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香气的白茶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来源 :第十七届福建省科协年会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叶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hou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对17只用福鼎大毫一芽二三叶鲜叶制成的具有白茶风味的样品进行香气提取,GCMS检测香气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白茶特征香气分析和建立白茶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白茶香气品质的12个主成分因子,利用主成分综合品质得分能将供试白茶样品明显划分为4个等级;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15种白茶特征香气成分与白茶香气质量的生成函数,且模型的作用是显著的(R2=0.752).
其他文献
为研究修剪对茶树枝叶凋落物生物量及生态水文特性的影响.采用田间修剪与室内持水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修剪深度下的枝叶修剪凋落物的生物量、持水与失水特性.结果表明:3种修剪处理下凋落物的生物量为1.75t~2.49t·hm-2;修剪凋落物最大持水率为:中度修剪(121.33%)>重度修剪(113.69%)>轻度修剪(106.16%);最大持水量为:中度修剪(2.89t·hm-2)>重度修剪(2
研究分析了安溪县山地茶园泥沙源地的8种土壤理化性质,利用Kruska-Wall检验筛选适合的指纹识别因子,结合Isosource多元混合模型得出泥沙来源地对侵蚀泥沙的贡献比.结果表明:该山地茶园筛选出5种指纹因子可作为该地区的指纹因子体系.利用Isosource混合模型计算表明,侵蚀泥沙超过70%来源于未治理茶园,且大部分来源于未治理茶园山脚.治理茶园梯壁种植植被,治理效果较好.组合指纹法在山地茶
茶园害虫种类多样化,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为更好防治茶园害虫,本文综述了茶园生物防治主要研究进展,内容涉及昆虫病毒、虫生真菌、天敌蜘蛛、天敌瓢虫和寄生性天敌5个部分,并做了简要的总结,以期为日后茶叶的绿色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为了了解不同品种对茶树主要害虫与天敌发生动态的影响,在本所茶树品种资源圃对10个有代表性品种的茶丛上、中、下部位上节肢动物种群进行了为期1年的系统调查.初步明确了茶小绿叶蝉、茶蚜、茶白粉虱、卷蛾类、茶丽纹象甲与蜘蛛等害虫与天敌的年发生规律及品种与发生部位的差异.
为明确从茶大灰象甲自然羅病死亡的成虫僵虫中分离的一株白僵菌Bbr4941菌株的具体分类归属及其生防潜力.通过对该菌株的r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进化树构建,明确了其为布氏白僵菌.利用浸虫法研究该菌株对茶大灰象甲成虫的室内毒力发现,高浓度(5.0×107孢子·mL-1)孢悬液处理时,第7天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LT50为3.916d.研究结果表明布氏白僵菌Bbr4941菌株对
参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凯恩、艾法迪、艾绿士和雷通对茶尺蠖的药效评价和使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艾法迪和艾绿士对茶尺蠖速效性较佳,凯恩和雷通速效性尚好,4种药剂均具有很好的持效性,药后7天防效达到或接近10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天王星.4种药剂均可做为茶尺蠖防治用药.
在实验室控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营养对长体茧蜂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体茧蜂寿命长短依次为18℃>21℃>24℃>27℃>30℃,在18~3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长体茧蜂的寿命显著缩短;雄蜂寿命明显短于雌蜂.补充营养对雌蜂寿命的影响大于对雄蜂寿命的影响,在18~27℃条件下,补充营养显著提高了雌蜂的寿命,在30℃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喷施45%石硫合剂晶体和喷施球孢白僵菌及土施白僵菌的药剂进行冬季封园,调查茶橙瘿螨和茶小绿叶蝉数量直至春茶采收,测茶青产量,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防效不明显,45%的石硫合剂晶体对茶橙瘿螨防效好且持久性强,药后129d的虫口减退率依然是100%,三种药剂封园对茶叶产量影响不显著.
茶叶质量安全的类型主要有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氟含量超标及微生物超标等,涉及茶树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本文就本省茶叶质量安全隐患及其成因进行概述,并建议加强环境监测,建设生态茶园,健全茶叶质量安全的标准,科技助推产业发展,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本试验设计不同修剪高度机剪试验,比较春茶后不同深度机剪处理对鲜叶产量、芽梢质量、茶叶品质的影响效应,以研究筛选出利于机采树冠培养的处理.结果得出:修剪深度大的处理,新梢多,发芽密度也大,产量也相对较高,但是乌龙茶品质均是轻修剪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