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身振动训练(WBV)用于不同人群的力量训练,目前多数振动力量训练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系统,很少关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虽然振动力量训练较传统力量训练有助于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且更能显著提高肌力和维持骨密度,从而有效预防衰老性肌萎缩和骨质疏松症,但还不清楚振动力量训练对低龄老年人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是否有益。本实验历时24周,对低龄老年女性受试者在不同频率振动力量训练期间颈动脉弹性变化进行测定,探讨其生理机制,为力量训练理念的创新和安全实施振动训练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65岁间的绝经后女性12名健康自愿者,按不同振动频率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即高频女性组(H-F)6人、低频女性组(L-F)6人,实施为期24周的振动力量训练计划,每周3次,对血压、颈动脉根部横截面扩张性AC和僵硬度系数β的测量共4次,分别为实验前(S0)、训练2个月末(S2)、训练4个月末(S4)和训练6个月末(S6)。采用[频率(2)×时段(3)]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考察各组实验数据间的差异。结果:1)高频振动后,受试者的AC较训练前有所下降(P<0.05),降低幅度在S4~S6段有显著性差异(P<0.05);β较训练前有所上升(P<0.05),升高幅度在S4~S6段有显著性差异(P<0.05);2)低频振动后,受试者的AC较训练前有所上升(P<0.05),β较训练前有所下降(P<0.05),两者的变化幅度在各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高频振动力量训练会使低龄老年女性动脉血管弹性下降;而低频振动力量训练对动脉血管弹性有积极作用。从老年人运动保健、康复医疗等领域的作用看,长期进行低频率的振动力量训练值得提倡,在改善肌力和骨密度同时,可减少不能或不愿从事常规运动的心血管风险;同时,也应警惕较高频率振动训练对老年女性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尤其是部分患有心血管基础病变的高危人群更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