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女汉子”

来源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全国博士后基金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汉子”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它的迅速走红既有社会原因,也与它本身构成特点密不可分.本文追溯了“女汉子”的词义,分析了该词的构词缘由,比较了与其他意义相近的词语的异同,最后探讨了这一词语产生的社会根源.
其他文献
面对南北朝末期及隋初社会礼仪风俗的极度混乱情形,颜之推进行了全方位的折中取舍.对于当时礼俗中出现的古今之别,颜之推多以今为是;对于南北士族礼俗中的许多差异,颜之推明确倾向于以南朝士族礼俗为优;对于社会下层流行的一些习俗,颜之推出于当时门阀士族的典型心态,对其避之若浼.总之,对于当时社会礼俗的混乱不一,颜之推对士族礼俗的南北差异其重视度要高于古今之别,而对礼俗的士庶之别又要明显高于南北差异.颜之推“
明代中期文坛的“前七子”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及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主张一直以来作为文学史的常识而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一提法有欠准确.详细考察“前七子”成员的仕宦与彼此交往,可以看出徐祯卿与诸人不仅聚合在一起的时间短暂,“前七子”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也未见频密.考察“前七子”成员的文学主张,可以看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一口号并不能真正地概括所有成员的文学思想,他们的崇古各有差异.从“前七子”这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面临着三大威胁,一是世界性战争的爆发;二是发展难以为继;三是人性的堕落.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内涵,对解决这三大危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战争必须源于“天道”的思想,要求只发动正义战争,能够减少战争的发生;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有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尚德”、“崇义”、“适度”等原则,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所以,对于人类面临的危机,中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两部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长篇和短篇两座高峰.两部名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研究,但都因为对《红楼梦》的作者问题认识不足而不够深入.两部名著的作者对明清鼎革有着深切的体验并在作品中有所体现,都讽刺了降清变节的洪承畴,都赋予了林四娘故事相同的感情色彩,都站在汉族的立场上,表现出了明显反对满清的思想倾向.通过论述两部小说在内容方面的密切联系旨在说明其作者所处的时代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既是我们的国家共识,也应成为每个公民的切实行动.不但要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同时也要创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自尊自信、民主文明、心灵美好”的美丽中国,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统一起来,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构建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文艺的繁荣.文艺的繁荣也有利于向世界传播美丽中国的形象,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为中国梦提供丰富的资
形容词能否带宾语,这是一个学术界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无论是在书上还是在现实的交际中,形容词后带名词的现象确实存在,对此,很多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肯定,有的否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着对各个大家的说法进行分析,认为形容词是可以带宾语的,承认了形容词可以带宾语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例如形容词带宾语的语义类型,形容词带宾语前后语义是否有变化,以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有形容词带宾语的构成形式有那
延安文艺体裁和形式生成于抗战时期,并经由左翼知识分子批判继承了五四文艺形式,发展了苏区文艺.延安文艺体式的核心是对民间文艺进行创造性改造,而民间文艺是五四文艺的一个传统,也是苏区文艺的核心形式,并对左联“文艺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国统区文艺也对延安文艺体式形成产生影响,国民党发起的“通俗文艺运动”以及“文协”的通俗文艺也在某种程度上重视“阶级性”维度.延安文艺体式还与具有国际背景的左翼文艺形式结
从创刊到停刊再到海外复刊,《今天》已经走过三十余年的历史变迁,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无论是六、七十年代的“潜在写作”、八十年代的“新诗潮”,还是九十年代以后的海外汉语文学创作,都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梳理《今天》的发展轨迹有助于去蔽溯源,深化认知,获得全景视野,并反思文学史观和文学精神,提出文学史写作的另一种可能.从“越界”和“整合”的角度出发,将一份刊物的命运与其见证下
礼乐思想是传统社会在没有宪法运作的环境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支柱.它反映出中国祖先对“礼”“乐”二者特征和关联的深刻认识.礼以节外,乐以和中,它们双管齐下地使传统社会趋于稳定与和谐.当前中国政府在全力推进“四个全面”建设时,其一,不应忘了自古以来文化“通”“变”一体,宜在继承中寻求创新,从而获得文化的“繁荣”和“延续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文化”保障;其二,依法治国的同时,要采取辩证思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富强思想.中国古人极为重视民食与财货在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且很早就认识到食货乃教化之本,不仅要使百姓足衣食,还要教化百姓识荣辱、知礼仪.富民乃富国之本,国富为富民提供保障,二者都至关重要,有鉴于此,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们主张在积极富民、民生为上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上下俱富、家国两足,且提出了合理发展生产、开源节流、清明吏治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