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树种小桐子云南资源分布现状及生产潜力评价

来源 :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是生物质能源树种小桐子的主要分布区,在云南干热河谷、干暖河谷和南亚热带半湿润河谷地区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本文介绍了云南小桐子的资源分布特点,并对其生产潜力进行了评价,预测了云南省小桐子种子的供应能力并与其生物柴油产能进行了匹配分析.本研究对云南省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及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小桐子资源广泛分布于云南省的几大江河干支流流域的河谷地区,但各地气候和土壤差异较大,相同河流的不同地段其植株生长和种子各项经济性状亦有差异,且株间差异更大。因此,应选择优良种源或单株,尽快培育出适宜不同地区和环境条件的高产优质良种,以良种支撑人工优质丰产原料林建设。大规模的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培育刚刚起步,现有的技术成果很少,而且综合配套性差。在大规模生产已经启动的情况下,有关研究应紧紧围绕生产需要,采取重点攻关与组装配套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相结合,侧重良种、育苗、栽培管理、开花结实调控促、水肥调控及生物柴油加工技术,在不同的发展区域建立相应的试验示范林和转化基地,边试验研究,边推广应用。既为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国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采用逐渐提高模拟废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的方式,驯化实验室保存的原始菌Pseudomonas stutzeri F1,获得一株24h内可降解50mg/L亚硝酸盐氮的菌,将其命名为Pseudomonas stutzeri F1M.选择初始体重为5±1g的草鱼12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7天分别向水中添加0和1×108和cfu/L菌株F1M,各组饲喂相同饲料,在第6和12天收集水体细菌.45
为了解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为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特针对饲料及其原料展开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筛查.试验共收集饲料及原料样品707份,首先参照GB/T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分离株以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2.0E鉴定试剂盒确认;后参照GB4789.4-2010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耐药情况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2 g/kg的红凤菜水萃取物,连续喂食7-28天后,检测其免疫反应,包括总血球数、酚氧化酶的活性、呼吸爆和超氧歧化酶以及溶菌酶活性.结果表示,这些免疫指标与红凤菜萃取物剂量的增加,以及喂食的时间有直接关系.PO、RBs和溶菌酶活性在7天后达到最高含量,而SOD活性则在14天达到最高含量.在另一项实验中,南美白虾连续喂食含有红凤菜萃取物28天,再分别给予溶藻弧菌3×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对花鲈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实验选用720尾体质量为(8.35±0.17)g的花鲈,随机分成6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200、400、600、800和1000 mg/ks β-葡聚糖的试验饲料.6周养殖试验结束后,进行96h的氨氮应激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补体C3含量、400~800 mg/kg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
以低鱼粉饲料(鱼粉含量为11.0%)及高鱼粉饲料(鱼粉含量为24.5%)分别饲喂凡纳滨对虾56d,检测两种饲料投喂的对虾在急性感染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前后鳃组织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变化及感染后的对虾死亡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前,与鱼粉含量为11.0%饲料组(低鱼粉组)相比,摄食鱼粉含量24.5%的饲料(高鱼粉组)的凡纳滨对虾组织中To
本试验旨在说明饲料中添加胆碱对高脂饲喂的团头鲂的影响并研究饲料脂肪水平与胆碱添加量对团头鲂肝脏组织病理学,氧化状况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交互作用.本试验为2×2因子,两个脂肪水平5%和15%,并分别添加600和1600 mg/kg胆碱,试验共八周.肝脏中的脂肪、甘油三酯、血液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AST、ALT活力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P<0.05)增加,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5%时,随着胆碱添加量的增加
以初重6g的大菱鲆为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外源核苷酸对其生长性能、抗氧化反应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75、150、225、300和450 mg/kg)的核苷酸,配制成6种实验饲料,进行60天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外源核苷酸能够显著影响大菱鲆增重率和饲料系数(P<0.05).当饲料中核苷酸添加水平为300 mg/kg时,增重率达到最高值,而饲料系数达到最低值.各处
在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argus♂)商品饲料中分别添加1%、2%的乌贼膏,1%、2%的酵母膏及其混合物(1%乌贼膏+1%酵母膏),饲养初重为73.91±1.44g的生鱼8周,结果表明,饲喂不同饲料生鱼的增重率依次为:2%酵母膏>1%酵母膏+1%乌贼膏>1%酵母膏>1%乌贼膏>2%乌贼膏>对照,其中1%、2%酵母膏组及其混合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系
研究了不同氧化程度鱼油(新鲜鱼油,中度氧化,高度氧化)与不同水平(0,100,300mg/kg饲料)维生素E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性能及抗病力的影响,养殖实验为期10周。结果显示,投喂新鲜和中度氧化鱼油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投喂高度氧化组;投喂中度氧化和高度氧化鱼油组的成活率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投喂新鲜鱼油组。肝胰腺中的维生素E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投喂0 mg和300mg维
表型可塑性是植物适应异质生境的重要生态对策,由于克隆植物的双构件性,使其比非克隆植物具有更高的表型可塑性,具有更强的异质生境适应能力.竹类植物是典型的克隆植物,是一个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类群.竹类植物突出的异质生境适应能力,一方面为高异质生境植被的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竹林的快速扩张入侵其他群落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渐突显.为增进人们对竹类植物适应异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