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不同的加热保温时间下对K24高温合金表面成分的变化进行了观测,见到S和Ce在样品表面有明显的富集,Mo在表面的贫化现象明显,Co在表面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贫化;采用Ar+离子溅射的方法进行成分分布的深度分析,发现S和Ce只是在表面的几个原子层富集比较严重,Ni在浅表层区域有有富集现象,在更深的区域有贫化现象,Mo在表面至Ni富集区域有贫化现象,在Ni贫化区域Mo有富集现象.
【机 构】
:
钢铁研究总院分析测试所,北京,100081
【出 处】
:
中国金属学会第十三届分析测试学术年会——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的加热保温时间下对K24高温合金表面成分的变化进行了观测,见到S和Ce在样品表面有明显的富集,Mo在表面的贫化现象明显,Co在表面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贫化;采用Ar+离子溅射的方法进行成分分布的深度分析,发现S和Ce只是在表面的几个原子层富集比较严重,Ni在浅表层区域有有富集现象,在更深的区域有贫化现象,Mo在表面至Ni富集区域有贫化现象,在Ni贫化区域Mo有富集现象.
其他文献
产品的功能归根到底是由材料的功能来保证的,产品的失效一般都可归结为某一或某些零部件的失效,而某一或某些零部件的失效又可归结为材料失效,并表现为材料的损伤和性能退化两大类.本文对材料失效致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因果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
采用低倍组织检查、化学分析、硬度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组织分析方法,对在线使用钢轨的非工作边侧出现的大量和规律分布的竖向裂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钢轨竖向裂纹的形成是由于钢轨轧制工艺不当所致.
本文对金属材料的应变疲劳试验中起裂寿命确定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利用得到的起裂寿命和条件疲劳寿命分别制定设计疲劳曲线,通过对设计疲劳曲线的比较,表明应该采用起裂寿命制定重要构件材料的设计疲劳曲线.
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GCr15SiMn钢摆线轮表面裂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摆线轮表面裂纹属于磨削裂纹,材料热处理和表面磨削工艺是造成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因素.
通过具体事例对典型钢铁材料失效问题从化学成份、显微组织、夹杂物、热处理、低倍检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认识到产生失效可能是一种因素,也可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对产生失效原因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对部分失效提出了预防和改近措施.
介绍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所用试样的制样方法,并讨论了有关注意事项.应用表明,这种方法切实可行,显微结构照片质量很好,有力促进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发.
根据RCC-M和RCC-MR规范,通过试验分析的途径,运用效率设计曲线计算热应力棘轮作用所导致的最终到达恒定时的累积变形量,运用比率曲线计算不安全应力时的使用寿命,从而评估内压管热应力棘轮现象.最后,对喷雾接管安全端Z2CND18-12N管材的热应力棘轮现象做了计算和评判.
对于许多工程实际中的应变测量,现场环境可能不适合应变片的养护、需要密封而造成打磨、粘贴困难以及工期要求比较紧而无法直接在现场粘贴养护,可以将应变粘贴、养护及部分密封工作提前到实验室进行.电阻点焊技术可以提供将薄片应变传感器焊接在母材上的手段,并且能够保证焊接过程中不产生引起应变片损坏的热量.本文对电阻点焊薄片应变传感器技术的传递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为薄片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依
我公司试制生产的汽车大梁钢T510L在研制初期的物理测试中发现带状组织严重,综合性能不理想.为此,公司成立了汽车大梁钢质量攻关小组,通过优化控轧控冷工艺,消除了带状组织,保证了钢板的综合性能.本文通过对汽车大梁钢质量攻关前、后同一厚度的钢板进行理化对比实验,表明:质量攻关后金相组织均匀细小,无带状组织,综合性能优良.
对新研发的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的组织、性能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对显微结构进行观察,表明该钢种组织是铁素体和少量的贝氏体.结果表明,该类型组织强度达到600 MPa,且具有较好的塑性和低温冲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