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就有位--从我校的崛起看老年教育滞后局面如何加快发展

来源 :全国示范老年大学教学成果与经验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地市级老年大学,建立于1992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以及力量的积蓄,2014年始进行创优冲刺,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现在,我校从广西老年教育中下水平跃升到一流的位置,在被评为"广西示范老年大学"之后,再跻身"全国示范老年大学"行列.尽管,与首批获得殊荣的176所"全国示范老年大学"中的一流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能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证实了老年教育"有为就有位".我们的实践,对于目前在老年教育发展总量不足,且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仍处滞后状态的许多老年大学来说,如何改革发展,尽快缩小与先进的差距,应该具有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我市老年大学现已开设诗联、书法、绘画、太极拳、功夫扇、音乐、戏曲、艺术舞、健身舞、拉丁舞、交谊舞、摩登舞、印度舞、柔力球、葫芦丝、二胡、电子琴、萨克斯、英语等20个专业,37个教学班,学员人数1620人,校艺术团95人,有教师24人,专职管理人员4人.老年大学为何会出现这种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呢,认为,就是要去掉古板的办学方式,要让学校总是在生机勃勃中发展.在具体办学之中坚持8个字:去掉老气,办出生
“资深学员”是一个较大的群体,他们占学员总数的比例很大,须予以高度重视,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选派“资深学员”担任领导骨干和班长,选拔“资深学员”担任老师,指派“资深学员”担任老师助手,发挥他们的正能量,促进老年教育持续发展。
在老年大学办学工作中,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针,按照“享受学习,提高素质”的理念办学,才能开创老年教育工作新局面,创造一流的老年大学。
各级老年大学,都由各级的老干局牵头管理,其职权范围内没有可供利用的资源,办学场地要靠面子争取,办学经费要靠临时追加,授课老师要面向社会临聘,工作运行困难重重。如一个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开明一些,认识深刻一些,老年教育事业就不断进步,否则就难有起色。因此,要搞好老年教育,要解决对口管理要理顺,办学场地要规划,教师队伍要稳定,教学管理要科学,财政预算要安排。
教师作为老年大学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是老年大学的重要人力资源.师资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经费及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多方引进师资,是当前国内老年大学充实教师队伍的普遍做法.近年来,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大力加强社会合作,创新师资引进机制,通过与各类社会组织合作引进师资、开发课程,建立共享师资库等措施,逐步打造出一支优质、稳定的师资队伍.
珠海市老年大学创建于2000年,2007年回归老干部局办学后,树立了创建全国规范化示范性老年大学的远大目标,把"教学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的两项中心工作,相辅相促进,共同发展.确立了"健康、快乐、自尊、平和"的校园文化理念,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学员们的好评.
最近,全国老年大学协会在广州市召开贯彻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作推进会暨全国示范老年大学表彰座谈会,学习贯彻《规划》精神,研究探讨老年教育发展战略,全面做好"全国示范老年大学"推广工作.联系肇庆市老干部(职工)大学实际,学习贯彻《规划》,就要首先要树立解放思想,实干兴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老年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
老年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以老年人为本,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使老年教育成为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在老年教育的创新实践中提出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以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作为检验老年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重要标准,并作为关系老年教育能否纵深发展,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大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进一步落实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是党和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老年教育是终生教育的后期阶段,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对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肇庆市为例,
老年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实际需求为牵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老年教育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不断优化老年教育产品结构,不断减少老年教育的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老年教育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老年教育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