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主要考察了青少年心境发展的一般特征,主要从感情强度、积极心境、消极心境、心理弹性以及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调节策略的使用特点方面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体验到的感情强度逐渐降低:积极心境呈下降趋势,但是消极心境却表现出“倒U型”趋势,在高中段达到最高;心理弹性在初中段表现出最高,而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在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异。
【机 构】
: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1000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主要考察了青少年心境发展的一般特征,主要从感情强度、积极心境、消极心境、心理弹性以及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调节策略的使用特点方面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体验到的感情强度逐渐降低:积极心境呈下降趋势,但是消极心境却表现出“倒U型”趋势,在高中段达到最高;心理弹性在初中段表现出最高,而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在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和谐思想,在中国儒家文化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推溯到中华民族十分遥远的古代。中国人的和谐思想,可以说是极其广泛的,它包括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还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中西方和谐思想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一些共同的东西。他们都认为,要把和谐社会的构想变成现实,需要出艰巨的努力。和谐社会与不和谐社会的区别,在于它的巨大包容性和谐社会不是否认矛盾,而是要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便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憧憬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设计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范式:以人为本,社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人的权利得到保障;人人皆公,人人皆正平,平等和谐;人人各尽所能,为社会奉献,社会财富归於公;社会安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的和谐社会理想,一直成为中国人为之奋斗不息的目标。从历代农民起义者打出的”均贫富”、”等贵贱”的旗
“用中”思想是儒家哲学方法论的精髓,从儒家早期经典“用中”概念的提出,到创始人孔子概括为一种方法开始,“执两用中”、“执中有权”、“比中而行”--便在儒家的传承当中不绝于耳。大致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梳理,诸如运用到为人处事、政事策略、以及认识事物等多个方面,发见其中的思想底蕴,再现儒家哲学的思想方法。把这种方法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儒家宣导创立一种以“和为贵”为中心的人际和谐的社会秩序,然后以人
本文主要从对中国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建构及普泛化的过程来反省当代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认为:一般而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伦理道德的理念系统;伦理道德的范畴系统:伦理道德的辅助系统。正因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采取了最具稳定性的“鼎足而立”的方式,使其生命力极强,普泛性极广,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其目的就是培养出一大批“子民”,以实现传统社会的和谐。而现代中国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
孔孟儒学和谐观包含了传统与现实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内容。传统与现实的和谐是指孔孟儒学既批判继承了传统社会的优秀思想文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现实社会的新的思想观念。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孔孟儒学既注重社会关爱个人,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孔孟儒学既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又注重人保护自然生态。孔孟儒学和谐观是当今人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和共同财富。
在《周易》看来,天地人物无不具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天地自然的价值在于生化万物,圣王的价值在于顺天应人,化成天下,贤人君子的价值在于致命遂志,而人类生活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保合太和”,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等等。这些不同的方面相资相济,和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融为一体,就是“太和”,即最高的和谐状态。
当今是一个逐利近于疯狂的时代,如何将对利的追求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是当代人迫切要探讨的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当代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孔子“义利”观中得到重要的启示:首先,孔子关于要“以义取利”而不要“违义争利”的教诲,有助于现代人确立合理的取利意识:其次,孔子所提出的“见利思义”这一控制强烈的求利欲望的原则,有助于现代人克服惟利是图的心理。
道德情绪判断(moral emotional judgement)是指儿童对与道德有关的情境或事件的情绪判断,它是考察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角度。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长期以来重点一直放在儿童对公正等道德概念的认知发展以及意图、结果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上.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都注意到:人们对行为的情绪反应的预期,可能会影响到其行为决定,因此许多研究者陆续开始从道德情绪判断的角度来考察儿童道德发展的一
道德情绪判断(moral emotional judgement)和心理理论(ToM)是当今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热点研究课题,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心理理论均有重要的意义.道德情绪判断是指儿童对与道德有关的情境或事件的情绪判断,它是考察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角度。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意图、愿望和情绪等心理状态的认识或理解,并借助于这种认识或理解来解释和预测
东亚意识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概念。讨论东亚意识,必须考虑到东亚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东亚的历史上,先有一个千年左右的儒家文化传播期,在此基础上,到14世纪慢慢形成了一个包括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在内的儒家文明共同体:到20世纪上半叶,由于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才逐渐分崩离析。东亚儒家文明的基本特点是:一、以儒家伦理作为日常生活伦理;二、重视家庭的价值;三、团队精神:四、秩序与和谐:五、相容并包,和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