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同学、同道、同乡、同事--陈启天时期《中华教育界》撰稿人的构成及其聚合途径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教育界》作为近代中国教育期刊中刊行时间长、影响较大的刊物之一,①它不论是在西方各种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引入,还是在教育实验、教育思潮的推进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过积极影响.1924 年7 月至1926年11 月间,陈启天担任《中华教育界》主编,以教育改造国家为其办刊宗旨,借助师友的援引、同学的相互砥砺、同道的呼应、同乡与同事的鼎力支持,集结了一大批提倡教育救国的教育界人士.他们在陈启天的引领下,思想之间形成了相互交融之势,使得《中华教育界》成为宣传国家主义教育的理论阵地.
其他文献
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时期,因受选官必由科举的人才选拔政策的影响,遂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为求得科场及第而百般钻营的科场舞弊现象,而且舞弊手法可谓花样繁多、别出心裁,由此对明清科举考试及其结果造成了极大地干扰和破坏。为此,明清政府采取了很多严厉措施来防止和处罚科举舞弊。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组织化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被理解为知识精英的专业发展.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美国学术职业发生危机,大学教师开始转向教学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在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心的情况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加强了教学发展,并注重组织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逐渐完善,形成了个人发展、专业发展、教学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自上世纪末90 年代初产生以来,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个年头。近十年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发展速度之快,涉及学科之广,无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在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学位名称混乱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基于对现状和问题进行的探讨与分析,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加快发展速度、调整学科结构、完善学位制度。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社会急速转折的历史时期,研究该时段的大学生史能够为我国现实提供诸多借鉴。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历经了几个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对于国内学术界而言,这个问题也应当赢得学者更多的关注。
现代意义上的学生指导产生于20 世纪初的美国,并最终于上世纪40 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普通中学普及,内容也由职业指导扩展到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探究普及的成功经验,除了其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外,也有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如积极寻求心理学科的支持、重视专业学生指导教师的培养、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颁布法令加以保障等。
近代以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教育家在长期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形成了悲悯救世的教育价值取向、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传统而生活化的教育手段、完满而人为的教育目的,成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样对现代乡村教师树立以教育为自我生存方式和价值诉求的理念,树立时代感、责任感和改革教育观念,善于传承历史文化教学手段,成为行动研究型教育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财产税是美国地方教育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直到20 世纪30 年代,财产税在教育税收中所占的比率才逐渐下降。事实上,自19 世纪公立学校运动以来逐渐确定起来的依靠税收维持的公立学校教育财政制度一直受到质疑和挑战。本文梳理了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前主要经典教育财政诉讼案,试图反映出美国公众教育观念的变迁:从缴纳学费到向所有居民征税,美国民众是如何接受“免费的教育”?教育经费的不均等是否违背了“平等且
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将他的教育观荟萃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其中谈到了爱的教育思想,爱和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在爱的教育中他将亲子之爱的与性爱做了区分,以及提出了爱的教育思想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爱的异议。同时他倡导爱的教育要尊重儿童,不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家庭中要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
通过介绍“基于能力”的教师教育取径的概念,本文着重追溯了这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并基于对此历史理解,就这一模式的教师教育做了批判性反思,呈现出若干教师教育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结论指出,我们需要寻找其他模式的教师教育作为多重选项。
会议
八九十年代的美国正处于多元文化主义和政治正确左右翼纷争的文化战争之中.1991年,纽约城市学院的杰弗里斯教授因其校外敌意语言引起的风波而被校方免除黑人研究所所长的职务.由此,杰弗里斯事件一时成为纽约公众舆论的焦点,并引发了长达三年,期间三次判决却又胜负逆转的诉讼过程.本文在梳理论述杰弗里斯事件始末的同时,着重讨论本案法院判决中关于学术自由权利保障的原则和模糊之处.由此思考,在“敌意语言”所表征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