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史學修史筆法中的「不書」現象到當代史學書寫中「空白」的討論--以《春秋》文本為核心的討論

来源 :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兰学者Topolski曾从内容上的时间性,将历史叙事(historical narratives)区分为三种理想型(ideal-type):年监(annals)、编年史(chronicles)、及一种更为严谨的历史叙事——编史学(historiography),Topolski其实仍认为annals是较初始的,它在结构上由单一事件(isolated event or single record)构成;相较于此,chronicles便具有条与条之间的因果相续性质,关键在于年与年之间的相互为序,使chronicles更具叙事性.虽然Topolski也强调这仅是一种Max Waber义下的理想型区分,实际上这三种型皆是互存的,但是,明显的,他确实将annals视为仅是记录的单纯属性,在型态上较为原始.作为中国史学的源头之一:《春秋》,的确,《春秋》文本在形式上确实简单,像极了初始的annals大事记,然而却也复杂到出现超过千册的「《春秋》学」遗典,形成了千年以来且绵绵不绝的解释传统,足以令人在「图书馆」中「考古」一辈子。古人并不比今人笨,如果愿意随着生命与年龄承认此点的话,那么,古人显然没有认为孔子的《春秋》「长得像」一部简单的「大事记」文本。
其他文献
管理的本质是应对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内在机制是信息相互作用机制.无论是科学技术研究评价还是管理实践研究评价,都可以在不同抽象层次上进行,抽象层次越低,评价自由度越多,评价效果就越难以把握.信息层次上的抽象是人类期待的最高层次上的抽象,然而,什么是信息,却是人类科学和管理研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势科学理论研究揭示了信息的本质意义,为在高度抽象的信息层次上进行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及评价提供了科学化
大众创新时代是一种"分布式创新,创新者是一个个知识化的普通个体".在信息化社会,学校既是教育组织也是信息场.因此,从信息及信息动力学的视角可构建人才创新能力的"学习能力数理模型"和"素质自旋稳定性模型",提升创新人才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对不同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动力学过程分类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到"集约型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到提升国民后天创新素质的目的.
根据势科学原理,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人品格、身心和谐四方面构建了创新型人才素质8维对称化模型,并从内外系统的作用机理提出创新能力形成的数理公式,这既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培养的有效路径.研究提出信息社会创新的机制在于营造信息强势.培养创新型人才,要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信息势,加强学科间联系营造有效信息量,理论学习与实践互动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心理教育和身体锻炼形成稳定的创新人格,
在考察了犹太传统节期的基本状况之后,可以在中犹跨传统对话的框架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节期,或者节日,在中国主流传统,也就是儒家传统中,没有其在犹太传统中那样重要的地位?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的精英传统对节期的重视不及犹太传统?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节期与主流经典文本之间的关系。
现今,"家庭"正被重新审视.主要基于儒教思想的东亚世界传统家庭自无须多问,连作为其替代物在十八世纪之后伴随产业化的进行和发展成立的近代家庭观,时至今日也被卷入了巨大的变革漩涡之中.最近经常能听闻的诸如家庭崩塌·家庭革命,以及家庭个人化·家庭生活方式化等词语,正是其集中体现.而且趁着家庭价值观的多样化·不稳定而潜入的,家庭内部暴力·虐待儿童·对老人的置之不理·离婚率升高等社会病理现象的扩大,也是现今
韩元震为十八世纪朝鲜后期「湖洛论争」重要人物,后人关注所在,不免集中于双方见解,乃至于后续的影响.然而韩元震于其师权尚夏过世之后,不仅总结论点,确立宗旨,更延续师门事业,完成宋时烈未竟工作,撰成《朱子言论同异考》,针对理气心性之间,考察分析,辨证尤多,「性」于气质得见,心本身即是气,圣凡心有不同,人与物有异,皆因人与人,物与物气禀不同,未能于气禀之中,得见理之所在,以迷离光影为学问,不免流于异端,
"礼治"是荀子政治哲学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范畴,这已经成为共识,笔者也赞同这个观点.但是,笔者认为"同治"才是最能体现荀子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
本文将对牟宗三先生的孟子学做一介绍与述评,而聚焦于其对的诠释,内容涉及孟告之辩.本文所采之文献资料系以牟先生之《圆善论》为主,而《孟子讲演录》为辅,前者较为精详,后者为学生上课整理稿,又前者大致可以综括后者.《圆善论》对于的二十篇,做了十六篇的白话翻译以及义理阐发.至于,牟先生则缺如,未做诠释.理由在于前五章,几乎是《孟子》最难懂之处,而牟先生欲予以挑战,另一方面,也可说是孟、告之间是非对错症结之
战国风云时代,荀子亟待重建一个上下有序、协调和睦的社会,然而荀子也知道,在一个诡谲多变的大时代里,任有再多的聪明才智,都无法预估未来局势.既然如此,「应变」就很重要了,因为只有适应变化,才能生存于这多变的时局之中.不难发现荀子时常提到「应变」,并认为应变不仅仅是必须要培养的一种能力,还是国家赖以存活下去的关键因素.于是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变应、通变、以义变应等相关主张,丰富了「变」的哲学义涵.荀子认为
本文旨在就作者多年来研究所得,指出中国政治传统的根本困结:「道的错置」,做一总的回顾、阐述,进而指出其回返、疗治的可能;如此,归返于正,斯为「道的正置」.从「道的错置」到「道的正置」的厘清与转化,进一步提出公民儒学的可能.首先,回顾近四十年来,作者自己关于此论题的探讨,做了一精神史式的反思;指出经由王船山到熊十力,并对举牟宗三,且在西方哲学思潮的激荡下,开启了一「本体-发生学」的学问探察方式.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