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发酵7次以上,固定化后的发酵周期缩短了1/4.
本研究在5L自控发酵罐上进行了分批与补料分批发酵生产鸟苷的条件优化,通过不同的发酵方式比较,得出补料分批的发酵方式有助于鸟苷的积累。在分批发酵过程中,当葡萄糖浓度为13%时菌体生长较好,产苷量较多,可达27.34g/L,同时通过分批发酵过程分析可知,在发酵前期,鸟苷菌体迅速生长,耗糖慢,鸟苷积累较少,12h后进入产苷期,耗糖速率增加,菌体处于稳定生长阶段,发酵液中鸟苷大量生成,到48h鸟苷产量最高
本文研究了接种量,不同碳源及蔗糖浓度对盾叶薯蓣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种量增大(种子液体积/培养液体积),细胞生长启动加快,延滞期明显缩短;在以葡萄糖、蔗糖、果糖、山梨醇为碳源的培养体系中,蔗糖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在蔗糖浓度为10~50g/L范围内,当蔗糖浓度为40g/L时,悬浮体系表现为最佳的生长状态,而当蔗糖浓度超过40g/L时,蔗糖就表现出基质抑制效应.
本实验挑选培养在NAA,BA不同浓度配比下MS固体培养基上的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以培养在此MS固体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和不同初始pH值对盾叶薯蓣悬浮培养系建立的影响,建立了形态规则、一致、增殖迅速、分散度良好的盾叶薯蓣悬浮系,为发酵培养盾叶薯蓣细胞和研究次生代谢产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本实验室筛选的烟草内生细菌118对烟草黑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在温室中防效可达69.23%.本研究对烟草内生细菌118的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拟合了细菌生长曲线模型.通过比较,菌量增长与抑菌物质积累基本一致.
本文在系统考察了pH对产朊假丝酵母分批发酵生产GSH 过程的影响后,提出并运用短时间低pH胁迫控制策略提高C. utilis WSH02-08生产GSH的能力.
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synthase,EC5.4.99.16)是一种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微生物中发现的新型酶,它能将底物麦芽糖的α,α1,4糖苷键经分子内重排而转变为α,α1,1糖苷键,产物是海藻糖.。本研究利用我们独立分离到的五个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进行定向的分子进化筛选。酶的目标性状分别是Kcat 值和耐高温能力的提高。在理性设计方面,由于目前数据库中尚未有任何一个海藻糖合成酶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