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揿针留针体穴预防胃肠肿瘤术后呃逆的疗效.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03 月行胃肠肿瘤手术的患者3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 例.对照组采用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禁食胃肠减压,做好疼痛、呼吸道管理;静脉补液、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指导患者早期活动;通气后嘱患者少量多餐等常规外科治疗护理方法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治疗护理基础上,于术后6 小时全身麻醉清醒后行揿针埋针,根据中医辨证选穴和临证经验选穴2 种原则,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总部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科学组会议审定通过的《标准针灸穴名》,沿经络走行取准穴位: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先用75%酒精棉签消毒左侧肢体穴位,用有齿镊夹持带有揿针的胶布,揿针针尖对准穴位,避开血管,垂直慢慢按下,揿入皮内,要求圆环平整地贴在皮肤上,并用指腹按压,无刺痛即可,并根据患者皮下脂肪厚度,掌握力度大小,患者有酸、麻、胀、痛感,表明得气,选穴成功.先左侧体穴留针3天,术后第4 天更换至右侧,持续到术后第7 天.如7 天内患者发生呃逆,则停止揿针干预,采取科室常规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7 天内呃逆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与揿针埋针有关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对照组有13人发生呃逆,呃逆的发生率为(13/150)8.7%,予药物治疗后痊愈.观察组有2人发生呃逆,呃逆的发生率为(2/150)1.3%,予药物治疗后痊愈.观察组呃逆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91,P=0.004).观察组150 例患者实施揿针埋针过程中,均未发生过敏、皮肤损伤、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 方便揿针留针体穴有助于降低胃肠术后呃逆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舒适,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且揿针针体短小,少有刺痛感,且揿针持续埋藏于皮内,能给特定穴位以持久而柔和的良性刺激;晕针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