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放射性安全检测系统

来源 :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oum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员放射性安全检测系统采用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将整个系统设计为辐射探测模块,控制模块,机械模块和选用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独立的功能。该系统有效集成了辐射检测技术和门禁控制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出入口辐射检测设备,有望为国家核安全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一种高性价比的高分辨率小型伽玛相机模块,其设计方案是基于连续的闪烁晶体配合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PSPMT)。蒙特卡罗模拟用来研究压缩效应及内在空间分辨率与晶体参数的关系,然后改进PSPMT的读出电路与定位方法,开发基于局域重心法的读出电子学电路,最后选用不同厚度的连续NaI(Tl)晶体和不同方法的读出电路进行成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局域重心法的读出电子学电路能够有效抑制晶体的压缩效应,
在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EDXRF)分析样品时,存在吸收增强效应、散射效应和谱峰重叠干扰影响分析准确性的问题。本文利用EDXRF测量Fe、Ni、Zn三种元素与Cu的六组伪二元系样品,并对元素间的影响特征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元素的 - 关系曲线进行三阶最小二乘拟合,从整体影响出发,积分获得元素间的影响程度(S)。结果得到Fe与Cu之间存在的吸收-增强效应对Cu含量影响最明显,最高达到了0
为了实现古陶瓷化学组成的无损定量分析,研制了一组陶瓷定量分析标准样品,标准样品中的元素含量稳定性和分布均匀性是两个重要技术指标,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研制的标准样品进行了均匀性检验,主要分析了Al、Si、K、Ca、Ti、Mn和Fe这7种元素。利用SPSS软件对归一化处理的净峰面积计数作了相对标准偏差计算和F统计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分析的12个配方中除了DY2和JDZ4仍
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制备Si:Co靶,并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了Si:Co稀磁半导体薄膜。薄膜分别在200 oC、300 oC、400 oC下退火10分钟,利用交变梯度磁强计分别测量退火前后各组样品的磁性,结果显示,在300 oC下退火的样品磁性最强,200 oC下退火的磁性次之,未退火的磁性最弱。实验中还对样品进行了XRD测量,结果表明样品为非晶态。实验说明,电子束蒸发是制备硅基稀磁半
基于硅基半导体PN结器件换能单元,根据辐射伏特效应原理和放射性粒子与硅基半导体材料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辐射伏特效应同位素电池的初步理论设计和换能单元的工程设计,依据设计制作的换能单元在,测试了换能单元在63Ni源片和3H源片辐照下的输出电特性,并根据电池的等效电路对在63Ni源片辐照下的输出电特性进行数学解析模型的分析,最后分析了器件的短路电流能否继续提高的可能性,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设计的思路。结果表
为处理含氚废气,利用浸渍法合成了几种无机载体载体型Pt、Pd催化剂,在常温下氚气的催化氧化实验中,几种催化剂表现相似的催化性能,氚气的单程转化率均大于90%。这些催化剂可用于含氚废气处理。
主要介绍了超高压氦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原则与加工方法,讨论了各功能部件的选择与高压密封设计,同时指出了在使用超高压氦增压系统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在系统建成后,通过手动、自动控制分步增压和保压,实现了最高300MPa的超高压氦气输出,高压漏率达到(3.5~5.0)×10-7 Pa·m3/s (300MPa),对系统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考核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性能优越并且安全可靠;该系统将主
为研究带侧线反馈D2/DT/T2体系的低温精馏分离特性,建立了氢同位素低温精馏分离动态模拟方法,以MATLAB平台开发了计算程序。获得了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以及温度、气液流量在精馏柱上的空间分布,研究了回流比、产品采出策略等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回流比的提高对于改善系统脱氚率具有重要作用。底端产品氚浓度与脱氚率之间存在着冲突,在操作运行中必须予以注意。
对称属性是武器用钚部件的一个重要属性。从武器上拆卸下的钚部件通常装在特定的密封容器罐内;当具有轴对称结构的钚部件的对称轴与容器罐的对称轴重合时,容器罐外的γ辐射场分布具有轴对称性。钚部件对称轴与容器罐的对称轴一定程度的偏离会造成容器罐外γ辐射场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钚部件的误判。本文理论模拟了两轴偏离情况下容器罐外γ辐射场分布情况,研究了偏离程度对钚部件对称性判断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编制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调查报告的重点和内容。该报告的编制重点应主要围绕辐射源项展开,包含完整的辐射安全管理章节,细化对标准的要求。报告的编制内容除38号文要求的章节外,还应根据核技术应用项目特点作一定补充,避免机械照搬工业型项目监测规范,突出对环境敏感点造成的最大有效剂量的评价。