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快走和跑步是常见的休闲与健身方式。研究显示,扁平足人群足踝相关损伤(如足底筋膜炎)在步行和跑步中发生率较高,对其损伤机制的理解尤为重要。前期研究表明,扁平足人群与正常足人群在步态上存在差异。如足底压力测试发现,扁平足人群在足底腱膜和第二跖骨处应力值显著高于正常足人群。但目前尚缺乏扁平足人群在行走和跑步时踝关节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对扁平足的踝关节运动控制影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扁平足和正常足人群在行走和跑步时的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进一步理解扁平足人群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为扁平足人群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18名健康男性大学生自愿参加本研究。通过FootscanUSB2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受试者进行足弓指数计算,分为扁平足组和正常足组,每组各9人。扁平足组和正常足组受试者的年龄(y)为19.33±0.71和19.78±0.67;身高(m)为1.75±0.05和1.75±0.05;体重(kg)为67.00±2.12和65.00±6.58;BMI(kg·m-2)为21.99±1.08和21.13±1.41。各指标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采用Vicon高速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测力台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测试。受试者穿着紧身短裤,粘贴Marker球,在标准站立位完成静态标定后,摘除膝和踝内侧Marker球,避免测试中摩擦掉落。随后受试者以舒适的速度进行行走和跑步测试。3)通过欧拉角和逆动力学获取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关节角度指标包括着地时跖背屈角、着地时内外翻角、着地时内外旋角,以及背屈角、外翻角、内旋角、跖屈角、内翻角和外旋角最大值;关节受力指标包括前后向力、左右向力和垂直向力最大值;关节力矩指标包括背屈力矩、外翻力矩、内旋力矩、跖屈力矩、内翻力矩和外旋力矩最大值。将力(N)除以体重(BW,N)得到标准化力(BW),将力矩(N·m)除以身高(BH,m)和体重(BW,N)的乘积得到标准化力矩(BH·BW)。数据均由Visual3D Version 3.26.0软件计算得到。4)通过SPSS25.0软件对满足正态分布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满足的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对BMI与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设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运动学数据显示,行走测试中扁平足组外翻角最大值显著高于正常足组(t=0.550,P=0.021);跑步测试中扁平足组着地时外翻内翻角显著高于正常足组(t=0.855,P=0.020),内翻角最大值显著小于正常足足(t=0.122,P=0.026);扁平足组行走与跑步外翻角最大值差值显著小于正常足组(t=2.183,P=0.047)。扁平足组的外翻角增加和内翻角度减小,以及行走和跑步外翻角差值减小可能与足弓塌陷有关。2)在动力学方面,扁平足组行走与跑步左右向力最大值差值显著小于正常足组(t=-2.619,P=0.020)。扁平足组跑步时背屈力矩最大值显著高于正常足组(t=0.978,P=0.021)。这些异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扁平足人群踝背屈肌做功增加,足弓塌陷导致足弓的缓冲能力下降,需要依靠踝关节增加背屈力矩完成代偿性缓冲。3)BMI和行走时着地时内旋角(r=0.506,P=0.045)、行走时内旋角最大值(r=0.530,P=0.035)、行走与跑步着地时内旋角差值(r=0.506,P=0.045)、行走与跑步时内旋角最大值差值(r=0.520,P=0.039)、跑步时跖屈角最大值(r=0.614,P=0.011)、行走时上下向力最大值(r=0.519,P=0.039)和跑步时上下向力最大值(r=0.536,P=0.032)呈中等强度正相关关系;和行走与跑步时跖屈角最大值差值(r=-0.622,P=0.010)、行走时左右向力最大值(r=0.537,P=0.032)、跑步时左右向力最大值(r=0.538,P=0.032)、跑步时背屈力矩最大值(r=-0.529,P=0.035)呈中等强度负相关关系。说明BMI对于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有一定影响,BMI越大,行走时踝关节内旋角最大值、着地时内旋角差值、内旋角最大值差值、踝关节上下向力越大,跖屈角最大值差值、踝关节左右向力、背屈力矩越小。研究结论:与行走相比,扁平足人群在跑步时的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差异更大,说明高冲击性运动会给扁平足人群踝关节带来更大的影响,且BMI的增加可能会加剧这些影响。因此,建议扁平足人群行走尤其是跑步运动中应选择合适的鞋具,并通过纠正足弓塌陷、矫正踝关节外翻的针对训练以及改善BMI,减少足弓塌陷带来的外翻角度和应力增加产生的运动损伤风险。另外,扁平足人群在行走与跑步时踝关节背屈做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提示扁平足人群需更多关注踝背屈肌的拉伸和放松,避免踝背屈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